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福德+宋香榮
一、引言
水資源對國民經濟的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城市化引起的資源環境和空間失控等問題逐漸引起了人們的高度關注,水資源危機正是其中最重要的問題之一。因此,在城市化進程與水資源約束的沖突日趨嚴峻的情況下,研究水資源約束問題,尋求保持經濟增長的可持續性和良性健康發展的城市化進程與將水資源消耗降至最低之間的平衡,既是一個重要的理論問題,又是一個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而如何度量水資源對城市化約束力也就變得非常關鍵。
(一)新疆水資源概況
新疆處于內陸干旱區,水資源的主要來源由降水、高山冰雪融水補給,由河流經山區排泄到平原。2011年新疆人均水資源5255立方米,是全國人均占有水資源的2.22倍,每公頃耕地平均占有水資源量為2.73萬立方米,比全國高42.9個百分點。僅考慮經濟與社會發展,新疆的水資源相對較豐富。但是2011年新疆的產水模數(產水模數=水資源總量/計算區域面積)僅為5.31×108m3/km2,只有全國平均水平的18%。因此,在綜合考慮經濟、社會發展和干旱脆弱生態環境的情況下,新疆屬于缺水地區。
(二)新疆城市化進程概況
新疆城市化特征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新疆城市化進程仍然較慢,城市化水平與全國平均水平差距依然較大。2.城市化率滯后于工業化率。工業化必然導致人口城市化,工業化與城市化是必然伴侶,工業化是城市化的發動機。新疆當前正處在城市化過渡期,城市化率明顯滯后于工業化率,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新疆城市化的健康發展。3.城市化率與新疆內部環境不一致,難以形成健康良性的城市化發展道路。4.城鎮體系結構不完善,城鎮規模結構不合理。另外,新疆城鎮體系結構不完善,由于距離的原因城市間聯系不密切,總體而言,新疆的城市化水平較低。
資源的短缺將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因此,新疆水資源的短缺會抑制城市化進程,量化估算水資源約束對新疆城市化進程不僅能夠預估水資源短缺對城市化進程的影響大小程度,而且可以預見性的根據這種影響的大小對未來水資源短缺將會造成的可能后果提前做出應對。基于此,本文將采用Romer定義的增長“尾效”模型對其進行量化估算。
二、水資源約束的城市化進程理論分析
水資源約束對城市化進程的“尾效”效應的研究,其理論模型基于兩個環節:第一是水資源約束會抑制經濟增長;第二是經濟增長延緩則會進一步抑制城市化進程,這兩個邏輯效應傳導最終形成了水資源約束對城市化進程的影響“尾效”。
首先構建水資源約束的經濟增長“尾效”DrgY;其次構建新疆經濟增長對城市化進程的影響模型,量化經濟增長對城市化進程的彈性影響;最后綜合得出新疆水資源約束對城市化進程的“尾效”估計模型,即Drgur=A×DrgY。
三、模型構建
(一)水資源約束對經濟增長的影響
在借鑒Romer資源約束下的經濟增長模型基礎上,本文簡化了Romer的分析,建立如下的模型:
(1)
其中,K(t)表示資本,L(t)表示勞動,W(t)表示水資源。將其轉化為增長率的形式:
(2)
假設資本、勞動的動態性描述與經典索羅模型是一致的,即 (3)
s表示儲蓄率, 表示資本折舊率,n表示勞動增長率。這里假設水資源的額衰竭速度是一定的,即gW(t)=-b。假設資本增長率與產出增長率相等,在不存在水資源約束的情況下即gW(t)=n,單位勞動產出增長率為: 。則:
(4)
因此,水資源約束的增長“尾效”由資本K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度 、水資源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程度 、勞動力增長率n和水資源衰減的速度b共同來決定。
(二)水資源約束對城市化進程的影響
城市化率(UR)與人均產出(y)之存在線性關系:
(5)
