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洋
(東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部 吉林長春 130024)
大學生價值觀教育的多維透視
劉 洋
(東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部 吉林長春 130024)
大學生價值觀教育是大學生自身健康成長發展的需要,也是社會主義價值觀建設的現實需要。大學生價值觀教育內容是一個系統整體,大學生價值觀教育的首要內容是讓大學生明白何謂價值;大學生價值觀教育的第二層次的內容是讓大學生明白何謂價值觀;大學生價值觀教育第三個層面內容是社會主義價值觀教育。加強價值觀教育要發揮主渠道作用及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并實行表彰制度相結合為路徑,進而彰顯出加大青年大學生價值觀教育有效性路徑。
大學生;形勢;價值觀教育
大學時期是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因而大學生的價值觀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其價值觀培養會對未來職業選擇、人生道路的選擇都具有指導作用。由于國際國內形勢變化,深受多元價值觀的影響,大學生的社會主義主流價值觀念淡薄,這不利于大學生健康成長。鑒于此,本文擬將從加強大學生價值觀教育的意義、內容和路徑等三個維度,以期加強大學生價值觀教育的主動性、針對性和有效性。
大學生價值觀教育是大學生自身健康成長發展的需要。大學生作為涉世未深的人,他們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階段。大學生的自身的思想觀念和行為特點的特殊性決定了大學生的思想觀念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大學生很容易分不清外界事物的好壞,很容易受到外界的消極影響,很容易在外界消極影響的作用對大學生的學習生活和成長發展產生錯誤的誘導作用。因此,大學生處于人生發展的這個階段,就特別的需要外界能夠給予爭取的教育引導和價值觀念正確選擇標準的支持。大學生價值觀教育能夠在摸清大學生在人生的這個階段其價值觀形成發展的規律和特點,然后根據大學生身心發展的現實,進而能夠有針對性的對大學生進行價值觀的教育引導,更能夠為大學生在學習生活和人生發展提供方向,提供指導。能夠使大學生沿著正確價值觀的教育引導能夠充分發揮自身的潛力,能夠把自身的發展需要和社會的發展需要有結合起來,能夠正確的確立自己的人生發展和人生理想,進而使大學生不僅在大學生生活階段能夠樹林正確學習生活態度,同時也能使大學生在今后走向社會奠定正確的人生發展基礎。
大學生價值觀教育是社會主義價值觀建設的現實需要。社會主義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和文化的本質反映,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內容和內在靈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和文化建設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但是這種指導意義并不會自發起作用,這里的根本就是社會主義價值觀必須轉化成為人們群眾的內在需要和精神追求,并將這種精神追求轉化成為自己的行為實踐,才能推動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發展。因此,就要加強輿論的宣傳,加強對人們的價值觀的引導,加強人們踐行價值觀的培育。大學生作為人民群眾最具有青春活力和生命力的群體,大學生的知識、能力都是社會群體中先進分子,未來社會的中堅,因而社會主義價值建設就必須加強大學生的價值觀的培育,就必須培養大學生形成、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只有這樣社會主義建設才會有充足的人才和后續發展力量。
大學生價值觀教育的首要內容是讓大學生明白何謂價值。價值是指事物的本質、功能和屬性對人們需要的滿足關系。當然,在價值的本質問題上,目前人們還有不同的看,有的人認為價值的本質是事物本身的功能,有人認為價值的本質就是人的需要;還有認為價值的本質就是事物對與人們的意義關系或效關系。但是從馬克思主義的視角看,價值本質上就是事物的本質、功能和屬性對人們需要的滿足關系。對此,大學生核心價值觀教育首先就要讓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概念,正確的理解價值的本質,正確的把握價值的規定性,讓大學生樹立馬克思主義價值概念,這樣才能真正理解價值的本質。大學生正確的理解價值的本質才能知道價值既不是一個客觀問題,也不是一個主觀問題,而是主客觀的關系問題。只有正確的理解價值概念,才能讓大學生知道價值問題蘊含事物的尺度,也蘊含人的尺度,是兩種尺度統一。大學生只有明白了價值的本質,才能為大學生形成和樹立正確價值觀準備前提。
大學生價值觀教育的第二層次的內容是讓大學生明白何謂價值觀。價值觀問題是一個比較具有學理性的概念。一般說來,價值觀是一種關于事物或人生的重要性和意義的系統性、根本性的觀點。價值觀問題深層背后需要理性思維的支持,只有具有了高度發達的理性思維,才能形成關于事物重要或意義的系統看法。當然,價值觀問題還有正確與否的區別,雖然每個人經過理性思維能力的發育都會形成自己的價值觀,大學生真正科學系統的價值觀,則需要經過理性自覺思考、不斷學習和實踐經驗總結的結果。因而盡管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價值觀,但是未必就能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大學生價值觀教育就要讓大學生明白價值觀的本真涵義,就要讓大學生知道價值觀的本質,就要讓大學生知道正確的價值觀的形成需要經過自覺努力,才能形成。大學生只有明白了何謂價值觀,才能自覺的知道價值觀修養的重要性。也才能為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準備認識和思想基礎。
大學生價值觀教育第三個層面內容是社會主義價值觀教育。大學生價值觀教育的根本就是讓大學生形成與社會發展需要和要求相適應的價值觀。大學生只有樹立于社會需要相適應的價值觀,才能把自我需要和社會需要有機統一起來,才能把社會需要轉化成為自我的需要。社會主義價值觀體現了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所倡導的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而奮斗的社會政治理想、為人民服務的人生觀、集體主義的道德觀。但從目前的語境看,社會主義價值觀的現實體現就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按照中共十七大的闡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包括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民族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創新的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這其中的關系是靈魂、主題、精髓和基礎,四者相互貫穿,有機統一。同時中共十八“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因此,大學生價值觀教育歸根結底的內容就是對大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這既是大學生價值觀教育的根本內容,也是大學生價值觀教育的靈魂內容。
