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的爐火熊熊烈烈,燃燒了三千多年,銅綠山古礦冶遺址展示著春秋時代的青銅文明;這里是中國近代工業的搖籃,新中國最早的鋼鐵聯合企業——漢冶萍鋼鐵廠在這里誕生;這里曾經有亞洲最大水泥廠——華記水泥廠;這里作為共和國的原材料工業基地,同武漢市一道在1950年被列為省轄市……
黃石,多年以來的開山采礦,使它飽受創傷。
如今,這里山清水秀,綠樹成林,芳草如茵。
新的黃石,以其獨具的魅力與神韻,彰顯著江南園林城市的風姿。
改變
位于湖北省東南部的黃石市,是我國中部地區重要的原材料工業基地,素有“青銅古都”“鋼鐵搖籃”“水泥故鄉”等美譽。其市區襟江懷湖,依山傍水,具有得天獨厚的山水資源。然而長期的開山取礦,工業冶煉,使城市環境付出了沉重代價。多年前,黃石市市委、市政府下了決心:徹底轉型,走生態可持續發展路線,從礦石上打造起一座園林城市!
經過不懈的努力,2008年黃石市榮獲了“國家園林城市”的稱號,接著又被授予“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水環境治理優秀范例城市”等榮譽稱號。
市委市政府再接再厲,結合城市發展的戰略布局,向創建國家生態城市的更高要求邁進。黃石市委書記周先旺指出:黃石要走出“唯礦思維”的模式,以“工業重鎮、文化名城、旅游勝地、宜居家園”四位一體為目標定位,以“生態立市、產業強市”為發展戰略,建設山水園林生態宜居城市。
近年來,黃石扎實推進公共綠地建設,城市園林綠化事業得到長足發展,城市人居環境逐步改善,城市品位明顯提升。截至到2013年底,建成區綠地率、綠化覆蓋率分別達到36.34%和38.64%,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2.36平方米;廣場、游園78個,綜合性公園6個;城市建成區面積72.5平方公里,綠地總面積2635公頃……黃石市市長楊曉波說:“黃石是礦冶名城,也是資源枯竭型城市的典型代表,如今的黃石,已經逐漸探索出一條產業結構優化、生態環境改善、經濟實力增強、人與自然和諧,具有黃石特色的生態產業發展新路。”
2014年8月,住建部對國家園林城市復查,對黃石的評價極高:黃石市精心打造綠化、彩化、花化、香化、美化“五化”園林,城市園林綠化建設得到長足發展!
規劃
建設生態園林城市,規劃是“龍頭”。
黃石市委、市政府始終注重高起點、高標準科學編制規劃。市里先后編制完成了《黃石市城市綠地系統專項規劃》(修編)《黃石市植物多樣性保護規劃》《黃石市綠線管制規劃》《黃石市環磁湖、青山湖景觀規劃》《大眾山景區規劃》等園林綠化專業規劃,進一步明確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的發展方向。
規劃堅持“四個鏈接”,即與黃石資源型城市轉型規劃鏈接、與“兩型社會”要求鏈接、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鏈接、與生態園林城市建設指標相鏈接。
在編制規劃中,充分結合了地域特點。
黃石有山有水,具備天然資源。市委、市政府因地制宜,采取尊重自然、利用自然的方式,保護山,利用水,琢園林,構建濱江、抱湖、環山的山水園林城市布局。依山建設的公園綠地、濱水景觀及生態駁岸景觀,最大限度地實現山水共融。江灘公園、湖景工程濱水而筑,團城山生態廣場依山傍水而建,其濱水游憩區連接長江和磁湖,處處體現了城市與自然的和諧共處。
黃石有著獨特的歷史文化,值得大力發掘。市里先后制定了東方山、西塞山等風景名勝區和銅綠山古礦冶遺址等保護和開發規劃,投入大量資金加大了古建筑、古景觀的保護和植被恢復力度。在建的黃石國家礦山公園,在全國均享有極大的名氣。
在城市綠化中,黃石市明確規定了基調樹種優先發展原則,既要積極增加城市園林綠化植物種類,又要大力發展鄉土樹種,努力提高城市生態多樣性保護和利用水平。廣泛種植喬木,合理進行喬、灌、花、草的規劃配置,形成生態森林和多物種組成的復層綠化結構及植物群落。在城市道路綠化上,注重造型、色彩、層次的協調,營造不同的景觀效果。
擴綠
從2011年起,近3年來,黃石市累計投入資金4.8億元進行園林綠化建設。全市以“擴綠增量、提質造景”為重點,大力實施環湖景觀、臨江景觀、沿山景觀、道路景觀綠化“四大工程”,精心打造綠化、彩化、花化、香化、美化“五化”園林,城市園林綠化建設得到極大的發展。
