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新生
摘 要:“潤物無聲”式的不露痕跡的教育,會收到更為理想的育人效果。這種“潤物無聲”式的教育就是無痕教育。無痕教育有許多途徑,而情感激勵則是最理想的無痕教育。
關鍵詞:無痕教育;情感激勵;心靈環境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孩子愈少感到落到自己身上的教育設想,任何一種教育現象的教育效果便愈大。”也就是說,當教師教育學生時,如果你運用了“潤物無聲”式的不露痕跡的教育,會收到更為理想的育人效果。這種“潤物無聲”式的教育就是無痕教育。無痕教育有許多途徑,而情感激勵則是最理想的無痕教育。
一、情感激勵需要教師對所有學生都存有一份愛心
有一句名言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記得我班原來有一個學困生叫李路(化名),可謂是讓我傷透了腦筋。有一次他又遲到了,我剛想對他發脾氣,卻發現他無精打采,滿臉通紅,我頓時起了一絲憐憫之心,問他:“你怎么了?不舒服嗎?”還用手摸了一下他的額頭,試試有沒有發燒。他誠懇地說:“老師,今天我真的不是故意遲到,我發燒去打針,結果就……”我吃了一驚,因為以往他遲到了,不管對他說什么,他從不做任何解釋,總是一種滿不在乎的樣子。我心頭一熱,趕緊說:“老師沒有批評你的意思,你帶病堅持來上課,老師應該表揚你。”我又對同學們說:“李路這種情況該不該表揚?”同學們異口同聲:“應該。”有的同學竟鼓起了掌。自此,他再也沒有遲到,而且各方面也大有進步。我知道,是師愛給了他心靈的震撼,他感到老師沒有嫌棄他,因而產生了奮進的力量。
二、情感激勵需要從點點滴滴做起
教師在教育過程中,一個愛撫,一句鼓勵,一個眼神,都會使學生心靈迸發出火花,蕩漾起心中幸福的漣漪。有很多家長告訴我,孩子回家說:“老師可喜歡我了,幫我整理衣服領子,還幫我正紅領巾。”對于那些寫得很差的作業,我往往是從中找出一個或幾個寫得認真些的字畫上圈,旁邊注上:這幾個字寫得多么工整呀!如果都是這樣,那真是太棒了!孩子下次的作業稍有進步,我便趕緊寫上:進步很快,相信你會做得更好!在這樣的激勵下,學生感受到你對他的尊重和信任。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會更強,也就能更好地付諸于行動中,成功也就會其結伴而行。
總之,教師要注重情感,以情感的感染力為教育手段去教育學生,才能縮短教育者與被教育者心理上的差距,并進而達到彼此心靈上的相通,使被教育者在潛移默化中完成情感的遷移,并達到優化心理環境之目的,才能達到無痕教育的理想境界。
(作者單位 山東省德州市齊河縣第一實驗小學)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