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 靜
(南京外國語學校仙林分校小學部,江蘇南京,210023)
理想是學生不斷進步的原動力,它可以使學生保持一種積極的狀態,讓學生努力地去完成學習目標和鍛煉項目,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體育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關注學生健康體魄的形成,還要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幫助學生以正確的態度去面對人生和學習,讓學生有自己的理想和奮斗目標,并且持之以恒地為之奮斗。
理想作為一種精神現象,是人類社會實踐的產物。正因為理想的存在,學生才會對未來充滿期待,對現狀永不滿足,才會不懈地追求。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對學生進行理想教育可以增強學生主動學習的動力,讓學生在一種快樂的氛圍中思想得到提升,形成自己深刻的感悟。學生在擁有了健康體魄的同時會不斷地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而體育運動的精神,尤其是堅持不懈、自強不息、勇敢面對挫折的精神會讓學生在追求自己理想的道路上更加發奮圖強,促進學生更快地實現自己的理想和奮斗目標。學生有了理想也就有了動力,不論是學習還是生活,不論是參加體育運動還是文藝表演,學生都會以一種積極、樂觀、向上的態度去參與、完成,并對此表現出極大的熱情,這種熱情會促進學生更加努力地去追求生活和學習,幫助學生快樂成長。
游戲是一種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快樂學習的有效方法。教師在體育教學中可以充分地利用游戲教學的優勢,幫助學生樹立自己的理想。游戲是學生喜聞樂見的一種形式,學生在課堂上會積極地參與,符合小學生活潑好動的天性。在游戲中學生會以一種欣然向往的情感態度參與進來,并在歡樂愉悅的氛圍中“動”起來、“玩”起來,此時教師要趁機向學生滲透理想教育,使他們不僅鍛煉了身體,還在思想上形成了科學的認識,從而獲得“雙豐收”。
例如在學習了“立定跳遠”后,教師就可以把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讓學生進行游戲比賽。每組學生都排好隊,這時候每位學生就好比是一只“小青蛙”,教師在每組學生20米外放置一塊小黑板,中間部分教師可以放置若干個輪胎當做“荷葉”,“小青蛙”在跳到終點的整個過程中必須要跳到每一個“荷葉”上面,否則即為犯規。當學生到達終點后,用粉筆在黑板上畫一朵荷花,在有限的時間內,所畫荷花最多者為獲勝組。學生聽到游戲后都非常感興趣,并且積極地為自己的小組獲勝而努力。教師在此過程中就可以教育學生,獲勝在這個游戲中就是所有學生的理想,為了共同的理想,每個學生都要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全力以赴,而且即使遇到困難和挫折,也要堅持不懈,只有這樣才能獲得最后的勝利。游戲讓學生感受到快樂,他們會以一種愉悅的心情去挑戰自己,突破自己,這促進了學生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能夠以一種積極的心態去追求理想和面對此過程中的挫折與失敗。
雖然小學生所掌握的知識非常有限,但是他們還是有一定生活經歷的。教師可以利用小學生所知道生活中的情境去幫助學生形成自己的理想。生活情境會給學生一種熟悉感,可以通過耳熟能詳的知識激發和培養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生活就是舞臺,在這個舞臺上學生可以盡情地展示自己的才能和天賦。教師也可以把這個舞臺帶到體育課堂上,通過生活中的實例,使學生得到激勵和鼓舞,促進其形成自己的理想。學生在追求自己理想的過程中,會以生活中的實例為榜樣,從而增加自己學習的動力,更好地實現自己的理想。
教師可以給學生觀看一些體育比賽的片段,例如“亞洲飛人”劉翔的比賽,“閃電”博爾特的比賽,奧運會上的體操比賽,冬奧會上李堅柔的比賽等。這些比賽學生在電視上都看過,在生活中也會經常聽人說起,教師在課堂上播放這些視頻會激發學生的運動精神。教師可以讓學生以他們為榜樣,樹立自己的理想,并且學習他們為了自己的理想而不懈努力的拼搏精神。學生通過這些生活中的實例會發現理想和現實之間其實并沒有太大的距離,只要能夠堅持不懈地為之努力,理想就總有實現的機會。有了他們作為榜樣,學生的斗志和動力就更足了。
合作學習是新課改倡導的一種學習方式,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也要充分利用這種教學模式,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共同探究中開闊視野,針對自己的實際情況具體分析,樹立自己的理想。在合作中學生能夠認識到小組團結的重要性,體會到合作學習的益處。通過不斷合作學習,學生的思想就會發生變化,他們會更好地理解在合作學習中團結友愛精神的重要性。在合作學習中,學生可以接觸到其他學生更多的理想,并從中借鑒,從而認真分析自己,形成適合自己的理想。其他學生也可以對自己提出建議和指導,促進學生更好地認識自己。
