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蕓香
〔關鍵詞〕 班主任;處理;關系;科任教師;學生
〔中圖分類號〕 G63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4)
05—0030—01
班主任是學校與學生、家庭、社會溝通的有效橋梁,也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的中堅力量。學校教育中班主任承擔著復雜、瑣碎的具體工作,面臨著班級管理中方方面面的人際關系,這些交織的人際關系班主任處于中心。因而,為了使班級工作健康有序的開展,班主任需要在這些交織的人際關系中充分發揮紐帶作用,尤其是要突出解決好班主任與學生的關系、科任教師與學生的關系、班主任與科任教師的關系。這三個關系互相影響、互相制約,影響和決定著班集體的建設和管理效果,只有把這三個關系處理好了,才能有效地管理班集體,讓學生健康、活潑、快樂地成長。
一、 處理好班主任與學生的關系
班主任是一個班級的靈魂,面對的是一張張不同的面孔,接觸的是一個個心理狀態不同、情緒波動性大,性格及品行尚未定型,可塑性較大的青少年學生。要做好班主任工作,處理好班主任與學生的關系尤為重要。首先,班主任要充滿愛心,為人師表,以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淵博的學識和高超的教學技藝來影響學生并認真探索教學方法和教學藝術,使班主任在業務和做人上都有一個較高的層次,讓學生信任、愛戴、尊敬,甚至崇拜。其次,班主任應對本班學生的性格、志趣、愛好、學習狀況及家庭情況了如指掌,應對班級的近期、中期、后期的奮斗目標胸有成竹,在工作中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句激勵的話語,一個親切的微笑,一回善意的扶肩,一點小小的幫助,甚至是一兩句隨口的詢問,都能給學生留下愉快的回憶,給予情感上的滿足。班主任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心理教育因素,對學生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只要將真心、愛心用到班級管理工作中,學生就能感受到班主任是真正為自己好并按照老師的期望去塑造自己的言行甚至是靈魂,這樣,教育的目的便也達到了。
二、 處理好學生與科任教師之間的關系
科任教師擔負著既教書又育人的重任,他們在業務素質、道德水準、工作態度和個性心理等方面存在差異,因而他們在與學生的關系上也會存在程度上的差異。因此,班主任應促使每個科任教師都與學生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消除師生感情上的隔閡;班主任應經常性地和科任教師聯系,詢問學生上課時的表現、作業完成情況等;班主任也應努力創造條件,讓科任教師多一些接觸和親近學生的機會和氛圍,如班會課、自習課可讓學生邀請一位或幾位科任教師參加,讓科任教師進行學法指導,比如講學習方法,講對班級的期望。這樣不但能提高科任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還能改善科任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親善關系,縮短師生感情上的距離,讓學生覺得科任教師和班主任一樣和藹可親、平易近人,學生也就會對每門功課的學習都保持應有的熱情,不至于出現偏科現象。因而,每位科任教師都要提高自身素質,在學生中樹立教師的良好形象,使學生尊其師、信其道、聽其言、行其事,使每位科任教師都成為班級管理的促進者。
三、 處理好班主任與科任教師之間的關系
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曾說過:“哪里教師沒有結合成一個統一的集體,哪里就不可能有統一的教育過程。”任何學生的成長,都是教師集體努力的結果,班主任和科任教師之間的關系是否融洽和諧,是形成團結向上、積極奮進的班集體不可缺少的條件。首先,班主任應尊重科任教師,在學生中維護他們的形象,樹立他們的威信。即使科任教師在教學中偶爾出現失誤,班主任也要做正面解釋,增強學生對教師的理解,不能在同事和學生中加以擴散科任教師的失誤,更不能諷刺挖苦和嘲笑,學生對科任教師有片面的不恰當的評價時,應正確糾正學生的錯誤,切不可順水推舟,火上澆油,激化矛盾。其次,班主任和科任教師要團結協作,發揚團隊合作精神,目標要統一。一個人的能力、水平、精力畢竟有限,因此要協同作戰,形成合力,一個良好班集體的建設,教育者是關鍵,這個教育者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教育團隊。因此,班主任要經常和科任教師交流班級學生各方面的情況,共商班級大事,讓班級奮斗目標獲得科任教師的認可,爭取他們的支持與配合,保持好和他們的聯系,勁往一處使,這樣,班級工作定會事半功倍,取得良好的效果。
編輯:郭裕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