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勇 黃麗媛
(內蒙古科技大學黨委宣傳部 內蒙古包頭 014010)
以苦與樂視野引導學生正確思考大學生活
劉小勇 黃麗媛
(內蒙古科技大學黨委宣傳部 內蒙古包頭 014010)
大學生活是個人成長成才的重要階段,大學生活有樂也有苦,當代大學生要正視大學生活中的苦和樂,發揮主觀能動性,化苦為樂,科學規劃,把握好大學生活。
大學生活;痛苦;快樂;矛盾
大學生活是個人成長成才的重要階段,在這個過程中,完成了邁向社會、弄潮時代最后的蛻變,為個人今后的可持續性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是人生發展中的一個帶有質變性質的舞臺。然而,大學生活并非常波瀾不驚,一切順利,實則有樂也有苦,是苦與樂的對立統一體。
“樂”是表示高興、喜悅。大學生活之樂是指在大學生在日常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之中健康成長的喜悅和收獲的滿足等等。大學生活之“樂”有很多,筆者主要總結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1.修身明德之樂。通過大學的學習和實踐,大學生將不斷加強思想道德修養,加強文明行為養成,逐步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植根于內心深處,將個性張揚融于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框架之內,形成既與社會主流道德標準相融合,又具有個人道德個性的人生準則,學會了對人生意義的思考,對人生行為的評判,對人生理想的追求,能夠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用深厚的品德去承載萬物,用寬廣的胸懷去包容世事。
2.獲取知識之樂。傳授知識是大學的重要職能,進入大學,學習任務亦十分艱巨,既要學專業知識,也要學專業外的知識;要學科學研究方法,也要學實務技術操作。大學還根據培養人才的要求,開設眾多反映新科技、新工藝的選修課和實習等。此外,大學里各種各樣的講座也很多,拓展學生社會視野,讓學生認清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發展主流和時代發展趨勢,不斷從中汲取動力和智慧。
3.能力提升之樂。大學是個人能力提升最快的時候,通過幾年獨立自主的學習工作生活,初步具有了適應社會的生活能力,包括養活自己的能力和養好自己的能力,其中既有與吃、穿、住、行相關的獨立生活的能力,也有與表達、交往、合作相關的融入群體的能力。具備了能夠處理好上下級關系的能力,注重個人組織、協調能力的培養,學會為人,學會處事,學會發展,學會進步。
“苦”是表示 悲傷、焦慮、不滿、沮喪等感情。大學生活的苦指的是大學生在日常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之中的不順利,遭遇失敗挫折等。大學生活的苦主要有以下幾種表現:
一是適應大學生活之苦。對于大學一年級新生來說,剛剛升入大學,開始從高中這個小舞臺逐步進行入復雜的大舞臺,擺脫了巨大的升學壓力,從心態上開始放松,進入理想間歇期,需要確立新的人生目標;同時隨著生活環境和學習方法等的不斷變化, 每天都在大量的、豐富的角色中轉變,使得大學生在開始融入大學生活時,有時不是很難給自己定位,也不明白自己要承擔的義務和責任,很長一段時期感到無所適從,出現內心迷茫、彷徨。
二是學習壓力之苦。進入大學的二三年級階段,隨著專業課程的不斷增加,學習和生活節奏明顯加快,會開始感到時間緊,任務重。此時多數大學生開始考慮自己的發展方向、就業前途,感覺到除了正常專業學習外,不再學點什么就不夠有更強的競爭力,就會被別人落下。因此,很多大學生就開始重視專業課的學習和實踐,同時課余時間還參加各種各樣社會實踐活動及課外培訓班、輔修班,根據自己的特長開始不停的考著各種各樣的資格證書,使得學習壓力越來越大。
三是擇業就業之苦。大學四年級是大學生踏入社會前的預備期,在這一時期,面對擇業就業中的許多現實問題擺在大學生的面前。尤其是近年來我國面臨的就業形勢不容樂觀,而大學生的就業期望始終居高不下在擇業時更多考慮大城市、發達地區、待遇好的單位,不愿去老少邊窮地區就業,也很不情愿從最底層做起。總體上來說,畢業生擇業期望值與社會現實有著一定的差距,學生擇業就業問題成為困擾當前大學生的主要問題。
苦與樂是一對矛盾,有著對立面的同時,卻又合乎著統一屬性,并且苦與樂具有相互依存、相互轉換的性質和趨勢。我們要正確看待大學生活中的苦與樂,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因時制宜,因勢利導,科學規劃,化苦為樂,更好地把握大學生活。
