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 霏
(云南財經大學金融學院 云南昆明 650221)
如何提高輔導員職業認同感
榮 霏
(云南財經大學金融學院 云南昆明 650221)
建設一支優秀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保證,其中,輔導員作為高校教師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力軍和骨干力量。輔導員隊伍的整體素質,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和大學生的整體素質。因此,如何提高輔導員的職業認同感,進而提高輔導員的工作實效和整體素質,是進一步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動輔導員隊伍建設所面臨的重要課題。
輔導員;職責;職業認同感;對策;建議
職業認同感是一個心理學概念,指個體對于所從事職業的目標、社會價值及其他因素的看法,與社會對該職業的評價及期望一致,即個人對他人或群體的有關職業方面的看法、認識完全贊同或認可。輔導員職業認同感是指輔導員對所從事的輔導員這一職業的肯定性評價,并把這份工作作為個人謀生的手段且奮斗終生。職業認同感是輔導員職業發展的心理基礎,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實的前提和關鍵,因此,提高輔導員的職業認同感對輔導員隊伍建設有著重要意義。
1.提高職業認同感有利于輔導員提高工作滿意度及工作效能
有研究表明,輔導員職業認同感與工作滿意度之間存在顯著相關性,輔導員對自身職業的認識越明確,對輔導員規范的內化程度、對自身職業的投入程度越高。輔導員對工作的滿意度越高,工作的積極性也就越高。這種對職業積極的自我感知,能讓輔導員忽略不良工作條件所帶來的不快,能提高輔導員的工作效能,進而增強思政教育工作的成效,提高學生日常管理工作的水平。
2.提高職業認同感有利于輔導員克服工作壓力及職業倦怠
有調查表明,輔導員職業認同感對輔導員離職意向具有負向預測性。職業認同感較高的輔導員能夠成功處理壓力并積極應對變化,讓自己時常保持一種積極的工作態度;相反,職業認同感較低的輔導員,個體專業化發展常常受限。另一方面,伴隨學生管理工作的日趨復雜和多樣,輔導員要扮演的角色也日趨增多,輔導員職業認同度越高,其工作中角色沖突的協調能力越強,其職業倦怠水平越低,越能堅定其職業發展的意志。
應該說,大多數輔導員在剛參加工作時對這份工作的職業認同度還是較高的,工作積極主動,但是時間一久就失去了熱情、缺乏動力、對自身要求降低,常常出現迷茫和困惑,人員缺乏穩定性,這導致了很多高校每年在招輔導員,每年輔導員仍舊不夠用的現象。造成輔導員職業認同感降低,崗位流動性較大的原因是復雜的,主要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
1.受傳統觀念的影響,職業缺乏歸屬感
本文所提出的控制策略控制框圖如圖5所示。由圖5可知,本文通過添加電流控制器和虛擬電阻控制器調整下垂系數使線路電阻與虛擬電阻之和動態均衡,從而實現負載電流的均勻分配。另外,在下垂控制中添加了電壓控制器,可以消除虛擬阻抗控制引起的電壓偏差。
長期以來,人們的思想觀念深刻地影響著輔導員的職業認同感。認為輔導員社會地位不高,更像一種崗位,而非一種職業。學生和家長對輔導員的認識也不清晰,常認為:“教師都應該以教書為職業,輔導員不教課,應該不是教師。”這些讓人尷尬的評價導致絕大多數輔導員只把這份工作當作臨時性工作,作為進入高校、獲得穩定工作的跳板,并沒有將之作為終身從事的職業。因而現今各高校輔導員人員流動快,缺乏穩定性。
2.工作內容繁雜、工資性質模糊,職業缺乏成就感
目前,很多高校的職能部門都把輔導員當作其部門的輔助工作人員。面對學校,輔導員承擔了組織部、學生處、團委、教務、財務等多部門分配的工作。不管大事小事,推給輔導員準能完成。比如,學費收繳不齊,財務讓輔導員催繳;向學生家長派發成績單,教務讓輔導員安排寄送。學校職能部門工作職責的不明確,無疑增加了輔導員的工作負擔。
面對學生,一方面,輔導員肩負著學生日常教育和管理、助困助學服務、心理輔導、就業指導、黨員發展、班團建設、課外活動指導等多項職責,使得他們在學生心目中是“管家婆”、“消防員”,有事情有困難找輔導員準能解決。但另一方面,輔導員的工作價值卻得不到學生肯定,認為輔導員為他們做的事情甚至不如團委老師給他們的榮譽來得實際。這些錯誤的認識,導致輔導員教師角色淡化,使輔導員工作偏離了“思想政治教育”這一重要本職工作的正軌,導致輔導員工作內容瑣碎繁雜,工作性質模糊不清,從而導致輔導員缺乏職業認同感和價值感。
3.保障機制不健全、待遇有失公平,職業缺乏幸福感
現今高校輔導員的招聘條件都要求擁有碩士、博士學歷,但是保障機制的不健全,側面地將輔導員排除在了一線教師隊伍之外。有研究將輔導員與高校機關管理人員、專職教師進行了橫向比較,其結果表明,與其他二者相比,輔導員的工資收入較低,職稱晉升空間較小,培訓進修機會較少。這種有失公平的待遇,加之輔導員多頭寬泛的工作范圍,讓很多輔導員陷入窘境,產生了不平衡的心理。因此,越來越多缺乏職業幸福感的輔導員另謀出路。
4.評價體系不科學、職業生涯指導缺失,職業缺乏發展動力
由于輔導員工作瑣碎繁雜,工作效果不易顯現,所以高校對輔導員的評價大多停留在具體工作任務和量化項目考察上,并沒有建立一套系統科學的輔導員引進、考核、發展、評價及晉升體系。輔導員隊伍的發展也處在一種無序狀態,很多輔導員對于未來沒有清晰的發展目標,沒有職業規劃的概念;或者雖有目標和計劃,但個人缺乏執行力和毅力,學校又沒有相應的培訓、交流、考察政策,讓輔導員對未來缺乏信心,對發展方向迷茫,從而轉為職業認同感下降。
如何提高輔導員的職業認同感,使輔導員在工作中能擁有幸福感、成就感、歸屬感及內在的發展動力,還需要全社會多方面的努力。
1.從物質和精神兩方面入手,提高輔導員的社會認同
輔導員職業認同危機的產生既有社會及學校的外因,也有個人層面的內因,其職業認同感的提高可從物質和精神兩方面入手。物質上,要切實提高輔導員的工作待遇,改善工作環境,增加晉升機會。精神上,輔導員自身要端正職業認識,把它當作終身事業來對待,而非謀求穩定工作的跳板;學校領導要重視和支持輔導員工作的開展,為其提供相應的學習交流、培訓進修政策和資源;專職教師、學生和家長也要尊重并理解輔導員的工作,提高其社會地位。
2.明確工作職責,促進輔導員工作程序化
明確輔導員的工作職責,是保證輔導員切身權益,提高輔導員工作效率的切實之舉。學校領導應本著誰牽頭誰負責的原則,劃清各職能部門的工作職責,以防職能部門的“工作慵懶”而增加輔導員的工作負擔。需要輔導員參與配合完成的工作,應通過建立信息共享平臺、聯動辦公機制進行磋商解決。
