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世梅
〔關鍵詞〕 德育;家庭;思想;對策
〔中圖分類號〕 G63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4)
06—0019—01
宋慶齡曾說過:“社會、學校對年輕人的發(fā)展固然起著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一個人的身上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的卻是家庭。”因此,新型家庭結構模式及教育思想對學校德育的影響不可忽視。同時,隨著人們越來越重視教育,讓孩子享受更優(yōu)質的教育資源成為人們的共識,廣大農(nóng)村學生紛紛轉入城市學校就讀,這些變化都給學校德育工作帶來了新的考驗。
一、影響學校德育工作的因素
1.新型家庭結構模式?,F(xiàn)在的學生中獨生子女所占比例較大,這些孩子在家庭中受全家兩代家長的呵護,處于整個家庭的核心地位。然而卻惟獨缺少傳統(tǒng)家庭中兄弟姐妹的相伴。這一特點決定了學生在思想上往往以自我為中心,性格自私,缺少同情心,生活自理能力較差。在學校生活中,這些孩子往往表現(xiàn)為與同齡伙伴在相處時因欠缺溝通而不能和睦相處;不愛惜文具,亂花錢,鋪張浪費的現(xiàn)象比較嚴重;不愛勞動,隨地亂扔東西等。這不僅成為學校思想教育的難點,而且給學校管理帶來許多麻煩。
2.新教育思想。如今學生家長以80后為主體,和上一輩相比,他們往往具有更高的知識素養(yǎng),思維更為活躍,更易接受新的思想和事物。在教育孩子時,他們擺脫了父輩的專制、權威和不善于表達等特點,他們倡導民主平等的家庭教育理念,能主動和孩子溝通,崇尚賞識教育,對孩子鼓勵多而批評少,孩子由此變得更為自信。然而,由于在具體的教育過程中,他們片面地強調民主,欠缺對孩子在原則問題上的規(guī)范和約束,導致孩子往往紀律性較差,個性固執(zhí),集體主義觀念淡薄,不肯輕易接受他人的批評等。因此,處理好這些事情,使學生懂得和他人友好相處,不僅是學校思想教育的一個重要任務,而且有利于學校的安定團結。
3.學校德育工作面臨的考驗。進城務工人員所從事的工作時間都比較長,勞動強度也很大。因此,每天回到家以后很少再有精力去過問孩子的學習情況,導致缺乏與孩子的溝通,對孩子的在校情況很少了解。生活環(huán)境和家庭條件的差異,一方面很容易使孩子產(chǎn)生自卑感,在班級里和其他同學的交流欠缺,甚至會滋長他們幼稚的攀比心理和對父母的埋怨;另一方面,這些孩子的學習完全要靠自己,學習基礎較差,欠缺良好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又會使他們逐漸形成厭學等情緒。因此,讓本地學生和外地學生互相學習、彼此尊重與融合,讓進城務工人員子女正確對待家庭貧困、正確處理與本地學生的關系,正確面對學習的暫時落后等等問題將是學校思想教育的一大難點。
4.學校德育工作面臨的挑戰(zhàn)。留守兒童的共同特點是:短期或長期失去直接監(jiān)護人,在缺乏父愛母愛的環(huán)境中成長,孩子好奇心強,容易接受新生事物,喜歡尋找新鮮刺激的新事物,但分辨能力和自控能力差??沼鄷r間他們會尋找新鮮刺激的事去做,模仿大人抽煙喝酒,有時會和同學打架,染上這些不良習氣后,無心上學,學習成績下降,甚至出現(xiàn)厭學情緒。這些現(xiàn)象,不僅嚴重阻礙這些孩子的健康成長,而且會對學校其他學生產(chǎn)生負面影響,需要教師及時去面對解決。
二、對策
1.要重視對學生的文明禮貌教育。社會思想的多元化,往往使學校思想教育的主導地位弱化,這就要求學校首先通過多種渠道開展宣傳教育,發(fā)揮正能量,強化主導思想;其次,借助“書香校園”建設、“國學經(jīng)典誦讀”等豐富多彩的活動,以正面典型事例對學生思想進行引導,使他們不僅明白如何做一個文明學生,而且明白為什么要做文明學生的道理。
2.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集體主義觀念和團結互助的精神。要積極倡導健康有益的課間游戲活動,讓孩子在游戲活動中逐步學會互助、合作。開展各類競賽活動,樹立良好的班風、校風,培養(yǎng)學生集體主義觀念和主人翁意識。尤其要對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和留守兒童予以特別的關注,從生活、學習、思想等方面幫助他們,使之盡快適應新的環(huán)境,融入新的集體。
3.加強與學生家長的聯(lián)系與溝通,共同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首先,要對特殊學生進行家訪,深入了解情況。教師對學生的家訪非常必要,因為學生的個性往往是多方面的。教師唯有通過家訪,和家長進行溝通,才能全面了解學生的個性和思想狀況,更好地實施教育。其次,學校要定期召開家長座談會,和家長就孩子的教育方式、理念方面進行交流,使家長明白,正確的家庭教育應該是愛和嚴相結合。在生活上既要給予子女適當?shù)母改钢異郏忠獓栏褚笏麄?,特別要舍得讓他們到艱苦環(huán)境中去鍛煉,在風雨中成長,這才是真正的愛,只有這樣才能鍛煉出人才,使孩子成為真正有作為的人。
編輯:蔡揚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