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日成
(南寧職業技術學院財經學院 廣西南寧 530008)
高校大學生社會實踐的經驗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啟示
黃日成
(南寧職業技術學院財經學院 廣西南寧 530008)
理論教育與實踐教育相結合是高校思政教育的根本原則,社會實踐在高校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為主線,不斷探討社會實踐的經驗和功能,創新社會實踐的運行機制,有助于實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知行合一,為創新高校教育模式、拓寬思想政治教育渠道提供思路和方法;也為高校進一步實施全面素質教育、加強學生社會化程度、推進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多維化尋求有效方法和重要啟示。
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啟示
《共產黨宣言》中明確提出:“把教育同物質生產結合起來”。社會實踐作為人才培養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高校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發揮著重要作用。
1.社會實踐的概念:所謂社會實踐, 是指人類能動地改造自然和社會的全部活動。通過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提高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參與性,確保思想政治教育以符合學生實際的形式展開。
2.社會實踐的特征:實踐活動的社會化。隨著高校社會實踐正逐漸發展成為綜合了高校、學生、社會共同參與的系統工程,充分調動了社會力量參與其中,通過多角度參與和互動,社會實踐活動成為了培養高校大學生的綜合素質的重要平臺。
實踐內容的專業化。高校社會實踐活動是以思想政治教育為主線、以修習專業為導向進行的。因此,高校社會實踐活動必然隱含了一定的專業性和任務性。
實踐過程的教育性。“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實踐在為人類創造物質財富的同時,客觀上改造了人類思維,對人的發展起到了客觀教育的功能。
1.加強了學生的自我教育:高校社會實踐,旨在以大學生“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為教育目標,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基礎上,為學生搭建從學校到社會的跳板。將久坐課堂里的高校大學生置身于復雜的社會關系當中,使其在實踐當中經歷由知識灌輸向知、情、意、行全方位的轉換,從“坐而論道”向實踐養成的轉換的過程。
2.突出了現實性和實踐性:大學生的實踐活動是在讓學生在適應社會的前提下,圍繞提高基本動手技能展開,很大程度上糾正了大學生普遍存在的精英意識強而動手能力弱的缺陷。社會活動以其獨特的實踐性為解決“理想的我”與“現實的我”之間的矛盾,達到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目的發揮了重要作用。
3.彰顯了教育的時代性:社會實踐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賦予了時代性特征,提高了理論教育的生命力。社會實踐因具有思政理論教育無可比擬的優勢而成為當前拓寬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思路、豐富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形式、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內涵的重要途徑。
隨著高校大學生實踐理論的成熟和社會實踐活動的廣泛開展,社會實踐已經成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更直接、更生動的教育方式和授課載體,具有強大的生命力與深刻的時代內涵。因此,社會實踐的經驗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形成了深刻的啟示。
1.有助于大學生基本職業道德的初步形成:社會實踐能夠提高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能夠培養大學生的敬業精神。高校學生受到封閉式課堂培養以及溫室成長環境的影響,普遍存在著脫離群體、盲目自我、追求個性的現象。在社會實踐的交往活動中,人際交往、團隊協作、集體主義等許多方面需要學生進行適應和協調,為學生深刻體會愛崗敬業精神,克服浮躁心理、懶惰心理和矛盾心理提供鍛煉平臺。
2.助于大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實踐是認識的來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對于大學生而言,課堂所學僅僅是一種書本思維,其創新能力的檢驗和知識的應運,需要依靠實踐活動進行。
實踐使科技成果向生產力轉換。實踐對理論的檢驗和創新思維的拓展,是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環節。它為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和思維的延展提供了廣闊的平臺。
3.促成學生向社會人的轉變:理論教育與實踐教育相結合是高校思政教育的根本原則。就學生個體而言,高校教育雖然理論豐富,內涵深刻,但是缺乏外延,尤其是缺乏對學生的實踐教育,當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應該從適應社會的具體目標出發,使大學生在畢業之前就提前認識社會,在對社會秩序和行為規范有所了解和掌握的基礎上,能夠以極大的熱情投身社會事業當中,實現高校大學生真正的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這也是社會實踐思想教育的重要意義。
社會實踐解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知行合一,很大程度上拓寬了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徑與方法,也是當代大學生全面素質教育的客觀要求。在深入探討和分析社會實踐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啟示的基礎上,充分重視和加強社會實踐的日常化,是對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徑、新方法的有益探索,也是推進高校大學生社會實踐的關鍵環節。
[1]列寧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746.
[2]江澤民在1998年5月4日慶祝北京大學建校一百周年大會的講話[N].人民日報,2009-4-30.
[3]馬克思,恩格斯.共產黨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49.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practice experience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Huang Ri-cheng
(Finance and Economics College of Nanning Vocational and Technological College, Nanning Guangxi, 530008, China)
Combining theoretical education and practical education is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social practice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s the main line, and continuously explore the experience and the function of social practice, innovation of mechanism of social practice, contribute to the realization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integration, to provide ideas and methods for the innovation of university education, broaden the channel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lso for the further implementation of multidimensional comprehensive quality education, strengthen students' socialization, promot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o seek an effective method and the important enlightenmen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llege student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nlightenment
G640
A
1000-9795(2014)04-0049-01
[責任編輯:董 維]
2014-02-20
黃日成(1982-),男,廣西百色人,從事高校黨建、高校思政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