輔導員工作程序化是輔導員總結過去的工作經驗,按工作中的內在規律和先后順序,明確應該開展什么工作并如何開展工作,以克服工作中的盲目和無序。其實,輔導員工作存在周期性和重復性,這為輔導員工作的程序化提供了可能。新生入學到畢業的四年中,有的工作是一次性的,有的工作是階段性的,還有的工作是經常性的。輔導員可以根據各項工作的特點,列出每個學期的工作任務并做好計劃和總結,整理出一套合理的工作程序,以有效地減少輔導員的工作強度,提高工作效率。
3.重視教學與科研,推進輔導員專業化、職業化建設
目前,高校中輔導員更多是在從事管理工作,偏離了“輔導員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輔導員要按照黨委的部署有針對性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方針。沒有教學和科研的支撐,輔導員“教師”這一角色在逐漸淡化。因此,重視并鼓勵輔導員從事一線教學工作,特別是德育的教學和研究,這是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務實之舉。輔導員在學生的日常管理中深入了解學生,掌握學生的所思所想,能將理論和實踐緊密結合,這對開展教學和科研都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所以,輔導員在提高日常工作效率之余,要騰出更多的時間來學習并研究現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新問題,研究大學生的特點,創造性地開展工作,而不是在辦公室中盲目應付事務性工作。有了教學及科研成果,輔導員的專業化、職業化建設才能實現,才能真正體現出輔導員高學歷的入職要求并非無意義之舉,輔導員的工作也并非任何人都能做好,也只有得到了這種滿足感和價值感,才能最終提高輔導員的職業認同感。
4.建立科學評價體系,加強職業生涯指導,增強輔導員職業發展動力
針對輔導員特殊的工作性質及工作特點,高校必須制定科學的考核評價體系,堅持定量考核與定性評價相結合,既要重視工作實績的“顯在成績”,又要重視輔導員對學生道德品質、實踐技能指導的“潛在成績”。加大輔導員表彰獎勵力度,增進輔導員工作的積極性、成就感。
很多輔導員雖然為學生教授《生涯規劃》這門課程,但其自身的職業生涯發展并不理想。高校一方面要幫助輔導員進行職業生涯規劃,讓輔導員明確自身的職業發展目標和發展方向,以及實現發展目標的途徑;另一方面,也要通過營造輔導員的職業發展氛圍、強調輔導員的“自主發展”從而提高輔導員職業發展能力。只有輔導員自身發展與組織生涯規劃相互聯系、相互影響,才能增強輔導員職業認同感,從而推進輔導員隊伍建設。
綜上所述,目前教育界和國家層面已經對高校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給予很大的關注,同時輔導員在學生思政教育方面所起到的作用也越來越受到支持。但是由于受到傳統觀念和高校用人機制方面的制約,輔導員的職業認同感尚不能在短時間內有效改善,相關的各種改進措施的具體實施和貫徹落實還會受到很多方面的限制,并且這勢必還會在一段時間內影響輔導員工作的有效開展。這就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和努力,來改變目前的現狀。相信在高等教育不斷進步的同時,這種狀況一定會逐步改善,輔導員的工作路線將更加明晰,職業認同感更強,也會吸引更多有識之士加入這支隊伍。
[1]王安定.高校輔導員職業認同研究[J].湖北三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02):93-95.
[2]邱偉光.提高育人能力是輔導員隊伍建設的關鍵[J].思想·理論·教育,2005(05):9-13.
[3]蔡立彬.新時期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探析[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5(07):75-76.
[4]于承杰.淺談如何提升高校輔導員職業認同感[J].學理論,2010(20):253-254.
How to improve their occupation identity
Rong Fei
(School of Finance, Yunn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Kunming Yunnan,650221, China)
Building a goo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team, is the effective guarante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counselors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each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in the mainstay and backbone forc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the contingent of counselors, to a large degree determines the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the overall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Therefore, how to improve the occupation identity counselors, and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work of counselors and the overall quality, is to further improv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promote the important topic of counselors are facing.
counselor; responsibility; occupation identity; countermeasure; suggestions
G451.5
A
1000-9795(2014)04-0320-02
[責任編輯:劉麗杰]
2014-02-08
榮 霏(1984-),女,云南昆明人,專職輔導員,班主任,從事財務管理方向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