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麗君
〔關鍵詞〕 美術教學;幼兒;激發;創造力;方法
〔中圖分類號〕 G61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4)06—0086—01
隨著素質教育的發展,幼兒園越來越重視孩子創造力的培養。尤其是在美術活動中,幼兒創造力的激發與培養尤為重要。本文通過在實際教學活動中的實踐,總結出了一些培養幼兒創造力的方法。
1.以欣賞作為活動的先導。在不少老師和家長眼中,名畫是高深的、神秘的,是幼兒看不懂、讀不懂的。其實,幼兒對名畫同樣具有洞察力。他們對作品的色彩、線條、形狀、構圖等要素有很好的感受能力,由作品展開的想象也很豐富。有一次,我帶領幼兒欣賞作家幾米的幾幅作品,這幾幅畫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是用長長的紙畫的。通過欣賞,幼兒理解了長形畫的構成特點以及作家為什么選用長形紙作畫的原因,并且產生了也想自己創作一幅長形畫的想法。孩子們畫出了許多令我們成人嘆服的作品,如“我和大樓比高矮”、“運動員跳水”、“高高的大樹”等等。因此,有效的欣賞可以幫助幼兒仔細觀察,積累視覺經驗,能讓幼兒對即將要表現的事物獲得更深的體驗和更多的經驗。
2.充分挖掘美術教材中的形象性和趣味性,發揮美術教學的全面功能,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如在《有趣的手指畫》教學中,我讓幼兒坐在一塊亮布前,引導幼兒觀察自己手的影子:看它像什么?將某個手指捏攏,又像什么?幼兒發現通過手的各種動作的變化,有的手影像高山、像房頂、像鴿子,有的又像鯊魚、像剪刀、像小狗。通過這些形象做基礎,再加上手指游戲的配合運用,一幅生動有趣的手指畫就出現在了幼兒的筆下。
3.用現實的刺激激發幼兒的想象力,讓幼兒用眼睛去看,用腦子去想,用行動去摸,多通道參與,并借助美術形式表現出來。如在主題活動“花仙子”中,為將這一抽象的形象具體化,我借助于音樂以及大量的鮮花圖片,將音樂與美術自然結合,引導幼兒邊聽邊看邊想,然后自由表現。由于幼兒有了直接的生活經驗,所以興趣很濃厚,所表現的畫面內容也非常豐富。
4.嘗試使用新的繪畫材料和多樣的美術表現形式,激發幼兒探索的欲望。如在主題活動“黑夜”中,為更好地表現夜空的特點,我采用了刮畫教學。當孩子們看到我拿著一根牙簽卻能在黑色的紙上劃出漂亮的圖畫時,都特別激動,不停地說:“這是怎么回事?真是太神奇了,我也想試一試!”
5.在美術活動中,教師要允許幼兒與教師之間、幼兒與幼兒之間進行交流,允許幼兒發表不同的想法與見解。通過讓他們相互交流,激發創造性。首先,必須提前創設一種民主、平等的作畫氛圍,使幼兒在沒有任何心理負擔的情況下敢于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如在主題畫“暢想奧運”中,為了能讓幼兒很好地表達這一陌生的主題,我先請幼兒欣賞了大量的奧運比賽項目及場館、舉辦地等,還讓幼兒回家和家長一起搜集相關資料,并讓他們將所得的信息互相交流分享。在幼兒積累了大量經驗的基礎上,再請幼兒對即將要表現的事物進行表述。有了這樣的鋪墊,幼兒創作起來就很容易了。他們畫出了“福娃迎我到北京”、“我是奧運大力士”、“奧運樹”等許多好看的美術作品。其次,在作畫的方法上也要體現出民主與平等。創作前要讓幼兒參與討論,要讓他們了解操作內容、操作材料及方法。如在“設計小手套”這一活動中,我并沒有示范如何裝飾,而是讓幼兒觀察經過裝飾的手套和沒有任何裝飾的手套并討論。讓幼兒在討論中了解到裝飾手套所用的線條、顏色、造型等,并鼓勵幼兒自己設計、自己裝飾。
6.孩子總是朝著教師鼓勵的方向發展。我所帶班上有一個性格非常內向的孩子,他很少與其他小朋友交流,看到老師也總是露出膽怯的眼神。起初在繪畫時,總是循規蹈矩。當我要求他要畫得與老師不一樣時,孩子表現的非常緊張,幾乎不敢動筆。這時,我及時鼓勵他:“老師知道你有很多想法,知道你一定能行。”每當他有一點點進步時,我總會在全班小朋友面前表揚他,時間久了,這個孩子創作的畫面越來越豐富,自信心也逐漸建立起來。因此,沒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勝任的老師,老師的積極鼓勵會開啟幼兒創作的大門。
7.我們應該多了解幼兒,尊重幼兒的思維表現特點。幼兒畫畫最大的特點就是在無意中創造奇特的、令人驚奇的效果,這正是兒童畫的魅力所在。教師只有認識了幼兒、了解了幼兒的發展規律,才能真正讀懂幼兒的作品,了解幼兒的內心感受。
編輯:王金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