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金花
學習是一種個性化的行動。教師應當在課堂教學中積極創設有利于張揚學生個性的“場所”,讓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的釋放。在新課程改革中,要讓數學課堂充滿活力,筆者認為,應當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把課堂還給學生,將生活融入課堂,讓學生在平等、愉悅、主動的環境中進行學習。
一、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
要實現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首先要求教師要做到與學生平等交流,教師要敢于蹲下來看學生,要從心靈上、從行動上做到與他們平等的交流,與他們共同合作,共同創建有利于個性發展的課堂氛圍,讓他們在愉悅的環境中有效的獲得知識和能力。
另外,教師要學會傾聽學生的心聲,了解他們對學習的感受,了解他們對教師的看法,從而有效獲得課堂教學效果的反饋信息,有助于幫助教師及時有效的轉變教學策略。教師要賞識學生的成功,對他們的成功給予贊美和評價,同時激勵他們去獲得更多的、更大的成功,這樣可以讓學生在愉快的環境中更加積極努力地去學習、去成長。
二、把課堂還給學生,用心靈澆灌智慧之花
1.讓“愛意”充滿課堂
在課堂教學中,當師生之間的“愛意”充滿課堂時,課堂才會更加有活力,教師才能教得有信心,學生才能學得有動力;當師生之間的“愛意”充滿課堂時,師生之間將會是一種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和諧氛圍,學生可以大膽地提出自己的想法,教師善待學生的質疑。在這樣的課堂里,教師的“教”,不僅僅是為傳授知識而教,而是為了教會學生學習知識的方法,讓他們可以在以后的生活和學習中隨心所欲地學到自己喜歡的、自己需要的知識;在這樣的課堂里,教師的鼓勵使得學生更加勇敢,敢于回答問題,樂于回答問題,在積極向上的氛圍中,自主地學習和發展。
2.“創意”引領課堂
只有營造和諧、自主、創意的課堂氛圍,摒棄那種教師高壓式、灌輸式、一問一答式等單調乏味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課堂上自由大膽表現好奇心、挑戰心、想象力等,從而才會提出一些極具創新思維的問題。如,在教學《年、月、日》一課時,我先讓學生談談自己對“年、月、日”知識的了解,教室里一下子炸開了鍋,同學們各抒己見。這時我因勢利導,讓他們打開書看書上的日歷,通過看書你還了解了哪些“年、月、日”的知識,你能比較系統地把這些知識歸類嗎?四人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把所了解的知識填進相應的表格(事先提供)。在這種氛圍下學生的思想開始無拘無束,有了自主思考的空間,激發了學生的創新靈感、創新思維,使課堂成為了他們快樂學習的樂園。
三、生活融入數學,讓學生體味數學樂趣
數學源于生活,數學在生活中到處存在。教師在教學中積極尋找與生活相關的實例,有目的、有計劃地將數學問題提煉出來,讓數學知識回歸生活,這樣不但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對于生活的重要性,還有利于發掘學生的潛能,促使他們自主學習,從而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積極。
1.將生活中的實例融入教學中去
在教學中,我們可以把身邊的實例融入數學課堂中去,讓教學活動走進現實生活,讓數學課堂得到擴展。我們可以從銀行利率計算、超市價格標簽等入手,也可以從家裝材料的購買,以及食堂菜譜的調查統計等,從生活中尋找學習數學的源素材。如,在教學《兩步應用題》時,結合學校運動會場景設置“三年級三個班各有六位運動員,以及有兩位裁判”的場景,請學生根據畫面提出數學問題,一步計算的問題直接口答解決,教師再根據學生的回答整理出兩步應用題,從而導入新內容的教學。這樣的學習無疑是極大地激發學生求知的內驅力,使所要學習的數學問題具體化、形象化。
2.數學問題回歸生活
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為此我們要創設運用數學知識的條件給學生以實際活動的機會,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加深對新學知識的鞏固理解。比如,在教學《元、角、分》中,開展模擬購物活動,給你10元錢最多可以買幾樣文具?在教學《分類統計》中,可讓學生統計一周所要學的功課,每門功課的節數等,只有真正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讓學生既對數學內容進行了拓寬,又達到學習數學的最終目的。
總之,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積極地將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自己做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讓學生在積極愉快的環境中自主學習,讓學生在獲得更多知識的同時,掌握自主學習的方法,從而達到提高學生素質、發展學生能力的目的。
參考文獻:
吳小輝.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情感目標達成的實踐與思考[J].新課程,2013(4):34.
(作者單位 福建省邵武市熙春小學)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