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敏亞
(南通市如東縣馬塘中學,江蘇南通,226401)
建構主義強調學習不是被動接受,而是通過自主探索、實踐等多樣的方式主動建構。由于建構主義學習活動是以學習者為中心,因而學習者更具興趣和動機。建構主義鼓勵學習者進行批判性思維,提倡為學習者提供不同的學習風格。新課標指出,英語學習應當是學生自主的活動,通過學生自主探究和實踐獲得知識,培養相應的技能。教師應當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將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英語學習的主角,讓英語課堂成為學生學習合作和交流的平臺,為學生創造更好的學習條件。
我校的預學導學一體化已經實施很長一段時間了,從學生的反應來看,這種教學方式有一定的效果。但是,筆者發現,這種統一的預學案可以適用于大部分學生,但還是存在部分學生“吃不飽”和“吃不了”的現象。怎樣的預學才能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這是我們教師面臨的新問題。因此,在備課組統一組織下,針對每個學生的不同認知情況,筆者對預學案做了一些改動,將學生的自主預學案與統一測試結合起來,盡量滿足每個學生的需求,促進每個學生的發展。
學生可以根據自己回家的預學情況自制一張預學案,將自己在預學過程中覺得有點難度的知識羅列出來,然后拿到課堂上進行小組討論,小組解決不了的再拿到全班討論,使學生成為小老師,用自己的理解向同學解釋知識點。同時,每個學生在小組活動的過程中又不斷吸收別人的觀點,這樣就使其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體系,達到了相互促進、相互學習的效果。但是,這樣的預學案制作也有自己的規范,需要規定學生從幾個方面進行思考與,在此基礎上再進行深度研究。下面是一個學生8A Unit 4 Wild animals Reading部分的自主預學案。
◆我是小老師
(本階段都是學生以自己在預習過程中所理解的內容為依據,列出自己認為重要的課文知識點,然后給小組中的其他成員填空,最后再把自己的理解講給同伴)
★預學熱身
1.find(過去式)____________
2.mouse(復數)____________
3.weigh(名詞)____________
(本部分是對基礎單詞的考查)
★自主探究
1.在一開始的時候____________
2.直到____________
3.由于____________
(本部分是對課文中的常用詞組的考查)
★深入思考
對于大熊貓來說在野外生存是很困難的。
(本部分是對重要句子的考查)
★歸納總結
1.獨自 ①on one’s own ②by oneself ③alone
2.…
(本部分是學生自己總結的句式結構及其運用)
◆我是問題大王:
★考考你
1.keep someone/ something safe from danger 結構是什么?請總結一下。
2.…
(本部分列出的是學生自己在預學過程中碰到的一些疑難問題,用以小組或全班討論)
◆看看誰厲害:
★我們比比吧。(測試題略)
最后一部分是教師給出的測驗。這種測驗可以在書面中呈現,也可以在課件中呈現。學生預學完后就需要對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進行了解,但是課堂時間是有限的,因此,就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統一的測試。
維果斯基認為學生的發展有兩種水平:一種是學生的現有水平,另一種是學生可能的發展水平,兩者之間的區域就是最近發展區。在教學中,教師若能夠關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就能讓學生超越現有的水平,達到預期的發展水平。學習者即將達到的水平不能太低,也不能太高,要能夠“跳一跳,夠得著”。學生通過自己的預學,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通過篩選、羅列、測試、講解等方式架構新的知識體系,如此學到的知識一定印象深刻。
在注重每個學生個性發展的基礎上,也應該注重學生的共性發展。自主預學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注重學生知識能力的差異。這并不意味著對學生就沒有統一要求,畢竟教學目標是統一的,我們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為了讓所有學生在關鍵性的素質測試中取得佳績,考試對每個學生的要求是統一的。在教學中,要注重測試的作用。測試既是學生對自己學習情況的總結,又是教師了解學情、了解教學目標達到情況的關鍵。因此,教師的測試應該針對學生的共性發展,以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提高學生的整合、應用的能力。
對于學生提出的疑難問題可以在小組討論的基礎上進行全班 “大展示”,以實現學生間的資源共享,教師應該適時點評、點撥,教授學生學習方法和學習技巧,幫助學生解決關鍵點、疑難點和易錯點。這種學習方法有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有助于解決課堂教學的語言知識目標。課堂教學三維目標的達成還需要教師進一步創設探究性的活動,讓學生舉一反三、學以致用。另外,教師應該通過合作、實踐等方式來發展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培養其合作意識。
建構主義理論指導的英語教學真正實現了學生積極、主動、活潑、健康地發展,真正地做到了“生本教育”。教師必須一方面研究有效教學,一方面研究自己的課堂教學。這種研究不僅僅研究文體,更重要的是研究學生和學情,這就需要教師從“傳道受業解惑”者的角色中走出來,成為反思性實踐者和課堂教學改革的研究者。
[1] 康紅兵.高效課堂視野下高中英語預教學案一體化的思考[J].江蘇教育研究,2009(32).
[2] 何忠鋒,曹光明.預學 探究 提升——師生自能發展同構共生的課堂模式建構[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0(11).
[3] 黃慧,王海.對基于建構主義理論的我國外語教學研究的調查與思考[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