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英
摘 要:在信息技術課上使用幻燈片,可以拓寬學生的思維空間,為學生提供創造的契機。
關鍵詞:幻燈片;信息技術;課堂教學
心理學研究表明:對小學生采用單調的講演方式進行教學是不適當的,而教學方法豐富多彩、引人入勝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利用信息技術的優勢和特效來引導學生進行創造性思維,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幻燈片在教學中所創設的情境,具有“新、美、遠”的特點。幻燈片再配以繪聲繪色、富于情趣、迎合學生心理的語言表達,這樣根據教學的需要將書本上抽象的、難以理解的數量轉化為具體的、有機的、相互聯系的實物圖形,供學生感觀,從而加速學生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的發展,誘發學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學生處于創造性思維積極活動的最佳心理狀態。
一、利用信息技術,發展學生的想象,為學生提供創造的契機
創造性思維是一種高級的思維活動。任何創造活動都離不開想象。幻燈教學以其“新、美、遠”的特點,為學生產生想象提供“動因”,而使大腦貯存的表象進行新的組合,進行創造性思維。
例如,在教學二、三位數除多位數的除塵商不變的性質后,對學生進行縱向訓練時,可用下面一組練習題:
看算式32÷4=8,你能否迅速填出下列各題的計算結果?
160÷20 32 ÷ 4 =8
↓ ↓
128÷16制成幻燈片(32×5) ÷ (4×5)
↓
224÷28幻燈片 160÷20=8
3200÷400= (商不變性質)
一些學生運用機械計算方法算出了各題結果,但影響了計算的速度。鑒于此狀,如何誘發學生的想象,使學生認識知識之間的聯系,正是本題的難點。幻燈手段將此題繪制成抽拉式活動幻燈片,將基本算式32÷4=8中被除數、除數之間的縱向聯系,形象地演示出來,誘發學生的想象力,使學生領悟到此題無需計算,只要運用除法的商不變性質,就可迅速得出準確的計算結果,從而訓練了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敏捷性。
二、利用信息技術,鼓勵求異思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能力
要創造新的形象,求異思維起著很大的作用。“求異”中往往閃動著學生創造性和智慧的火花。幻燈片教學為學生學習拓寬了思維的空間,培養了其求異的興趣。幻燈片的“新、美、遠”可以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異興趣。尤其是在對學生進行“求平面幾何圖形的體積”時,采用幻燈教學發展學生求異思維會收到事半功倍的顯著效果。在“需要的推動”下紛紛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去思考問題,寫出了:
26×4+25 25×5+4 25×5+1×4
26×2+25+26×20×5+6×4+
第二框幻燈片及時地將學生寫出的算式全部映出,供學生進行比較,學生各抒己見,最后統一認識,一致認為“26×5-1”是最簡單的一個算式,并且此思維過程具有創造性。
綜上所述,在課堂上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拓寬了思維空間,注重了情境,動靜結合,大大地促進了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作者單位 河南省虞縣界溝鎮中心小學)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