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陽
【摘 要】眼科護理學是五官科護理學教學內容之一,由于眼科護理學在中職衛校護理教學中不屬于考試科,只作為一門考察科,職業資格考試不考,因而學校、學生、老師都不太重視,加上教學學時少,教學任務完不成,學生很難很好的掌握這門學科,而目前中職教育的教學理念一再強調操作技能,是讓學生學會一門技術,而傳統教學方法已不適應當前的教學理念,如何使眼科護理學達到應有的效果,還需要我們這些專業課教師不斷的去學習、探索。
【關鍵詞】眼科護理學 教學效果 電教 多媒體教學 示教
面對中職衛校學生的基本素質、理解能力都比較差的特點,只有適應高職高專護理教育的特點,在教學中既要加強理論知識的學習,也要培養學生的應變能力、分析解決臨床實際問題的能力,才能全面培養出社會所需要的綜合素質高、核心技能強的實用型人才。
1了解學生的學習心理
教師要擺正教與學的位置,要將自己放在和學生平等的位置上,尊重學生的主觀意愿,了解學生對眼科護理學的興趣以及相關科目知識,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度。其次在教學中要實現注重教師的“以教為主”向注重學生的“以學為主”轉變。
2教師以激情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為人師表、儀表端莊、精神飽滿、熱情洋溢、業務精湛、幽默詼諧、語速適中、紀律嚴明、對學生不偏不倚就會得到學生的尊重,對學生具有吸引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要以熱情去感染學生,學生會因為喜歡這個老師而喜歡老師所教的課程,從而激發學生產生學習興趣,使他們在學習上變被動為主動。
3重要的創新教學方法
3.1繪圖輔助教學:直觀教學是獲得深刻感知的最好形式,可提高學生感知力、理解力、記憶力、思維力、想象力。在講解的同時徒手繪圖,讓學生眼見為實,既可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又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所講的知識點。如在講授淚器疾病時繪圖可展示淚道的組成、部位、名稱,并能幫助對淚道阻塞部位的分析和判斷。繪圖可體現疾病的分型、病變過程及癥狀和體征,如青光眼的病理過程和分型、沙眼的分期和分級,制作出的簡圖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一目了然,能幫助學生鑒別、診斷,有助于學生理解和記憶,這樣既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也達到了課堂教學的目的。
3.2角色扮演,靈活多樣。根據教學內容,開展情景模擬。在學生中收集與教學內容有關的病歷資料。如在學習眼科疾病護理時了解學生有無眼發癢、鞏膜黃染、結膜充血、視力下降、斜視、麥粒腫的發生等等。由教師和一名學生進行醫生與患者之間的檢查示教,然后由教師安排學生對有不適表現的學生進行醫患檢查練習,使學生能夠清楚眼部的體征。通過這種教學方式,除達到增強理解和加深記憶外,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了主動參與學習的積極性。
3.3示教練習,組織有序。項目有視力檢查、視野檢查、色覺檢查、結膜囊沖洗、滴眼藥水法、涂眼藥膏法、淚道沖洗法、球結膜注射法、球后注射法等。采用的方法為:(1)課前準備:講授適應癥、禁忌癥、操作前準備、操作過程;(2)示教練習:教師示教應統一操作程序、統一標準,示教設備要齊全,練習用具數量及完好程度要有保障。根據情況組織全班同學示教練習和分組示教練習。如遠視力檢查,采取全班示教,分組練習;如滴眼藥水法,教師先示教,然后兩位學生一組互換練習。在分組練習過程中,教師應加強巡回指導,及時了解學生在學習態度、學習紀律、實踐操作方法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對不規范的操作及時糾正。(3)課堂考核評價:在課堂教學結束之前約15分鐘進行。抽取幾位學生采用“真人真做”,先由全班同學進行打分,討論。然后教師對不足不規范的操作給予補充和糾正;對表現好,成績突出的學生進行表揚。教師對課堂教學設計上的不足也應該進行自我評價,充分發揮課堂小結對教學效果的反饋與促進作用。
3.4利用多媒體教學,充實課堂。一些內眼疾病病情復雜不直觀,學生會因為不理解而感到枯燥無味。教師可以通過電教、多媒體彌補理論教學的不足,解決實際教學困難。鼓勵教師制作必要的操作技能標準電教和多媒體課件。
3.5病例講述,有助教學。臨床學科的教師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講病例就是一個好辦法。把臨床上典型的病例穿插到枯燥的理論學習中,在談笑中深入淺出地把道理講得通俗易懂。
3.6良好的課堂環境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要把一節課上好,良好的課堂秩序是前提和保證。在課堂上要求每一位學生必須遵守紀律,養成良好的個人行為習慣,另一方面通過給她們介紹護士應有的良好職業形象,幫助她們糾正不良姿勢,不斷提高其自身素養。
【參考文獻】
[1]李忠明. 情景教學法在五官科護理學教學中的實踐. 衛生職業教育,2009,27(9):94-9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