同時將兩邊對時間t求導,得出:
(6)
由上面推導可得出:
(7)
因此,水資源約束對城市化進程的“尾效”主要有兩份構成,一是水資源經濟增長的直接約束“尾效”;二是經濟增長對城市化進程間接影響的彈性系數A。
四、數據來源及實證分析
(一)數據來源
本文分析所需的主要數據為1978-2011年的新疆GDP數據、人均GDP數據、資本存量數據、從業人員及水資源量數據。各項數據均來自《新疆統計年鑒》。
(二)數據平穩性檢驗
本文運用ADF檢驗方法進行檢驗可以知,各變量均為非平穩序列,并且取對數之后仍然為非平穩序列,于是將數據進行取對數之后再進行一階差分,結果顯示對數之后一階差分平穩,因此下面的數據分析均采用各變量對數之后一階差分進行估計。
首先需要估計出資本對經濟增長的貢獻a,水資源對經濟增長的貢獻g。其回歸結果如下:
t值 (4.563)*1 (2.422)* (1.578)*
R2=57.6% d.f=29
注:*表示在顯著性水平為0.1的情況下,此數據顯著。
從回歸結果看,R2統計量為57.6%,表明資本、勞動、和水資源投入較好地解釋了新疆的經濟增長。估計結果顯示,資本投入K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度a為0.361,表明其他投入固定,資本形成總額增長1個百分點,經濟相對增長36.1個百分點;水資源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度g為0.128,表明其他投入固定,新疆水資源增長1個百分點,經濟相對增長12.8個百分點。根據水資源約束“尾效”的公式,我們還需要知道勞動力的年增長率,水資源的衰減速度。
首先計算勞動力的增長率,利用公式 ,其中a是1978年的新疆社會從業人數,b是2011年的社會從業人數,t是增長的期數,可以求得勞動力1978-2011年的年平均增長率為n=2.03%;水資源的衰減速度由水資源的增長情況代替。用測算勞動力增長率的公式,類似地測算水資源增長率b=0.73%。至此,我們可以根據Romer資源“尾效”等式估算出水資源約束對新疆經濟增長的“尾效”為0.005529,意味著由于水資源的限制而引起的對新疆經濟增長的阻礙力為0.005529。這一結果高于已有研究中水資源對中國經濟增長的阻力,水資源對中國經濟增長影響的“尾效”為0.001397,說明相比全國而言,新疆水資源對經濟增長的阻礙作用大于全國。
新疆經濟增長對城市化進程影響的彈性分析結果如下:
t值 (2.8785)*
R2=77.5% d.f=29
從回歸的結果看,R2=77.5%,表明模型可以解釋經濟增長對城市化進程的影響77.5%的信息。從模型上看,新疆經濟增長每提高1個百分點,城市化增長率將提高0.501個百分點。至此,我們可以根據(11)式得出水資源對城市化進程的“尾效”為:0.00277,表明由于水資源的限制而對新疆城市化進程的阻礙力為0.00277。在已有的研究基礎上,水資源對全國的城市化進程的“尾效”為0.191362,這一結果與全國相比,顯著低于全國,說明由于水資源的約束對新疆城市化的進程的阻礙力要低于全國。
由本文分析可知,水資源對城市化的約束“尾效”主要由直接約束和間接約束兩部分構成,其中直接約束表現為水資源對城市經濟的約束“尾效”,間接約束表現為城市經濟增長對城市化的彈性系數。新疆的直接約束效應大于全國,說明新疆水資源對經濟增長的約束“尾效”較大,新疆水資源對經濟發展有較大的抑制,所以新疆必須在關注水資源供需矛盾的情況下倡導合理利用水資源;間接約束效應小于全國,表現為經濟增長1%,城市化率增長0.501%,說明新疆經濟增長與城市化不同步,同時考慮到新疆在城市化過渡時期存在城鎮體系結構不完善,城市內部環境與城市化水平不一致,城市化率滯后于工業化率等原因,新疆城市化率還遠未結束,應該加快城市化率推進速度。
五、結論及建議
本文通過對新疆的相關數據進行實證分析,結果表明新疆城市化進程受到水資源約束影響較強。針對結論,提出以下建議:
(一)加快新疆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增加水資源供給,緩解水資源約束的“尾效”效應
首先,要積極規劃新疆水資源的開發利用進程。合理水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可以促進經濟的發展和生態環境的建設,為城市化進程提供堅實的基礎。
