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梅
(湖北省咸寧職業技術學院外語系 湖北咸寧 437100)
基于網絡的大學英語教學實踐研究
金玉梅
(湖北省咸寧職業技術學院外語系 湖北咸寧 437100)
在網絡環境下,加強大學英語教學實踐研究,促使大學英語教學從單一的課堂教學模式向多元化的網絡教學方向發展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首先對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現狀及改革必要性進行了簡單概述,其次介紹了基于網絡環境的大學英語教學的理論基礎及教學優勢,最后闡述了基于網絡的大學英語教學實踐平臺建設。
網絡;大學英語;教學;實踐;研究
(一)我國大學英語的教學現狀。長期以來,我國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主要是以老師為主、以課本為主、以教為主,而忽略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學習興趣的培養,從而使得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學習,被動地聽教師的講授而沒有進行深入地思考,這樣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既不利于學生進行知識的積累,又不利于鍛煉學生的能動性。我國的大學英語教學評價方式也比較單一,主要是依據四、六級的考試成績來確認學生英語成績的好壞,這勢必會造成學生為了應試而進行學習,無法享受到學習大學英語帶來的快樂,更造成了學生聽不懂、講不清以及高分低能的大學英語教學現狀的發生,大學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而收到的效果卻很難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需求。進入二十一世紀,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對外貿易發展也十分迅速,對外交流日益頻繁,這就要求我國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勢在必行,從而完成大學英語教學目標同時滿足新世紀我國對外經濟發展對于新型人才的教育培養要求。
(二)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必要性。2004年,我國教育部頒布了《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重新闡釋了大學英語的教學性質和培養目標,積極推行大學英語教學的改革工作,揭開了我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序幕。但是由于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現階段我國的大學英語教育教學任務仍然很沉重,為了改變這一現狀,基于網絡教學的大學英語教學新模式正快速地發展起來,它增強了師生之間的教學互動和口語交流,同時依托豐富的教學資源滿足不同學生的個性學習需求,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大學英語教學的質量和成效,同時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大學英語教學實踐改革需要在轉變教師角色和學生學習方式的同時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合作,共同構建內容豐富的網絡資源數據和多種教學組織形式相結合的新型立體教學形式,充分發揮網絡技術的特性,構建全新的基于網絡的大學英語教學實踐新模式,這是適應現代社會經濟發展進行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客觀要求。
(一)建構主義理論。建構主義理論作為認知主義理論的重要分支,是認知結構學習理論中行為主義在當代發展的產物,強調學生自身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認為學習是通過人際合作在社會文化背景下實現的意義建構過程,教學就是要引導學生通過對現有知識經驗進行升華變通從新衍變產生新的知識經驗的過程?;诰W絡環境下的大學英語實踐教學與傳統英語教學的區別就是在教學過程中吸收引進了建構主義理論,強調英語學習者的主觀能動性,學生在他人的幫助下通過自身英語知識的輸入和意義理解構建過程,使自身的英語綜合能力得到了鍛煉和提升,目前已成為基于網絡環境大學英語教學實踐的重要理論基礎。
(二)輸入假設理論。輸入假設理論認為第二語言習得不僅要依托一定場景獲得可理解性信息輸入,同時要有運用所學語言進行交流溝通的語言環境,這就要求英語學習者獲得大量的高于現有語言水平的語言輸入,同時經過深入地理解和語言知識的積累,并運用到語言交際活動中,進而轉變習得語言成為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實現最終的語言輸出。網絡技術的發展和豐富多樣的網絡英語資源為基于網絡的大學英語教學實踐提供了先期條件,這使得輸入假設理論得以很好的應用于依托于網絡環境的大學英語教學實踐當中。
計算機網絡技術與網絡資源給現代大學英語教學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幫助,不僅可以為英語教學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同時對于學生學習資源的數字化存儲與傳遞提供了相關的技術支持,基于網絡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是對傳統英語教學的發展和創新,打破了英語教學時間和空間限制,其獨特的優勢正在日漸顯現出來。
基于網絡的大學英語教學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和網絡資源的豐富多樣性可以滿足學生的個性學習需求和教師的個別教學需要,便于師生之間的學習交流和相互及時有效地溝通。二是通過文本、視頻、音頻以及圖像等多種不同學習資源形式刺激學生的感官,提高了學生接受知識的效率和效果,利用人機互動提升英語學習能力的綜合訓練,增強自身學習的信念。三是基于網絡的大學英語教學實踐轉變了教師和學生的傳統觀念,教師由單方面的教授和學生單向接受知識轉變為師生一起學習、共同進步的狀況,調動了學生的主觀學習能動性,同時將教師從枯燥的單一授課環境中解放出來,更多的引導學生掌握英語學習的方法和技巧,成為英語教學的設計者。四是大學英語教學在基于網絡的條件下對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知識素質和自身文化素養有著重要的意義,通過網絡可以使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學生進行學習互動和語言溝通,接觸到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風土人情,有利于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訓練和培養,學習運用不同的思維方式從不同角度來看待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從而更好地融入整個社會環境當中。
