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美洲
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應該突出學生的運動興趣和習慣培養,提升運用技能的同時增強身體素質。無論是小學體育教學內容的選擇還是教學方法的革新,都應重視學生運動興趣的培養,使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參與體育課堂鍛煉。那么,小學體育課堂教學如何實施有效教學呢?
一、抓實體育課堂常規,有效組織課堂教學是上好體育課的前提
抓好、抓實體育課堂常規,通過必要的基本訓練,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靈活組織課堂教學,培養學習的運動興趣,完成規定的教學任務。同時,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讓體力活動與思維活動緊密結合,掌握簡單的體育理論知識,提升運動技能,行之有效地組織課堂教學。
1.抓好體育課堂常規
很多小學生都認為體育課就是“玩”課,課堂教學有時顯得“亂”。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嚴格認真,堅持不懈地抓好體育課堂常規教育,比如,抓好整隊集合、服裝、精神狀態、禮貌行為等常規訓練與教育,以保證體育課的順利開展。
2.抓好過程性教學
體育教學過程一般由開始、準備、基本、結束四個部分組成,對于每一步驟教師都必須認真準備,靈活組織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切忌出現先緊后松、龍頭蛇尾的不良現象。
二、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是上好體育課的關鍵
興趣是激發和保持學生行為的內部動力,課堂教學突出學生的運用興趣培養,通過分組競賽等多種形式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和參與熱情。
1.導入新課時激發興趣
小學生有強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師要抓住學生的心理弱點,做好課堂導入,引人入勝。比如,場地的布置、學生活動的隊形、活動的內容等方面,都根據不同類型的課時內容,因地制宜地為學生創設一種富有激情、新穎的外界條件。
2.練習設計多樣化、趣味化
反復機械的訓練會讓學生感覺無趣,使學生厭學。如果優化練習設計,激發學生訓練的積極性,練習設計做到多樣化,趣味化無疑會提高課堂效率。比如,在前滾翻練習時,安排自練、互練、小組組合練以及互比、互評的交替練等方法,其間教師則運用精講示范、恰當點撥、分層要求和整體提高等方法進行指導。這樣的練習安排既達到了鞏固知識的目的,又培養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總之,小學體育課堂教學需要耐心,充滿智慧,需要教師認真研究教學方法,抓住小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制訂有效的教學策略,滿足學生多樣化心理需求,讓他們真正喜歡上體育課,這樣才能達到“健康第一”的課程目標。
(作者單位 江蘇省東臺市東臺鎮海豐小學)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