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洪德
摘 要:小學是學生語文素養和語感形成的關鍵階段,能夠培養出良好的語感可以為以后語文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F對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和強化學生的語感進行了簡要的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語感;培養與強化
“語感”是指在閱讀過程中對文字的一種敏銳感知能力,小學正是學生語文素養和語感形成的關鍵階段,能夠培養出良好的語感可以為以后語文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通過對學生語感的培養和強化,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還可以讓學生形成獨特的說話、寫作風格。然而,由于小學生正處于接觸知識的起步階段,知識面范圍較窄,致使教師無法通過對文章或資料中語法的教學來提高學生的語感。此外,很多教師在教學中不重視學生語感的培養,這樣的教學方法違背了教學宗旨。為此,筆者結合多年的小學語文教學經驗,對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和強化學生的語感進行了簡要的分析和探討。
一、通過強化閱讀教學培養學生語感
閱讀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語感水平,尤其是對于一些高品位文章,更是培養學生語感的有效工具。但是,對小學生來講,他們的文字積累較少,根本不能獨立完成對文章的閱讀,也就無法通過閱讀來培養語感能力。此外,為應對學生不具備閱讀能力的問題,很多教師選擇了課堂分析文章的教學方法,將原本的閱讀環節變成課文分析環節,很難培養出學生的語感能力。因此,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重視對學生的閱讀教學,一方面為學生創設閱讀的氣氛,讓學生在閱讀的氛圍中輕松閱讀,另一方面,加強對學生閱讀的指導,對一些閱讀中的難點進行點撥,將大部分時間教學生獨立閱讀,進而有效培養學生的語感能力。例如,在講解《夏日的海灘》這一課時,為通過這首優美的現代詩來培養學生的語感,教師可以先為學生示范閱讀,對文章中生字的讀法及意思進行講解,達到能夠讓學生獨立閱讀的程度,然后讓學生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閱讀,自己體會文章所描繪的海灘夏日美景,進而培養學生的語感能力。
二、通過強化背誦培養學生語感
背誦可以讓學生對語句、段落的結構及整篇文章的框架形成整體認識,由此可以有助于學生對語言資料的積累,進而能夠通過自己的再次加工形成屬于自己獨特風格的語言或語句。而且,學生語感的形成需要大量的語言詞匯作為基礎,這樣才能更好地理解全文,通過背誦可以讓學生積累更多的優美詩句和好句佳句,進而提高自身文學素養。為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首先就是要有效利用課本文章,選擇一些能夠培養學生語感的文章讓學生背誦,在掌握課本所授知識的同時,提高學生各方面的綜合能力。其次,教師還要充分地利用課外資源,選擇題材較好且適合學生發展需要的文章讓學生閱讀,不僅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還能提高學生的語感能力。除上述以外,教師還要重視對學生背誦的定期檢驗,例如組織一些課外活動,在學生之間開展背誦文章的交流,讓學生自己互相檢驗背誦成果,由此增加學生主動背誦的動力。
三、通過加強寫作訓練來強化學生語感
學生在積累了大量詞匯以后,需要通過實踐來強化學生對語感的形成,寫作訓練是培養學生語感的重要實踐方法,通過寫作訓練可以有效對學生積累的知識進行實踐,將背誦、閱讀中積累的語言素材轉化成自己的語言,進而提高學生語感。為此,教師要強化學生的寫作訓練,通過寫作的方式形成語感能力。在寫作過程中,教師可以要求根據所學文章的寫作方法進行模仿,例如《寫給遠方的朋友》是一種書信的范文,教師在講解過程中讓學生明確書信的寫作方法和格式,然后讓學生自己寫一封信,向自己遠方的朋友介紹自己的家鄉、事跡等,讓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掌握信件的寫作方法和技巧,同時培養對文章的語感。此外,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發展的需要,定期讓學生進行自由寫作,通過寫作隨意發揮自己的想象,將近一段時間積累的詞語、佳句等進行實踐運用,提高寫作能力。
學生語感的形成是一個長期培養和積累的過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對學生語感的培養和強化,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手段進行有效教學,在保證學生掌握所學知識的同時,形成有效的語感。
參考文獻:
[1]潘秀英.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語感的培養[J].語文學刊,2011(8).
[2]朱光遠.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語感的方法[J].文學教育:中,2010(3).
[3]陳云.新視域下小學生語文教學中語感培養策略探析[J].新課程:小學,2010(4).
(作者單位 吉林省梨樹縣郭家店鎮鎮郊中心小學校)
編輯 司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