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軍

2014年1月26日至1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深入我區指導工作并作了重要講話,提出要立足于“五個結合”,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把祖國北部邊疆這道風景線打造得更加亮麗。非公有制經濟作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在推進內蒙古經濟發展方式過程中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值得我們高度重視和思考。
加快非公有制經濟參與產業結構優化發展
調整產業結構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調整所有制結構,同時,調整所有制結構也是實現傳統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重要途徑。因此,針對我區非公有制經濟傳統制造業和傳統服務業比重偏高,現代服務業、金融保險業、壟斷行業比重偏低,資源開發和勞動密集型產業鏈低端比重偏高等諸多產業結構突出問題,要求我區非公有制經濟堅持推動轉方式同調整優化產業結構相結合,把轉方式有效融入到調結構之中,通過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更好地發揮非公有制經濟的重要作用。突出抓好以下重點任務:一是圍繞綠色農畜產品生產加工輸出基地建設,加快培育一批農牧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提升傳統農牧業的競爭力。吸引非公有制資本積極發展專業合作社,實現規范發展、規模帶動。二是依托我區優勢特色產業,立足于圍繞大企業搞協作配套,走“專、精、特、新”發展道路,做強做大一批中小企業,實現集群化發展。三是考慮服務業涉及領域寬、行業廣的特點,進一步落實好自治區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相關扶持政策,實現放活發展。四是進一步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推行負面清單管理模式,為非公有制經濟參與產業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
加快非公有制經濟參與資源轉化發展
我區屬于典型的資源型地區,資源型產業發展的充分與否,直接關系到我區經濟發展方式的順利轉型。因此,需要我區發揮資源比較優勢,改變以往粗放型資源開發模式,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水平。這就要求我區非公有制經濟堅持推動轉方式同延長資源型產業鏈相結合,把轉方式有效融入資源轉化增值之中。突出抓好以下重點任務:一是提高煤炭資源綜合利用效益,積極推進煤炭清潔生產,提高煤炭資源回采率和洗選率,調整產品結構,促進低熱值煤就地轉化,尤其是對富鋁煤、富鍺煤和焦煤、無煙煤等資源實行保護性開發,實現煤炭資源開發綜合效益水平大幅提升。二是鼓勵非公有制資本參與資源型產業鏈延伸建設,圍繞煤炭和電力資源比較優勢,按照煤電用一體發展模式,發揮煤電成本優勢,積極培育煤炭—電力—有色金屬生產加工,煤炭—煤化工、氯堿化工、氟化工,煤炭—粉煤灰提取氧化鋁、煤炭—電力—云計算等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高技術、高能耗的循環經濟產業鏈。三是立足于我區豐富的文化旅游資源,積極發揮非公有制企業經營機制比較靈活的優勢,參與牧戶游、農戶游等特色旅游建設。
加快非公有制經濟參與創新發展
創新發展既是目前我區非公有制企業需要補足的“瓶頸和短板”,也是未來我區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潛力和市場空間”所在。加快創新型非公有制企業建設既符合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根本要求,也是增強非公有制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具體體現。這就要求我區非公有制經濟堅持推動轉方式同創新驅動發展相結合,把轉方式有效融入創新驅動發展之中。為此,需要突出抓好以下重點任務:一是加快非公有制企業產權管理創新,圍繞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規范非公有制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引導非公有制企業規范組織和產權結構,鼓勵非公有制企業由家族內部控制、合伙經營向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轉變,由單一的產權結構向開放型、多元化的股權結構轉變。二是建立健全企業財務管理體制,做好內部控制工作。強化資金管理,提高資金運用效益。建立健全企業內部財產管理和內部控制制度,在采購、入庫、領用、銷售及存貨管理等環節,建立規范化的作業程序。如實編制財務報表和報送統計信息,健全和完善非公有制企業財務法律規范。三是強化企業信息化建設,積極推廣應用ERP(企業資源計劃)系統,支持非公有制企業實施精細化管理,提升生產、銷售、管理水平,增強對市場機會的捕捉能力和把握能力。四是加快非公有制企業樹立自主創新意識,把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消化吸收再創新等有機結合起來,全面提高自主創新能力。規范非公有制企業人才的選拔、考核、培訓、管理機制,鼓勵員工大膽探索,勇于創新,形成良性人才引進、使用和成長機制。以項目為主線,加強與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的合作,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加大非公企業研發投入和新產品開發力度,鼓勵非公有制企業建立創新聯盟,支持非公企業通過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等方式,進行技術改造,推動產品升級換代,實現非公有制企業向微笑曲線兩端轉型。
加快非公有制經濟參與綠色發展
綠色發展是在傳統發展基礎上的一種模式創新,是建立在生態環境容量和資源承載力的約束條件下,將環境保護作為實現可持續發展重要支柱的一種新型發展模式,最終實現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這就要求我區非公有制經濟要堅持推動轉方式同節能減排相結合,把轉方式有效融入綠色循環低碳發展之中,樹立綠色發展理念,綜合考慮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減少能源、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嚴禁使用地下水發展高耗水產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突出抓好以下重點任務:一是進一步落實自治區循環經濟發展規劃,鼓勵非公有制經濟參與構建循環型工業體系、循環型農業體系和循環型服務業體系。二是鼓勵非公有制經濟參與自治區環保產業發展和環境治理。三是鼓勵非公有制經濟參與實施節能工程、減排工程、節水工程、資源綜合利用工程、產業園區循環化改造工程、資源循環利用技術研發及推廣工程等資源循環利用工程建設。
加快非公有制經濟參與開放發展
內蒙古地處“三北”、外接俄羅斯、蒙古,具有發展沿邊開放的獨特優勢,是我國向北開放的前沿。內蒙古的對外開放在全國開放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 就需要我區非公有制經濟堅持推動轉方式同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相結合,把轉方式有效融入改革開放之中。需要重點抓好以下重點任務:一是按照“走出去”和“引進來”相結合的原則,秉承平等互利、有取有予理念,鼓勵非公有制企業積極參與口岸經濟發展,提高對外經貿水平。二是引導和支持非公有制企業采取直接投資、收購、兼并等方式,依法實施境外能源、資源的勘探與開發。三是積極探索沿邊地區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新模式和沿邊地區跨境經濟合作新模式,為橋頭堡和沿邊經濟帶建設增強活力和動力。
責任編輯:楊再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