其次,要依法加大對污染排放的監管力度,倡導污水處理回用。對于污染比較嚴重的企業,第一是責令限期進行整改,對于沒有實現污水處理標準的企業堅決不允許其經營;第二是對一些不符合污水排放標準的企業單位和單位責任人根據相關的法律法規進行嚴厲懲罰。在此基礎上倡導企業進行污水處理回用,以此有效遏制水資源的污染。
最后,提高節水觀念,推廣先進的灌溉技術。利用水流進行灌溉要提高節水意識,在宣傳中增強人們節約用水的觀念。
(二)推進產業升級,創新環境,轉變政府職能,協調城鎮發展體系,加快新疆城市化發展進程
首先,要堅持城市化與產業升級密切結合。推進新疆城市化不僅要使農村勞動力轉移到城市并實現穩定就業,更要提高全社會的就業水平,而在城市實現穩定就業的關鍵又在于加快城鎮二三產業的發展。
其次,創新環境,轉變政府職能,推動城市化進程。在創新環境的過程中,政府要轉變政府職能,在硬環境上要起到監管職能,保證生態環境的健康;在軟環境上要建設創新、務實、規范、高效、廉潔的政府,發展教育,引進人才,提高城市精神文化。
最后,積極構建均衡協調的城鎮體系。新疆城市化戰略必須依據實際情況,堅持以城市規模的綜合效益最大化作為標準,走以大中城市和重點小城鎮優先發展,集約化和內涵型的城鎮化發展道路。充分利用大城市規模效益強的優勢,帶動小城鎮有計劃、穩妥地發展,形成以大城市為中心的“城市化地帶”,提高城市間、城鄉間的橫向聯動效應。
(作者單位:新疆財經大學統計與信息學院)
責任編輯:楊再梅
新疆經濟增長對城市化進程影響的彈性分析結果如下:
t值 (2.8785)*
R2=77.5% d.f=29
從回歸的結果看,R2=77.5%,表明模型可以解釋經濟增長對城市化進程的影響77.5%的信息。從模型上看,新疆經濟增長每提高1個百分點,城市化增長率將提高0.501個百分點。至此,我們可以根據(11)式得出水資源對城市化進程的“尾效”為:0.00277,表明由于水資源的限制而對新疆城市化進程的阻礙力為0.00277。在已有的研究基礎上,水資源對全國的城市化進程的“尾效”為0.191362,這一結果與全國相比,顯著低于全國,說明由于水資源的約束對新疆城市化的進程的阻礙力要低于全國。
由本文分析可知,水資源對城市化的約束“尾效”主要由直接約束和間接約束兩部分構成,其中直接約束表現為水資源對城市經濟的約束“尾效”,間接約束表現為城市經濟增長對城市化的彈性系數。新疆的直接約束效應大于全國,說明新疆水資源對經濟增長的約束“尾效”較大,新疆水資源對經濟發展有較大的抑制,所以新疆必須在關注水資源供需矛盾的情況下倡導合理利用水資源;間接約束效應小于全國,表現為經濟增長1%,城市化率增長0.501%,說明新疆經濟增長與城市化不同步,同時考慮到新疆在城市化過渡時期存在城鎮體系結構不完善,城市內部環境與城市化水平不一致,城市化率滯后于工業化率等原因,新疆城市化率還遠未結束,應該加快城市化率推進速度。
五、結論及建議
本文通過對新疆的相關數據進行實證分析,結果表明新疆城市化進程受到水資源約束影響較強。針對結論,提出以下建議:
(一)加快新疆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增加水資源供給,緩解水資源約束的“尾效”效應
首先,要積極規劃新疆水資源的開發利用進程。合理水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可以促進經濟的發展和生態環境的建設,為城市化進程提供堅實的基礎。
其次,要依法加大對污染排放的監管力度,倡導污水處理回用。對于污染比較嚴重的企業,第一是責令限期進行整改,對于沒有實現污水處理標準的企業堅決不允許其經營;第二是對一些不符合污水排放標準的企業單位和單位責任人根據相關的法律法規進行嚴厲懲罰。在此基礎上倡導企業進行污水處理回用,以此有效遏制水資源的污染。
最后,提高節水觀念,推廣先進的灌溉技術。利用水流進行灌溉要提高節水意識,在宣傳中增強人們節約用水的觀念。
(二)推進產業升級,創新環境,轉變政府職能,協調城鎮發展體系,加快新疆城市化發展進程
首先,要堅持城市化與產業升級密切結合。推進新疆城市化不僅要使農村勞動力轉移到城市并實現穩定就業,更要提高全社會的就業水平,而在城市實現穩定就業的關鍵又在于加快城鎮二三產業的發展。
