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大會
語文是一門很重要的基礎課程,在日常生活中顯得尤其重要,說話、寫作、學習、社交等都離不開它,所以它也是一門工具性的學科,那么我們應該怎樣讓小學生學好它呢?下面談談我的幾點做法。
一、正確引導,關心孩子
我們讀小學時,靠父母和老師的諄諄教導,是他們苦口婆心使我們變得慢慢懂事,懂得了做什么事情都需要自己的努力才能成功,并不能事事都依賴自己的父母?,F在的孩子家里經濟條件好,吃得好,穿得好,任何時候他們都把自己擺在第一位,他們沒有考慮到別人的感受和利益。合作意識差,但他們智力并不差,他們的自尊心很強,如果有老師和家長正確的引導,多多啟發孩子,從而激發他們的潛能,使他們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并改正不良習慣。如,多讀課外書籍,開闊自己的視野,從閱讀中領悟書中的含義。另外使孩子感受到父母關愛他們,使他們明確學習目的,他們就會不斷的努力,學習成績就能更進一步,達到令老師、家長滿意的程度。如果沒有正確的引導,孩子們不能形成正確的人生觀,肆意妄為,目中無人,甚至就會走上犯罪的道路。
二、相信孩子,恰當鼓勵
培養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讓他們覺得自己行,靠自己的能力能創造出好的成績。例如,有的孩子學習成績很優秀,當他把老師發放的試卷拿給家長看,并讓他們簽名時,有的家長就會說:“你真不小心,一點兒也沒用,那么簡單的拼音還寫錯了,扣了兩分,要不你本可以拿滿分的?!焙⒆颖緛硎窍M玫酱笕说谋頁P,結果反而弄得孩子很不開心,無疑是給孩子潑了一盆冷水,傷了孩子的自尊心,我們想象一下,下次發了試卷孩子就不敢讓你給他簽字了,因為怕你批評他。而有的家長做得就很好,孩子即使考得不怎么樣,他也會照樣鼓勵他:你進步了,但還需要努力,希望下次給你簽名時,68分會變成86分。孩子的自尊心保住了,也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我相信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他會變得越來越努力,學習成績會更進一步提高的。
三、培養孩子吃苦好學
努力與吃苦精神是緊密聯系的,是相輔相成的,學習上的努力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這一點很重要,如果一個孩子怕吃苦,他又怎會努力呢?如果有的孩子偶爾考了全班第一名,就沾沾自喜,變得懶惰起來,殊不知,就是他的沾沾自喜很快會被別的同學趕上。我們要教育孩子學無止境,任何一門學問都是無窮無盡的海洋,無邊無際的天空,因此我們是不能驕傲的,更沒有驕傲的資本,所以我們要有不怕吃苦的精神,并且要有敢于吃苦的準備,同時也要有謙虛謹慎、虛懷若谷的品德。愛因斯坦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他的相對論及在物理學方面的研究給我們后人留下了一筆寶貴的財富,然而正是因為這樣偉大的人,他還在有生之年不斷的學習、研究,活到老,學到老;還有物理學家牛頓、發明大王愛迪生、音樂家貝多芬、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等,他們都是終生努力學習和奮斗的結果,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四、培養孩子有不恥下問的精神
孔子說過:“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本褪歉嬖V我們不要因為對方地位比自己地位低下或學問比自己低下而感到向他們學習是羞恥的,應謙虛好學??鬃舆€說過:“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边@些格言警句不僅告訴我們要虛心學習,努力學習,同時也告訴我們做人的道理。
語文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只要既教給學生學習語文的方法,又教給學生做人的道理,學生就能自主發奮學習語文的,語文教學質量就會不斷提高。
(作者單位 陜西省南鄭縣牟家壩鎮中心小學)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