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雨艷
從事了幾年的計算機教學,讓我深感憂慮的是課堂教學的效率不高。小學的信息課每周一節,大多數學生操作機會少,每次上課間隔時間長,學習的內容得不到鞏固。隨著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信息技術教育越來越受到重視,那么,如何在農村小學開展好計算機教育呢?
一、用活形式,培養學生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信息技術課教學的好壞與興趣有直接的關系,興趣是學生探索知識的創造力和源泉。所以在計算機教學中,要盡量采用各種方法,培養、調動學生學習計算機的動機和興趣。例如,我們可以從小學生喜愛游戲這一點出發,培養他們對計算機的興趣和探索精神,引導學生對計算機由“不知道”到“想知道”。上課開始,我們可以利用計算機向他們介紹各種有趣的游戲,使他們消除對學計算機的神秘感和畏懼感,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在愉快的教學環境中不知不覺地掌握了本節課的操作知識,這樣的課堂教學效果非常的顯著。
二、注重操作,強化練習
我們計算機的學習,注重的是動手能力。不像語文、數學那樣,可以隨時隨地的進行操作練習。計算機操作的時間也只能是在課堂,課外很少有時間讓學生操作。為了讓學生的學習興趣能長期地保持下去,我們可以用一些競賽的方法來激勵他們,在每學完一個知識點的同時,組織學生開展比賽等。通過比賽的方法,我們可以保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他們學習的欲望。
三、互相幫助,可以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互相幫助是我們當前課堂教學的一種新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參加互助學習,不僅有利于他們之間的情感交流,更有助于教學信息的交流。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有的學生接受能力強,學得非常快,而有的學生則不然。所以,教師在課堂上要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教學,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所收獲,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
四、精心設置練習,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
多操作、多練習是鞏固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一個重要環節。學生在不斷的練習中能掌握所學的知識,品嘗到收獲的樂趣,可以逐漸培養學生的成就感和榮譽感。
在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給他們設計一些比較有趣的練習,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積極引導,使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力、想象力和觀察力。如,在教學“畫圖”課后,讓學生運用學過的知識自己創意一幅畫;又如,用“Word 2000”讓學生自己設計一張班級版報等等;練習完成后,運用多媒體演示,把較好的作品展示給全體學生,使他們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增強他們的學習興趣,品嘗到學習的艱辛和樂趣,使學生在交流中共同提高,注重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以上是我對小學計算機教學的一點粗淺看法,我愿意和所有從事計算機教學的同仁們一起進行探索,從而推動小學計算機教育的發展。
(作者單位 江蘇省洪澤縣西順河鎮中心小學)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