在建設過程中,市園林局堅持廣泛增綠、精心布綠、科技興綠、節約建綠等建設理念,實施了“花城計劃”“月季花城”“雙排行道樹”“濱水景觀”等建設工程,先后實施了10條主干道“雙排行道樹”和10個道路渠化島景觀改造、以及磁湖西岸、西北岸、南岸、東南岸濱水景觀等園林綠化建設,栽植觀花植物1.5萬株,月季近40萬株、喬木行道樹6000余株,逐漸改變了樹木品種單一、綠樹成蔭花香不足的局面,變成了“四季有花、群芳竟艷、姹紫嫣紅,各領風騷”的園林綠化新景觀。
社會綠化方面,充分發揮園林部門的優勢,積極開展園林綠化指導、服務工作,發動社會各界開展“鮮花讓城市更美麗”等群眾性活動,新建和改造銀河灣、城上城、玉龍灣等近七十個小區配套綠化,完成新冶鋼、黃石一中、市稅務局等71家單位庭院綠化提擋升級。著力推進墻體綠化、屋頂綠化等垂直綠化,努力構建多層次的綠化新格局。陸續完成三江共和城、杭州西路等沿線單位拆墻透綠工程,擴大開敞的綠化空間。
在依法行政上,園林行業的管理也逐步延伸。黃石市先后出臺并完善了《城市園林綠化精細化長效管養工作實施意見》《黃石市城市園林綠化官樣考核辦法》《黃石市城市道路、廣場(游園)園林綠化管養檢查考核評分標準》等規范性文件,城市園林綠化進入精細化、規范化、制度化、長效化。
重點
創建國家生態城市,黃石市人人都在努力,因為職能相關,市園林局的工作尤其繁忙。據黃石市園林局局長董才友介紹:近年來,園林局指導推進了“八園六帶”的建設,主要負責8個植物園、6條綠化帶,共栽植櫻花、桂花、無患子、香樟、女貞、合歡、刺槐、碧桃等5.5萬株,新增綠地面積35.35公頃。
在園林綠化上,精細化的管理不斷加強。
園林局完成了行道樹及街頭綠地植物補栽任務,共補植行道樹616株、綠地喬木800株、灌木球類1.4萬株、模紋0.9萬平米、草坪2800平方;落實“數字城管”整改回復銷號工作,共受理案件192件,處置165件,處置率達85.9%;修訂應急預案,健全應急機制,扎實做好抗旱保綠準備;完善園林綠化設施,廣場、公園配置果皮箱220個,及時修復園路、園凳、燈具,綠化設施完好率達98%以上,公廁維護質量達星級水平;與市政局等部門合作,完成了市區磁湖路、杭州西路、沿湖路等7條道路渠化島(2處)及花壇隔離帶(9處)斑馬線人行通道的暢通施工任務,實現了無障礙通道目標。
磁湖景區管理,更加規范有序。
結合數字化城管網絡管理,強化磁湖日常維護管理的檢查、督促與落實,加強磁湖水面漂浮物清理打撈工作,共清撈各類垃圾63.9噸、死魚26.9噸、雜草81.9噸,突擊打撈水葫蘆350.9噸;開展了磁湖水域環境衛生狀況滿意度調查,市民滿意度91%,及時處理市民反映的垃圾掃進護坡等問題,沒有一例投訴,沒有一篇負面新聞報道;堅持公園公益性發展方向,強化游覽秩序和經營秩序管理,完善公共設施和服務功能,全面檢查城市公園內設置私人會所高檔餐館,無一例違規情況發生;指導建設情人路、團城山公園、湖畔居游艇碼頭,抓緊配套設施方案的設計及相關手續的辦理,加強游艇畫舫等游樂項目的安全管理;加強對黑天鵝精心飼養,向荷花塘投放錦鯉、彩鯽觀賞魚8000尾,增強景觀效果,豐富游覽內容;加強磁湖景區春季和清明節期間的森林防火安全管理,未發生一起火情、火警、火災現象。
社會配套綠化上,園林局也做了重點指導。
積極發揮行業部門的指導服務作用,廣泛開展社會綠化活動,指導多個居住區綠化建設;指導河金省道、黃太公路、老下陸排洪港北側綠化、五一港綠化,新增城市綠地31.11公頃,完成投資1300萬元;指導西塞江灘造林、白塔巖造林、劉家大灣山體綠化等荒山造林工作,新增綠地28.35公頃,完成投資320萬元;與市房產局聯合舉辦“生態立市”房地產開發配套綠化專項培訓講座。參加培訓的人員包括各城區建設部門、園林綠化企業、房地產公司、物業公司共計80余家,培訓人數共120余人,促進了房地產開發配套綠化的建設和管理,提高各城區、各維護單位從業人員的業務素質和管理水平。
走過千年冶煉歷程的黃石,有過輝煌的榮耀,也有失落的黯然。如今,站在時代新起點,黃石以“生態立市、產業強市”的戰略部署,積極探索建設鄂東特大城市之道,毫無疑問,是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的壯美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