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文敏
“以人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是課程改革的出發點,那么我們在課堂教學中,要創造一個有效的課堂,必須遵從以學生的發展為根本的宗旨,科學把握教與學的關系,積極做好環境創設和教學模式改革,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探究意識和實踐能力。
一、為學生創造一個“情感的課堂”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首先要有激情并善于運用多重策略通過多種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蛑庇^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設懸念,激發他們的閱讀欲望和動機,創造“我要學”“我想學”的積極教學氣氛,教學過程也就“變苦為樂”。課堂教學當中的“情”猶如教與學雙邊活動的“催化劑”,有了它,學生才會在教師的點撥下進入課文佳境,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達到課堂教學的最佳效果。
二、有效的語文課堂教學應該是“開放的”
“教學不僅僅是一種告訴,更多的是學生的一種體驗、探究和感悟。”
新的教育理念倡導關注學生的三維目標,其中“過程性目標”強調的是感受、體驗、探索這三個層次的要求,而實現這三個層次的目標很重要的前提是營造開放的課堂教學氛圍。過去的課堂,教師講,學生聽,學生被教師牽著走,談不上自主的感受、體驗。開放的課堂教學氛圍是一種開放型的課堂教學空間,是新型師生關系的體現。從而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激活學生主體意識,倡導合作探究、自主感悟等個性化的學習方式,讓語文課堂不再是單純的聽講課堂,而是一個充滿自由、自主、探究、快樂的學習天地,從而達到教學的完美境界。
三、創設問題情境,運用多種方法激發學生語文學習探究的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币虼?,在教學中要盡量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機會,我們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精心設計課題的導入,巧設疑問,把課堂教學當作是一項探索活動,激發學生閱讀、探究的欲望,讓學生帶著強烈的求知欲望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中,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同時還要注意結合教學內容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求新求奇。語文教學要主則詳,次則略,不可平均用力。教師必須做到“任他千瓢水,我只取一瓢”,即抓住課文的重點,牽動一隅而提挈全篇,這樣才能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作者單位 河南省民權縣花園鄉中心校中心小學)
編輯 司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