例如在學習了“短跑”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共同去探究提高短跑速度的有效方法。學生可以暢所欲言,紛紛表達自己的觀點。在合作討論中,學生會積極地思考,科學地探究,相互團結,友愛互助,小組內形成了和諧、融洽的學習狀態。學生會從動作要領上分析:起跑時后膝跪地,兩臂伸直,協調身體各方面并平衡用力,騰空階段小腿蹬地后的慣性和大腿的擺動形成大小腿邊折疊邊前擺的動作……這些都是需要學生關注和重視的。一個學生的理解可能不全面,而多個學生的合作探究則會形成一個全面的認識,促進學生動作的規化,從而提高學生的運動能力。在集體中學生很快就掌握了教師所教授的知識。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理解理想的實現有些時候也是需要大家共同努力的。“一根筷子輕輕被折斷,十根筷子牢牢抱成團就不易被折斷”,在集體的幫助和指導下,學生可以朝著正確的目標和方向追求自己的理想及目標。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不會干涸,一個人理想的實現也是需要集體的關懷和愛護的。
教師對學生進行體育知識的教育不僅僅局限于跑、跳、拋、投、擲等常規內容。教師完全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以多樣的體育運動形式如舞蹈、球類、跑跳、武術、對抗等來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主動地參與到教師的教學活動中來。通過多樣的形式,學生會發現體育運動中包含了豐富的內容,只要認真研究,掌握動作要領,精益求精就可以掌握這些體育動作。不同的形式使學生感受到了體育運動的生動活潑、簡單易行,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積極參與其中,體現了學生的自尊與自信,促進了學生良好身體形態的形成。
學生追求理想也是同理,實現理想的方法和手段有很多種,學生需要明確自己的理想,為了自己的理想而不斷努力,只要學生堅持不懈就一定會成功。在這個過程中,可以采用多樣的形式來激發學生的動機,增加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感受到理想追求的道路雖不一定是坦途,但其過程是五彩繽紛、變化多樣的。
在體育學習過程中,學生會發現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把所有的運動項目都完成,并且做得出色、精彩。例如一些投擲運動,力量弱小的學生投得就不會太遠;一些跑步運動項目,爆發力或耐力很弱的學生,就會跑得慢或者堅持不下來……因為學生本身的身體素質是不同的,所以學生也不可能表現得同樣優秀和杰出。
教師可以通過學生在體育運動中的表現,讓學生對自己有一個清晰的認識。教師要幫助學生分析自己的優點和缺點,讓學生發現自己的長處和短處。要讓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認真分析,從實際出發給自己樹立一個遠大的理想和目標,并為之奮斗。學生在制定理想的時候一定要切合實際,如果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學生給自己制定的是當舉重運動員的理想,那聽起來就像是天方夜譚,講笑話了。
體育教師是學生樹立理想的引路人和指導者。在具體實踐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能夠正確地看待自己,對自己形成正確的認識。在教師的幫助和引導下,學生一定能夠制訂出符合自己實際的理想,并且會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增強和進步。
當學生的理想確定了,學生也就有了明確的方向,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就知道自己需要做什么,需要怎樣做。理想對學生來說是一個強大的動力,能激發學生學習的斗志。在學生追求理想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不斷努力,切不可半途而廢。“行百里者半九十”,學生的內心深處要有一個強大的動力才能夠堅持下去。當學生遇到困難和挫折的時候,學生就會想起教師的話及運動中需要的頑強毅力,就會繼續為了自己的理想而奮發圖強。盡管在此過程中會有一些失敗,但也要相信“風雨之后總有彩虹”,堅持就會成功。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不會一帆風順,教師要讓學生發揮他們在體育鍛煉中堅持不懈的精神,不斷堅持、努力,最終實現理想,達到目標。
總之,小學階段是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體育教師要充分利用自己的學科特點,用游戲、生活、合作及多樣的教學形式去激發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興趣,讓學生可以主動地強身健體,為自己理想的實現提供身體保障。“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學生只有有了健康的身體,加上堅持不懈的努力,再通過教師恰到好處的引導,學生的理想才會成為現實。
[1]周啟天.探究學習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和實踐[J].教育科學,2013(9).
[2]唐國強.淺談德育教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滲透和實施[J].基礎教育研究,2012(4).
[3]楊清月.德育教育對于小學生的重要性研究[J].科學文匯,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