首先,認識到大學生活的客觀性,正確理解大學生活的苦樂。大學生活是客觀存在,“樂”是主流、是趨勢,要避免對大學生活的苦作過多狹隘的、個體化的理解。因為,現實大學生活中很多苦及苦的根源并不是針對我們而發生的,有歷史的原因,也有社會宏觀大環境的因素,因此我們不必為此過分地悲哀、痛苦。同時,很多生活中的苦是我們人生中的正常經歷,不可避免。此外,現實中的苦與樂是交織在一起的,生活對任何人來說都不可能永遠是順利和快樂,也不可能永遠是痛苦和悲傷。
其次,要認識到個人的有限性,正視大學生活不可躲避之苦。面對世界、自然、人類歷史和社會風云,人必須承認自己能力的有限性。自己是有限的,全人類也是有限的。因此我們不應該、不必要過份執著于自己大學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難與不如意,尊重現實, 正視自己,正視自己所面臨的大學生活。面對我們無法控制和改變的外在事實,與其無益無謂地陷溺其中,不如讓自己從困苦的纏繞中脫離出來,從而讓心靈得到休息、寧靜,并進而進入豁達、怡悅的狀態,去更有效地繼續生活、工作、學習。
再次,要看到人生境界的無限性,追求大學生活應有之樂。人生是有限的,甚至是渺小的,但是人的思想境界、精神境界卻是可以無限提升的。對于身在大學中的每個大學生來說,這種提升也就是要求我們要有更高的追求,即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在大學生活中更多事情必須努力、需要爭取、能夠改變,化苦為樂,使自己在
p
不同程度上改變苦的心境,得到不同程度的精神愉快的感受,并且要敢于追求大學生活中的不同領域各種層次的應有之“樂”,達到精神超越的怡悅和拼搏進取的滿足。
最后,科學做好大學生活規劃,最大限度趨樂避苦。大學生活規劃是大學生從入學之到畢業,生活如何度過,如何成人、成才的規劃。要想大學生活中充滿著快樂和收獲,少些失敗和痛苦,就一定要有科學合理的大學活規劃。入校的大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的科學文化知識,具有一定的自我教育能力,要通過入學后的自我體驗、自我總結、自我分析和自我評價,制定出科學合理的大學生活規劃,并在實踐中逐步實現人生目標,更多的享受大學生活之樂。
[1]唐國戰.論大學生活的本質與特點[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2(10).
[2]劉笑敢.莊子之苦樂觀及其現代啟示[J].社會科學,2008(7).
In view of the joy and pain to guide students to think university life
Liu Xiao-yong, Huang Li-yuan
(Party Committee Propaganda Department of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aotou Inner Mongolia,014010, China)
The university life is an important stage of personal growth and success, the university life has also the joy and pain,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must face up to the university life's ups and downs, to give play to the subjective initiative, to turn pain into joy, scientific planning, a good grasp of University life.
university life; pain; happiness; contradiction
G455
A
1000-9795(2014)04-0054-01
[責任編輯:董 維]
2014-02-09
劉小勇(1979-),男,內蒙古赤峰市人,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碩士研究生,從事黨的建設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向的研究。黃麗媛(1986-),女,內蒙古包頭市人,碩士研究生,從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向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