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建銀
(如皋市白蒲鎮陽光初中,江蘇如皋,226512)
大課間是近幾年出來的新興事物,在陽光體育的大背景下,成為學校實現體育與健康教學目標、緩解學生學習壓力的重要時間與空間。在大課間推進之初,很多人將其看做推進素質教育的一個突破口,然而從這幾年的實際情況來看,這種想法可能過于樂觀了。現在很多學校的應試壓力仍然較大,還存在擠占大課間時間的現象,大課間活動僅僅停留在課表上,沒有真正落到實處。而在一些教學理念先進的學校,也存在時間被浪費的現象。如果說能否將大課間時間真正用于學生的體育活動取決于學校的決策的話,那有了時間之后如何取得實效就與體育教師的教學工作密切相關了。筆者以為,要提高大課間的實效性,需要在這樣的幾個方面形成統一的認識。
目前,大多數初中體育教師還只將大課間當成安排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活動,這樣的認識固然正確,但在筆者看來還遠遠不夠。在大課間推進之初,筆者所在的學校也曾擔心學生學習時間變少會影響學習質量。筆者與一些同行交流,發現有些學校做得非常好,而做得好的原因并不是該校一下子就重視大課間活動了,而是體育組的教師與學校不斷地交流的結果。具體做法就是將大課間活動的意義不斷地跟同事滲透,跟領導滲透。當學生學習壓力巨大而無法釋放時,大課不但可以起到緩解學生學習壓力的作用,而且能夠讓學生在輕松、活潑的氣氛中智力得到發展,反過來讓學生的文化課學習更加輕松。這樣的結論經得起理論與實踐的檢驗,也能夠得到大多數教師的認同,一旦這樣的理念得到了認同,那大課間在學校實行起來就方便多了。
遵循這樣的思路,大課間在很多學校都取得了實效。于是筆者反思:大課間不僅僅是學生的大課間、是身體活動的時間與空間,更是一個學校教學理念發展的平臺、是學生思維與智力發展的平臺。在某種程度上講,它就是一所學校發展的理論高地,而在這個高地上,體育教師往往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學生的表現也證實了這一點,他們并沒有因為這段時間而放松對自己學習的要求,倒是不少升入重點高中的學生在與筆者的聊天中提到,正是因為每天總有那么一點放松的時間,他們可以更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學習,等他們到了高中甚至大學,對初中生活進行回憶時,記憶更多的往往正是大課間活動。
大課間不是“放羊”活動,不是讓學生自由地在校園內隨便活動,而應該進行精心設計與實踐。那么,好的大課間活動應當如何設計與實踐呢?
一是要尊重學生的需要。初中學生在大課間活動中需要什么,這是體育教師必須思考的一個問題。筆者看到很多隨意將體育活動塞入大課間的現象,結果學生到了大課間并不會按照那些安排進行活動,這說明這樣的活動安排不切合學生的實際。因此,筆者利用體育課的時間對部分學生進行了調查,看他們有哪些需要,然后結合其他體育教師的調查結果進行整體協調,這樣就使得學校層面的活動變得更為科學合理了。比如剛進初中的七年級學生受小學體育課的影響,還是喜歡一些趣味性的體育運動,而八九年級的學生則喜歡一些對抗性的體育運動。這種情況就需要體育教師區別對待,精心設計。
二是要結合學校現有的體育訓練條件。大課間活動離不開對學校具體條件的分析,筆者所在的學校體育器材并不算充裕,田徑場地也不適合所有學生同時運動。于是我們因地制宜,一方面發動學生自制或自帶運動器材,如沙包、呼啦圈等;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學校的場地或者過道等空間。這樣一到大課間,整個校園便會沉浸在一片沸騰的氣氛當中,學生們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活動方式,充分放松自己。
三是注意引導學生發展。大課間作為一種相對自由的活動方式,要努力讓學生能夠在這個過程中得到發展。從體育訓練角度的技能訓練、體能訓練,都可以滲透進來;而公平的競爭方式、健康的競爭心理,也是大課間活動中必須注意引導的。在大課間活動中,體育教師必須在場,主要任務是觀察學生的活動,研究學生的行為與心理,以此為更好的大課間活動設計積累經驗。
現代教學理念認為,教師工作的價值不僅在于促進學生的發展,也在于實現自身的發展,這就是師生共同發展的真實要義。
一般而言,學生對大課間活動的感受會經過一個從滿腔熱情到冷淡的過程。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而解決這個問題的過程,其實也正是師生共同發展的過程。從這個角度來說,大課間活動就是師生發展的良好陣地。
比如大課間活動中會遇到學生不參與的情形,引發這一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學生的心理原因、性格原因,甚至可能是因教師的批評而害怕參與。這時體育教師就應聯合班主任做好疏導工作,讓學生參與到大課間活動中來。又比如學生對一些活動沒有興趣,這時教師就要認真反思自己設計的活動是不是過于形式化了,尤其是體操、拳操、健美操等需要較多的學生參與的整體活動,要反思它們是否切合了學生的需要,是否能夠促進學生發展,是否符合“大課間”與“活動”這兩個關鍵詞的要義。如果不符合,就要堅決放棄,不能強行推行,這樣不利于學生的發展。
將大課間活動與師生的發展聯系起來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大課間是一個師生可以自由參與且不受過多教育評價影響的時間與空間,在這個時空中,教師與學生的活動都可以表現出成人和學生率真的一面,而這正是師生發展的良好基礎與真實依據。
總的來說,將大課間活動當作促進師生共同發展的陣地,這是針對其作為一個相對新生的事物,在推進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而言的。正是因為問題的發現與解決,才實現了師生的真正成長,大課間的實效性才能得到真正的保障。從這個角度來看,大課間的實效性來源于師生的用心付出,來源于教師教學智慧與學生學習品質的良好互動。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地位會體現得十分明顯,認真研究并實踐大課間活動的體育教師,必深知此味。
[1] 劉春燕,等.熱現象中的冷思考——對大課間活動的再認識[J].體育學刊,2014(1).
[2] 劉翠萍.開展體育大課間活動的幾點建議[J].當代體育科技,2012(6).
[3] 陸明.談體育游戲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