基于網絡的大學英語教學平臺建設就是針對目前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現狀問題,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和輸入建設理論的基礎之上構建而成的一個利用網絡技術和網絡英語學習資源培養學生進行英語學習的教學平臺。它可以幫助學生突破英語學習時間和地點的限制,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重點訓練和培養學生聽說能力,進而培養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樹立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挖掘學生的主觀學習積極性,最終實現人際之間的正常交流和溝通。
整個大學英語教學平臺的構建依托于互聯網,通過對用戶管理、交流互動、教學評估測試、英語資源數據庫、網絡課堂教學以及數字化資源檢索等子系統的建設,是借助于大學內部校園局域網絡而建立起來的。豐富多樣的網絡資源為大學英語教學平臺的運行提供了大量的、免費的英語學習資料,學生通過教學平臺和互聯網可以獲取到真實鮮活,自然生動的英語文獻,內容涵蓋經濟、政治、教育、文化等各個行業領域,使廣大學生獲得良好的英語教學輸入。
基于網絡的大學英語教學平臺中的各個子系統都有著不同的作用,具體功能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網絡課堂教學子系統主要是為開設網絡教學課堂提供所需要的電子教案和課件,同時便于大學英語教學資源的交換共享,主要起到輔助的作用,對于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和創新。交流互動和數字化教學資源檢索兩個子系統體現了教學平臺的獨特之處,就是便于學生利用網絡的交互性進行溝通交流,同時可以在大量的英語資源庫中快速地檢索所需學習資料,提高了英語教學的效率。大學英語教學平臺對每個用戶進行獨立管理,記錄學生在平臺上的學習情況,并對學習進度進行分析從而便于教師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況,為其制定相應的學習方案,達到因材施教的目的。英語資料數據庫和教學評估測試兩個子系統的建設是為了豐富學生的英語資源信息,并對不同形式的英語文本、音視頻資料進行分類,達到資源優化整合的效果,在方便師生利用的同時對學校英語教學評估測試工作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我們堅信基于網絡的大學英語教學平臺建設,在開辟一種新的現代英語教學模式的同時必將帶動我國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取得長遠的進步。
在網絡環境下,先進的網絡技術與網絡信息為大學英語教學提供了無窮無盡的網絡資源,能夠有效地整合英語教學資源,最大限度地將網絡與多媒體融入英語教學過程中,增強學生們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提高學生們的綜合素質??傊?,基于網絡的大學英語教學實踐研究是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一次有益的嘗試與探索,能夠積極推進大學英語教學的改革。
[1]梁悅,蔡龍文.基于網絡的大學英語教學策略探索與研究[J].瘋狂英語(教師版),2009(03).
[2]段新和.論基于網絡平臺的大學英語教學新模式[J].高等函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01).
[3]張勇,堯麗云,王霞.基于網絡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初探[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1(02).
[4]戴茗柯,黃芳.多元智能理論與基于網絡平臺的大學英語教學的整合[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20).
[5]陳蔓萍.基于網絡的大學英語聽說課程個性化教學模式的實踐研究[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3(11).
Study of university English teaching based on network
Jin Yu-mei
(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 Hubei Xianning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Xianning Hubei, 437100, China)
In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strengthen the university English teaching practice and research, the university English teaching from the single teaching mode to network teaching to diversify th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is very necessary. Firstly, a brief overview of our university status and the necessity of the reform of English teaching, secondly introduces the basic theory and advantages of teaching university English teaching based on network environment, finally elaborates the university English teaching practice platform based on network.
network; university English; teaching; practice; research
H31
A
1000-9795(2014)04-0349-01
[責任編輯:劉麗杰]
2014-02-08
金玉梅(1973-),女,湖北江夏人,講師,從事英語語言翻譯方向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