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光輝

摘 要:21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網絡教學這種全新教學方式的產生,為改革傳統教學提供了依據。首先對網絡地理教學作了簡單的論述,得出網絡地理教學其實就是現代教育理念要求下的產物;其次將網絡地理教學和傳統地理教學進行對比;最后依據二者之間的對比,預測了網絡地理教學的發展趨勢。
關鍵詞:現代教育理念;網絡地理教學;傳統地理教學;教學模式
伴隨著20世紀計算機的出現,21世紀的人類進入了知識經濟時代,信息化程度的高低已經成為一個國家現代化水平和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因此,作為衡量信息化程度高低的網絡技術,已經影響到政治、軍事、教育等各個方面,成為社會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通過網絡進行教學的一種新型教學方式——網絡教學的產生,對傳統教學提出了新的挑戰。地理教學同樣也受到了網絡的沖擊。本文重點探討網絡地理教學的發展及未來。
一、網絡地理教學概述
所謂網絡地理教學,顧名思義,只要是在地理教學過程中運用了網絡技術的教學活動就可以稱為是網絡地理教學。但是,進入知識經濟時代的今天,現代教育理念不僅強調了網絡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而且突出了網絡教學應當是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以探究性學習作為主要學習方式的教學活動。網絡地理教學強調以學生“學”為主,以教師“教”為輔,注意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真正成為信息加工的主體和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而教師則應成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指導者。因此,我們平常所熟識的多媒體輔助地理教學雖然在教學過程中應用了網絡技術,但其仍然是一種以教師為主體、接受式學習為主要學習方式的班級授課制,它只是將網絡作為教學的輔助手段,并未脫離班級授課制的形式,依然是以教師、課堂和課本為中心的傳統“三中心論”教學方式,因此并不屬于網絡地理教學的范疇,不可將二者混淆。
綜上所述,現代教育理念所倡導的地理教學理念、學習方式和課程內容,都是網絡地理教學所具備的。網絡地理教學集成了網絡教學和地理教學的特點,將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是現代教育理念下先進的網絡技術和現代地理教育理念相互融合的產物。
二、網絡地理教學與傳統地理教學的比較
傳統地理教學是指以赫爾巴特等人的以教師、課堂、課本為中心的“三中心”教育理論為依據、以凱洛夫的組織教學—檢查復習—講授新課—鞏固練習—布置作業“五步教學法”為教學模式的教學體系。
網絡地理教學是指以杜威等人的兒童(學生)、經驗、實踐為中心的“三中心”教育理論為依據、以建構主義的情境創設—自主學習—協作交流—意義建構“四環節教學法”為教學模式的教學
體系。
通過對比,我們不難發現,網絡地理教學與傳統地理教學在諸多方面都存在著差異,如下表所示。
三、網絡地理教學的發展趨勢
隨著教育事業的日益發展,網絡地理教學體系必然也會日趨完善,我認為,網絡地理教學的發展在不同的教育領域將會呈現出以下兩個趨勢。
1.網絡地理教學與傳統地理教學的有機結合道路
從網絡地理教學的優勢與不足中我們可以得出,傳統地理教學的各個環節都十分嚴格,因此對于教學過程的人性化和教學任務的完成具有較大的優勢;而網絡地理教學又具有許多傳統地理教學所沒有的特征。在基礎教育領域,中小學生正處在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時期,自學能力、自律能力相對比較欠缺,在高等地理教育領域中,一些系統的需要培養學生一定知識結構的課程,教師的言傳身教、穿針引線對于學生的學習方法、思維方式中仍不可或缺,因此都不能脫離傳統地理教學而直接進行網絡地理教學。總體而言,二者優勢、劣勢互補,如果將二者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必然會帶來滿意的效果。
2.網絡地理教學取代傳統地理教學的道路
網絡教學的不足主要表現在可能會對學生知識結構的完整性和正確的“三觀”產生影響,主要影響因素還是取決于學生的自學、自控能力。在高等教育領域中,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已基本形成,其自學、自控能力也達到了一定的程度,并且具備一定的信息技術能力,因此對于部分選修課、考查課可以直接采取網絡教學的形式;同樣對于在成人教育、繼續教育、終身教育領域中,學生的生活經驗、工作經驗、學習經驗都達到了一定的水平,他們受教育的目的只是為了擴充自己的地理知識量,從而能夠適應飛速發展的社會的需要,因此在這些領域網絡地理教學也有很好的發展前景。
網絡地理教學是隨著計算機網絡發展起來的,其本身所具有的特點注定了其發展過程是漫長而艱巨的。正如教育模式改變的兩個“里程碑”——文字的出現和印刷術的產生一樣,網絡地理教學的出現也導致了新的地理教學模式的產生,是對傳統地理教學模式的挑戰。縱觀網絡地理教學的發展歷程和未來展望,可以看出,網絡地理教學與傳統地理教學都不會被取代,二者必將共存,在特定的教育領域中選擇正確的教學模式成為當代地理教學中的關鍵性因素。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