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英蘭
摘 要:結合舉例,對“想象”“聯想”“比喻”,進行了詳盡的辨析和區分。
關鍵詞:想象;聯想;比喻
想象,心理學上指在頭腦中把已有的表象做適當的加工組合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過程。想象可分為再造想象和創造想象,再造想象是根據語言文字的描述和圖標符號的顯示在頭腦中形成有關事物的新形象。譬如,學了課文《飛奪瀘定橋》,在頭腦中產生了紅軍飛奪瀘定橋的戰斗中所表現出的英勇頑強及奮不顧身的英雄形象。看了《桂林山水》的畫片,在頭腦中產生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優美景色的形象,這是再造想象。創造想象是不依賴于現成的描述而按一定的目的在頭腦中獨立的創造出事物的新形象。它比再造想象更復雜,更具有獨創性文學藝術的創作,科學上的創造發明,都需要創造想象。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想象”這個詞時,不一定嚴格指它在心理學上的意義,而是指設想不在眼前的事物的具體形象。
聯想是指由某一事物連帶想起其他有關事物的心理過程。聯想產生的基礎是客觀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系性,正因為客觀事物不是獨立的,而是相互聯系的,所以能從一事物想到有關的事物。如,讀《長城》一文,作者站在長城上,踏著腳下的方磚,扶著墻上的條石,就會聯想到古代修筑長城的勞動人民用血汗凝結成這前不見頭,后不見尾的萬里長城的雄偉場面。
聯想要依靠記憶,是記憶活動的表現。心理學上也把聯想分為許多種,如相似聯想、接近聯想、對比聯想、關系聯想等。
聯想和想象既有區別又有聯系。想象一定要牽涉到兩件事,即從甲想到乙,而想象只是對不在眼前的事物想象出它的具體形象來,但是聯系對于想象的形成往往具有媒介作用,頭腦中新印象的形成優勢是由聯想促成的。
想象、聯想都屬于心理活動。比喻是一種修辭方式。但是比喻的產生卻離不開聯想,相似聯想是形成比喻的基礎。課文《月光曲》一文中的皮鞋匠聽著貝多芬的琴聲,聯想到了海上明月升起的奇麗畫面——第一幅是:月亮正從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來;第二幅是:月亮越升越高,穿過一縷一縷輕紗似的微云;第三幅是:海面上刮起了大風,卷起了巨浪。作者從窗口照進教室的月光的色彩想到與此相似的銀色的色彩,再從淡淡的月光灑在室內物體上的景象,進一步想到“披上了銀紗”,這就是聯想的一個心理過程。而“披上銀紗”,本身在句子里是一個比喻,這個比喻是通過聯想產生的。
(作者單位 青海省西寧市湟源縣大華鎮中心校)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