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虹
葉圣陶說:“語文是工具,學習、表達和交流都是要使用這個工具。”為了迎接21世紀人才競爭的挑戰,小學語文教學實施素質教育,必須從最基礎的語言文字方面著手,以課堂教學為主渠道,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等基本能力的訓練,讓學生逐步掌握好這個工具。現以中年級語文教學為例,談談我的做法和體會:
一、感知多彩的生活,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
聽、說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加強聽說技能訓練既是日常生活的需要,又能促進讀寫技能的提高和思維的發展。教師在講讀課文時,要結合課文內容,運用語文手段,培養學生良好的聽說技能,引導學生在多彩生活中習得聽說技能和經驗。如看完一本課外讀物,一部好電影、電視節目后,組織學生敘述書中內容和劇中情節,說心得,談觀感。在各項活動中讓學生廣泛交往、交流,又聽又說,自習自得。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求學生注意說話用語的規范性和文明禮貌,養成邊聽邊想、先想后說、說后反思的習慣。經過這些課內外訓練,學生不僅提高了聽說的興趣、技能,能力也得到培養,同時為讀寫打下基礎。
二、加強基礎知識教學,訓練學生的閱讀技能
閱讀是博取知識的重要手段。閱讀能力的高低不僅直接影響其他學科的學習,而且課外閱讀對于開拓學生視野,提高學生的語言文化素質,使他們受到思想教育和美的熏陶都起著很大的作用。如何在教學中加強閱讀的訓練呢?
1.要重視字、詞、句、段、篇等基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通過閱讀教學,要求學生對重點字、詞加深理解,并嘗試應用;對一些含意深刻和表現中心思想的句子,要聯系上下文深入體會;要了解段落及段落之間的關系,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要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和中心思想。如,我教《大海的歌》時抓住如下要點:(1)找出作者的觀察點(碼頭—海港—大海),給課文分段,讓學生弄清段與段之間的關系,并概括每段的段意;(2)抓住重點詞,讀懂課文。如,領會第二段用“有如密林、上下揮動、各色旗幟、有如衛隊”等詞寫出了海港一片繁忙的景象;第四段用“一座城堡”比喻石油鉆探船,寫出石油鉆探船的雄偉氣勢;(3)找出重點句。如,第三段抓住最后一句“船頭飛濺起來的浪花唱著歡樂的歌”,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這句話里表達作者見到了海港一片繁忙景象的歡樂心情。最后一段抓住“大海唱著一曲新歌”聯系文中作者看到大海中“咱們自己的石油鉆探船”啟發學生領悟和體會,并與作者一起為祖國取得新成就而興奮、自豪的感情。通過在聯系中對課文重點詞、句和段的理解,學生也就懂得了“大海的歌”就是一曲社會主義的贊歌這一鮮明的中心思想。
2.要重視學生閱讀基本技能的訓練
閱讀教學中指導學生自讀、朗讀、默讀、復述、背誦的訓練,對于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感悟、理解、表達、分析綜合能力都有重要作用。再以《大海的歌》最后一段的教學為例說明。首先讓學生讀懂課文,了解這段課文的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認識和體會來選擇、確定采用怎樣的語氣、語感、語速朗讀,當學生的語感不足時,不是一味地指責,而是進一步引導學生繼續讀有關重點句段,使他們加深理解,去更準確地體味文中所表達的感情。如,本段的最后一句:“啊,我仿佛聽到大海正在唱著一曲新歌。”學生剛開始朗讀時,只是大聲讀,沒有讀出句中蘊含的作者為祖國有了自己的石油鉆探船而自豪的感情,我便進一步點撥設疑“‘我為什么覺得大海在唱歌,而且是一曲新歌?”學生聯系課文反復揣摩后,體驗到這是作者為祖國取得這一新的成就感到無比興奮、無比自豪的情感表露。于是,學生的情感被激發出來,讀起來就特別富有感情。學生不僅對課文內容有了深刻的理解,提高了閱讀水平,而且在心靈深處也受到了一次社會主義、愛國主義教育。
三、加強寫段訓練,發展學生的作文能力
中年級學生尚處于由形象思維逐步豐富,并同時發展抽象思維的過渡的漸進狀態,有一定的獨立性,但模仿性仍較差。因此,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指導學生讀足、讀好一定量的精彩片段,使之形成鮮明的信號儲存于大腦中。同時,因勢利導地設計相應的寫段練習,并加以延伸、鞏固、深化,從而夯實學生的寫作基礎。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要讓學生心中有物、有話可寫,就必須重視引導學生留心觀察周圍的人、事、景、物及其發展變化。如,第五冊基礎訓練四,安排寫一處景物。我組織學生參觀“菊展”。之前,先指導學生如何觀察,按什么順序觀察,怎樣抓住菊的特點來觀察。到了公園,又具體引導學生從遠到近有序地觀察,有點、有面、有選擇地觀察,從而發現花朵的美、造型的美、姿態的美、色彩的美。
學生有話可寫,怎樣才能寫好呢?首先選擇有典型、有代表性的段指導學生讀,并相應的設計同步訓練。如,我在教學《翠鳥》時,先讓學生熟讀翠鳥的外形的一段,弄清它的寫作方法,再讓學生模仿這一段的寫法寫一種動物的外形。我還經常用填充式練習,讓學生根據要求寫段;教師寫出總起句,讓學生續寫分述部分;提供一些重點詞匯,圍繞中心寫一片段等。通過這些訓練,學生對段的意識增強了,寫段技能提高了,語言文字的表達也更加生動活潑了。
(作者單位 福建省邵武市熙春小學)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