其次,創新環境,轉變政府職能,推動城市化進程。在創新環境的過程中,政府要轉變政府職能,在硬環境上要起到監管職能,保證生態環境的健康;在軟環境上要建設創新、務實、規范、高效、廉潔的政府,發展教育,引進人才,提高城市精神文化。
最后,積極構建均衡協調的城鎮體系。新疆城市化戰略必須依據實際情況,堅持以城市規模的綜合效益最大化作為標準,走以大中城市和重點小城鎮優先發展,集約化和內涵型的城鎮化發展道路。充分利用大城市規模效益強的優勢,帶動小城鎮有計劃、穩妥地發展,形成以大城市為中心的“城市化地帶”,提高城市間、城鄉間的橫向聯動效應。
(作者單位:新疆財經大學統計與信息學院)
責任編輯:楊再梅
新疆經濟增長對城市化進程影響的彈性分析結果如下:
t值 (2.8785)*
R2=77.5% d.f=29
從回歸的結果看,R2=77.5%,表明模型可以解釋經濟增長對城市化進程的影響77.5%的信息。從模型上看,新疆經濟增長每提高1個百分點,城市化增長率將提高0.501個百分點。至此,我們可以根據(11)式得出水資源對城市化進程的“尾效”為:0.00277,表明由于水資源的限制而對新疆城市化進程的阻礙力為0.00277。在已有的研究基礎上,水資源對全國的城市化進程的“尾效”為0.191362,這一結果與全國相比,顯著低于全國,說明由于水資源的約束對新疆城市化的進程的阻礙力要低于全國。
由本文分析可知,水資源對城市化的約束“尾效”主要由直接約束和間接約束兩部分構成,其中直接約束表現為水資源對城市經濟的約束“尾效”,間接約束表現為城市經濟增長對城市化的彈性系數。新疆的直接約束效應大于全國,說明新疆水資源對經濟增長的約束“尾效”較大,新疆水資源對經濟發展有較大的抑制,所以新疆必須在關注水資源供需矛盾的情況下倡導合理利用水資源;間接約束效應小于全國,表現為經濟增長1%,城市化率增長0.501%,說明新疆經濟增長與城市化不同步,同時考慮到新疆在城市化過渡時期存在城鎮體系結構不完善,城市內部環境與城市化水平不一致,城市化率滯后于工業化率等原因,新疆城市化率還遠未結束,應該加快城市化率推進速度。
五、結論及建議
本文通過對新疆的相關數據進行實證分析,結果表明新疆城市化進程受到水資源約束影響較強。針對結論,提出以下建議:
(一)加快新疆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增加水資源供給,緩解水資源約束的“尾效”效應
首先,要積極規劃新疆水資源的開發利用進程。合理水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可以促進經濟的發展和生態環境的建設,為城市化進程提供堅實的基礎。
其次,要依法加大對污染排放的監管力度,倡導污水處理回用。對于污染比較嚴重的企業,第一是責令限期進行整改,對于沒有實現污水處理標準的企業堅決不允許其經營;第二是對一些不符合污水排放標準的企業單位和單位責任人根據相關的法律法規進行嚴厲懲罰。在此基礎上倡導企業進行污水處理回用,以此有效遏制水資源的污染。
最后,提高節水觀念,推廣先進的灌溉技術。利用水流進行灌溉要提高節水意識,在宣傳中增強人們節約用水的觀念。
(二)推進產業升級,創新環境,轉變政府職能,協調城鎮發展體系,加快新疆城市化發展進程
首先,要堅持城市化與產業升級密切結合。推進新疆城市化不僅要使農村勞動力轉移到城市并實現穩定就業,更要提高全社會的就業水平,而在城市實現穩定就業的關鍵又在于加快城鎮二三產業的發展。
其次,創新環境,轉變政府職能,推動城市化進程。在創新環境的過程中,政府要轉變政府職能,在硬環境上要起到監管職能,保證生態環境的健康;在軟環境上要建設創新、務實、規范、高效、廉潔的政府,發展教育,引進人才,提高城市精神文化。
最后,積極構建均衡協調的城鎮體系。新疆城市化戰略必須依據實際情況,堅持以城市規模的綜合效益最大化作為標準,走以大中城市和重點小城鎮優先發展,集約化和內涵型的城鎮化發展道路。充分利用大城市規模效益強的優勢,帶動小城鎮有計劃、穩妥地發展,形成以大城市為中心的“城市化地帶”,提高城市間、城鄉間的橫向聯動效應。
(作者單位:新疆財經大學統計與信息學院)
責任編輯:楊再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