1.發揮主渠道作用。大學生價值觀教育的主渠道從傳統上講,是大學生思想政治課的課堂,這要從課堂構成的幾點要素說起。首先,教師作為教育者,教育者既是教育主體又是教育客體,應加強教育者的知識儲備及教學能力素養。目前,在我國大學生課堂上,老師不但充當授業傳道解惑的角色,而且教師的教學質量很大程度決定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水平的高度,所以教師的知識及教學能力素養是保證思想政治理論課發揮時效作用的重要前提。其次,改善并提升傳統思想政治課堂上的教學方法與模式。加強大學生課堂上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建設與改進思政課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模式密不可分。我們大學生課堂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傳統模式缺點即單一乏味,多數以教師口述為主,教師應該充分利用網絡多媒體技術,找到與思想政治理論課相關的時政資料等,這樣呈現在大學生面前便是鮮活的感覺,是當代大學生時刻感到社會與他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從而啟發大學生關注社會時政、提升他們的政治思想的敏銳度及高度,不但提升大學生提升社會主義價值觀,而且最終達到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目標。
2.大力營造輿論環境。輿論環境的營造對大學生樹立社會主義價值觀也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首先,大力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大學生班集體當中的班長、學委等學生干部發揮帶頭作用,積極通過各種方法宣傳集體主義價值觀等,帶領本班大學生制定班級的班級特色制度、特色主題板報、一定要有針對性,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動手能力,并定期組織學生參加各種活動、與其他專業的同學一起合辦關于團結、集體為主題的特色活動,既擴大大學生之間的交往范圍,又提升學生自身的能力,更為關鍵的是令大學生明白班級的榮譽是每個個體組成,團結就是力量。其次,新聞媒介要定期走進高校,關注大學生的成長路線、成長動態,了解大學生成長中的思想現狀,并對思想價值觀扭曲的同學予以幫助教育,使其早日走向正確的思想軌道,讓他們在心中樹立正確的輿論風氣。第三,凈化網路環境,積極宣傳主流價值觀。由于網絡文化良莠不齊、網絡文化具有高強度的滲透性,每位大學生的價值觀極容易受侵害,不能理智地用馬克思主義價值觀清晰地判斷每件事情的善惡、美丑,致使他們走向思想價值觀極端,因而要凈化網路環境。
3.科學實施表彰制度。提升大學生價值觀教育的又一個重要的舉措就是對優秀大學生分學年實行表彰制度,繼續表彰優秀大學生帶動示范其他大學生,發揮榜樣的力量;大學生階段的表彰制度也要不斷改革創新,即可以變換獎學金的名稱,變換獎學金證書的封皮,變換獎學金的獎品等,變換獎學金的種類,鼓勵不同風格的大學生真正融入學校集體中,吸引更多的大學生參與學習、其他集體活動,鼓勵他們在大學時代張揚個性、抒發個人情懷、彰顯青春魅力,通過表彰制度激發大學生的創新意識及潛能,三百六十度激發大學生隱藏的潛力。并可鼓勵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走入社會,體驗社會生活等多種形式,學校或者社會相關單位給予政策支持,使大學生充分并深刻地感覺到社會主義價值觀的存在感及優越性,使他們認識到社會主義價值觀的時效性,使他們更加明確即將成為國家的建設者和社會主義價值觀的傳承者,使他們感到其身上有一種責任擔當,有一種集體使命感,使他們最終提升自身的價值觀。
[1]黃樹林.高職學生的價值觀與思政課的引導[J].家教世界,2013(12).
[2]李玉勝.大學生人生價值觀的調查與教育路徑探究[J].安徽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2).
[3]王斌,王維東.基于網絡文化背景下的大學生價值觀教育[J].寧夏師范學院學報,2013(02).
[4]李景鴻,陳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大學生價值觀教育[J].中國校外教育,2013(06).
[5]劉毓.大學生手機短信消費心理調查分析[J].中國統計,2012(05).
[6].王柏棣,王平.大學生理想教育的現實性思考[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2(9).
Multidimensional perspective of values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Liu Yang
(Marx College of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130024, China)
The values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s the need to the healthy growth of their own development, also the practical needs of socialist ideology construction. The values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s a whole system, the main contents of the values educa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 is to make the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value; the second level of college students’ values education content is to make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values; the third content is the socialist value view education. Strengthen value education should play a role of main channel and create a good social environment and a recognition system for combining the path, and then highlights the increasing path effective educational values of young college students.
college students; situation; values education
G640
A
1000-9795(2014)04-0058-02
[責任編輯:董 維]
2014-02-10
劉 洋(1989-),女,吉林敦化人,東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部2012級中國近現代史專業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