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者反饋
《新財富》雜志2014年2月號封面文章
《第七屆資本圈最推崇的奢侈品牌 垂直Style》
嬴氏國際時尚集團-冰島V(大中華區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Hermes是時尚民主化時代僅剩的越來越少的真正意義上的奢侈品品牌。但奢侈品品牌產業鏈垂直整合愈演愈烈,其實并不利于產業健康發展。
黃漢輝benson V(jofit集樂地品牌創始人):奢侈品牌幾大趨勢:1.品味多元化及價值回歸。不再迷信Logo或是被潮流推著走。2.盡管現任政府大力倡導節儉的作風,就購買奢侈品的頻率而言,受到的影響似乎并不明顯。3.選擇赴海外專柜購買奢侈品的人士大增,游客正在成為奢侈品牌的又一新興市場。
半妝蝶:或許愛馬仕的鱷魚皮料決定了不可能大規模擴張。
xcf_陶娟:奢侈品、輕奢還是設計師品牌,眼鏡這類的配飾都是好生意,毛利率高過主打品牌。
李炫弘ShaneLee V:供應鏈的垂直整合,在電子行業就是三星了。
《新財富》雜志2014年2月號李稻葵專欄文章
《如何拯救中國股市?》
陽光雨俠:銀行資產證券化上下大功夫:通過把銀行手中部分房貸資產打包上市,可以讓銀行獲得現金補充資本金。
龍年長陽:問題是:銀行不要了的東西,上市后,誰來買呢?真要買,資金哪來呢?這資金真來買銀行資產包,買股票的錢不就更少了嗎? 真拯救中國股市,一是開殺戒,凡坑蒙拐騙上市的,嚴刑峻法處罰發行人券商中介;二是受理股東集體訴訟,虛假信披違規作市的罰他個傾家蕩產;三是上市公司不合格就勒令退市。
修成才:支持這一思路,同時還應該考慮銀行利用現有資金,回購部分自己的股票,讓股權力集中一些,減少向外派發的紅利,從而鞏固資本充足率。如果激進些,可以考慮在適當時候進行股份注銷。
人氣微博
馬化騰:移動互聯網10大關鍵點
1.將一切人、物、錢、服務連接;2.不只是延伸,而是顛覆;3.未來十年現金和信用卡消失一半;4.每個企業都要多個準備;5.搞不懂年輕人,就搞不掂一切;6.消費者參與決策;7.數據成為資源;8.巨人分分鐘可倒下;9.所有產品線都該思考安全;10.不拼爹,只拼團隊。
2月19日 6:30
瘋狂的組織架構:世界知名IT巨頭架構圖解
1.亞馬遜:金字塔架構,符合官本位傳統;2.甲骨文:畸形架構,某些非主流業務部門大于主流業務部門;3.微軟:軍閥架構,戰略事業部模式;4.谷歌:鳥巢式結構,是扁平化的代表;5.蘋果:幫主結構,一人獨大,高度中央集權;6.Facebook:蛛網結構。
2月15日 22:19
大師說金融投機人品很重要
索羅斯:最重要的是人品。金融投機需要冒很大的風險,而不道德的人不愿承擔風險。這樣的人不適宜從事高風險的投機事業。任何從事冒險業務卻不能面對后果的人,都不是好手。在團隊里,投資作風可以完全不同,但人品一定要可靠。
2月4日 23:00
巴曙松:房地產黃金時代已接近尾聲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指出,與紐約、倫敦相比,現在中國一線城市的房價已處在高位。同時,全國的房地產供應狀況是一線城市供不應求,三四線城市產能過剩,空置率過高,房地產的黃金時代已經接近尾聲。
2月2日 06:30
粉絲熱議
新興市場
金融危機前夜?
受美聯儲退出QE,全球流動性收縮以及各國經濟增速放緩、通脹高企、風險加劇等因素影響,從2014年1月下旬開始,新興市場遭遇新一輪資金外流。2014年以來,全球最主要的24個新興市場貨幣中,僅人民幣對美元升值,其余全線貶值,阿根廷比索一度下跌近20%,一場新興市場的“貨幣風暴”正在上演,猶如1997年亞太金融危機的前夜。危機是否會蔓延,中國又能否獨善其身?
宋鴻兵V (《貨幣戰爭》作者)
人們以為問題出在新興市場國家,而并沒搞懂美國淡出QE的原因和后果。簡單地說,是QE本身的致命缺陷,導致QE不得不盡快收攤,進而將引發全球利率上漲,嚴重沖擊國際金融市場。在下一輪貨幣危機中,發達國家也難逃劫難。
喜笑百年
美國經濟復蘇進程加快,新興市場資本外逃。美國的戰略重點是要修改世界貿易規則。
燃燒的阿蕾莎
隨著美聯儲QE退出的逐步深入,必將對人民幣產生重大影響,中國金融市場近期出現的利率飆升及信托危機就是證明。新興市場的動蕩必將打擊中國的出口及美歐出口,同樣,發達經濟體的波動將加劇新興市場的動蕩,由此可見這是一個惡性循環的結果。如果耶倫繼續擴大縮短QE,世界經濟將向一個更壞的結果前進!
北上廣,逃離還是逃回?
在急劇變遷的時代,關于逃離還是逃回北上廣的選擇,不斷掀起波瀾。“大城市拼能力,小城市拼關系”,這樣的二分,失之簡單,但在當代中國,也大致不錯。大城市與小城市之間,需要的不是對立仇恨,而是“升維降噪”,以及對中國城市化進程進行整體的反思。
被迫用這山寨貨
北上廣與小縣城依舊是個關于“圍城”的選擇。去北上廣可以通過努力獲得經濟與精神上的獨立,回小縣城是犧牲個人精神的獨立換取物質的滿足。二者本該是高下立判。可一扯到中國人的親情和孝道,所有人都會糾結。可反問一句,本該由政府承擔的老年問題,有多少被冠以孝道的名義強壓在每個年輕人身上?
一根筋菇涼
小城市那種熟人社會和親屬倫理關系所籠罩的地方生活,盡管可以給予人安全感,但也帶給人壓抑與無聊。這種喪失了念想與盼望的近乎“一潭死水”的生活、“一眼望穿”的人生,實在是了無生趣,時間像小彩旗原地打轉兒那樣失去了意義。這也是大城市之所以對人們尤其是對年輕一代深具誘惑的心理起點。
今天你數寶了嗎
美國人(包括各國移民),在闖蕩紐約幾年后,很多人都會離開紐約,選擇小城鎮生活。沒有人愿意為高房價打工做房奴一輩子。紐約是美國年輕人長見識的地方,是外國移民掙第一桶金的地方,但不是多數人安家的地方。
用來保車的卒子
呆在二線城市,其實也有二線的奮斗方法。這里的商機,更像是賣梳子給和尚,也許看起來完全荒誕不經,但是空白就是最好的機會。一線城市需要沉下去堅韌地打磨,二線需要在打磨的同時,時不時浮上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