董戰軍++李艷
醫學影像技術是以能量介質為媒體以影像學形式表現人體內部組織、器官正常與異常的形態結構或生理功能信息的科學。隨著醫學影像技術飛速發展,目前開展越來越普及的X線數字化影像,由CT與MRI等擴展到X線攝影,傳統的模擬X線成像檢查也向數字成像(CR、DR)方向轉移,各種技術成像設備不斷推陳出新,使各種影像圖像質量及檢查范圍不斷得到提高。各項影像檢查技術各有所長,都有其優勢和應用限度。雖然,高科技給影像專業帶來了喜人前景,而醫學影像技師的隊伍卻未得到同步發展,給醫學影像工作帶來了諸多不便,繼而形成了發展與滯后的一對矛盾。整體提高影像技師隊伍的素質,以全新的技術要求提高技師水平很有必要。為了更好的適應臨床、科研以及教學需要,在授課過程中,適時地介紹其他影像學檢查知識,進行比較影像檢查教學,能從不同角度對影像技術分析比較,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1.比較影像學在醫學影像技術教學中的必要性
目前醫學影像技術的教學主要是按照課本的順序介紹各成像技術的成像理論、原理、影像操作技術、正常影像的表現。講授過程中穿插示教典型的影像圖片,很少涉及相對應的其他影像技術圖像的表現優勢。這樣不利于學生對影像檢查技術的整體認識,對不同影像手段診斷該疾病的優缺點也沒有一個系統的認識。對于醫學生即未來的臨床影像技師來說,這關系到他們日后是否能正確選擇應用對疾病診斷最有效的檢查方法。這種教學方式一方面與課時有限有關,教師授課很少延伸到教科書以外的內容去比較各種影像檢查技術特點;另一方面比較影像內容不是考試考核內容,學生對這方面關注不多,沒有引起師生對這方面的重視。因此,正確轉變認識,授課過程中適當地添加其他各種影像檢查技術對被檢部位顯示特點,并進行各種圖像間的比較,這對提高醫學影像技術的教學效果及學生的臨床技能非常必要。
2.比較影像教學插入的時機和度
在講解一些影像檢查方法的適應癥時插入比較影像教學法,講授完本檢查法的適用范圍和局限性后,要簡單介紹一下其他影像檢查方法的優勢與不足; 一些檢查項目在講解臨床應用時詳細比較各種檢查方法的適應范圍、靈敏度和特異性等。如SPECT 腦血流灌注顯像對急性腦血管病變如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及急性腦梗死的陽性率明顯高于CT; 對腦外傷急性期的敏感性也高于CT 、MRI, 而對后期隨訪中敏感性低于MRI 。而CT 和MRI 對腦腫瘤的診斷價值則很高, 陽性率高于SPECT 腦血流灌注顯像。
3.比較影像教學法插入的方式
比較影像學教學的方式很多,根據比較的內容可分為新舊知識比較、正誤比較;按照知識點出現的時間可分為橫向比較和縱向比較;根據所采用的具體形式可分為實物比較、圖形比較和列表比較。在醫學影像技術教學中常常需要多種比較方法結合使用,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學效果。通過多媒體課件、幻燈投影等方式, 將各種影像檢查技術操作圖片及影像照片一起顯示, 結合圖片介紹各種檢查方法的適應范圍和診斷價值,被檢部位體位技術及影像顯示異同。在講解CT掃描體位時,將其與X線平片攝影體位相比較,如講述CT胸部平掃可與X線胸部后前位攝影相比較,可以知道CT胸部平掃為了防止肩部組織及雙上肢產生線束硬化偽影,需要被檢者雙臂上舉,而胸部后前位攝影為了減少肩胛骨對肺組織的重疊,要求被檢者雙臂內旋,手背放于髖部,兩肘盡量內旋,雙肩下垂;除此外還有中心線不同,其他要點均相同。通過各種影像學方法的比較, 突出各項影像技術能早期、靈敏、功能性特點, 同時指出它們各自優勢和應用限度, 使學生對各種影像檢查方法都有一個充分的認識。
4.體會
筆者通過與學生交流、課堂提問發現,學生普遍認同比較影像學教學法,認為比較影像教學可以“溫故而知新”。此外通過比較教學,學生實踐技能考核的成績也明顯提高。比較影像教學具有如下優點:
1)比較影像學有助于幫助學生知識的橫向對比
介紹疾病的某種影像檢查技術時,同時適當介紹該疾病的其他影像檢查手段,運用這種影像比較方法可以找出該疾病不同影像成像技術間的相似點與不同點,找出影像表現間的相似點與不同點,各種影像表現所反映的解剖、病理、生化等信息間的聯系,然后有針對性的剖析為什么會出現這種影像表現,促使學生知識橫向間的比較,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總結、綜合能力,同時能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主動和教師探討,從而增強教學效果。
2)比較影像學能夠提高學生的分析歸納能力
對于教師而言,引導學生獨立自主地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才是最重要的。通過比較教學,讓學生在比較分析的基礎上,總結知識內在的規律性。任何新知識的獲得都是建立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專業課的學習也不例外。比較教學引導學生通過比較認識對象的本質與特征,進而獲取對其整體性或規律性的認識,提高學習能力。實際上比較的過程就是明晰概念,發現疑問,對已有知識綜合運用,對新知識進行思考的過程,也是提高分析能力和綜合能力的過程。在教學中經常使用比較教學法,無形中訓練了學生的分析歸納能力,“潤物細無聲”,學生就會主動尋找學習內容中的差異,以獲得最佳的學習效果。
雖然根據《醫學影像檢查技術》課程的特點在教學過程中廣泛使用比較影像教學法,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師還需注意其他教學方法的綜合運用,不斷提高課堂質量,逐漸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整合知識、科學思維的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綜合能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