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艷梅
(集寧師范學院外語系 內蒙古烏蘭察布 012000)
高校英語專業學生自主學習的必要性與可行性
尉艷梅
(集寧師范學院外語系 內蒙古烏蘭察布 012000)
我國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存在著諸多的問題和缺陷。學生對英語的相關習慣和文化背景缺乏深入了解,因此英語的學習偏重于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的灌輸和死記硬背。未來的英語學習需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需要學生的內因作用的自主性學習。
高校英語;自主學習;跨文化交流
前言:我國經濟的發展世界矚目,國際上也迅速成為第二大經濟體。國際地位的改變,迫切的需要世界各國與我國的文化交流和經濟合作。這迫切需要我們英語學習從過去的單純的語法、句型的機械灌輸被動記憶為主導的學習模式向跨文化、跨地域的交流為主導方向的模式轉化。將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充分調動起來。
傳統高校英語學習,以語法和句型的堆砌為主要方式,機械的向學生灌輸海量的單詞和語法知識。盡管國家用英文的四、六級考試作為學生英語水平的一種界定。但在很多情況下,很多學生仍然難以擺脫自小學至高中歷年來的應試心理。以應試為學習英語的主要目的和學習動機。大大削弱了英語文化交流在英語學習中的作用。不少學生在考試中得心應手、如魚得水,輕松過關,而在與外國同學或者國際友人的交流中卻捉襟見肘,很多耳熟能詳的知識點卻在交流的氛圍中無用武之地。大學生聽說能力普遍薄弱,而現代文化交流的大趨勢大環境下,又迫切的需要具有流利的英語口語能力的人才和能深刻理解英語文化內涵的人才。這就要求學生不僅僅能聽,能寫,還能在英語語境中輕松自如的表達自己對相關問題的觀點和對英文人文環境的恰當理解。因此我們目前大學英語教學的主要改革方向應該定位于,加大力度培養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自主性需要,使英語學習成為學生的內心渴求,變被動學習為自主學習。
大學英語的教學歷程,經歷了很多的變革。從基礎到高深,從簡單到完備,從僵化灌輸到人性化交流等階段。其方法也多種多樣,如:翻譯法、直接法、聽說讀寫法、環境語境認知法、交際法。后兩種教學模式,是近現代興起的對大學英語教學的新探索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新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基本圍繞著跨文化交際研究與跨文化教學來進行。當高校英語的學習以交際為目的時,學生學習英語就成為一種主觀的需求。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學生能逐步的從枯燥、機械的記憶中解脫出來,獲得東西方文化思想的共鳴和碰撞,得到西方文化的融入和自我認知。得到交流、交際樂趣。這無疑會大大降低高校英語學習和教學的難度。
有了正確的指導方向和理念,英語學習和教學的改革措施就呼之欲出了。當前我國高校英語學習和教學的模式應該著眼于以下幾方面內容:
1.重視交互式的英語學習模式,強化英語文化語境的營造
高校英語的學習模式的轉軌,必須首先在課堂上注重英語語境的營造和英語文化內涵的解讀。盡量避免“CHINESE ENGLISH”(中國式英語)的出現。不少學生或許語法嫻熟,詞匯豐富,但對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文化本質理解不深。在與國外人士的交流、交際中出現讓人啼笑皆非的尷尬場面,甚至鬧出讓人捧腹的笑話。比如按照我國的交際習慣,諸如“你多大了(How old are you?)”,“你禮拜一去哪里(Where will you go on Monday)”等問題,本來無可厚非,但與外國友人的交流中這些問題往往會令對方感到稍許不快,這就是對英語文化內涵缺乏深刻認識的結果。在交互式的英語文化語境中,學生會對英語學習消除恐懼心理,身臨其境的進入文化背景的角色中去,由被動應答變為自主交際。
2.重視情境教育在課堂教學的運用
情境教育在大學英語的教學中,能改變以往英語教學的死板模式,以教師對英語文化背景的為基礎,把英語文化環境中的交際習慣、交際技巧、交際表達方式通過日積月累的強化,通過潛移默化的熏陶,從根本上解決學生使用英語的環境和目的。增加其自主學習的能動性。
3.重視跨文化的英語交流活動在英語教學中的作用
跨文化的英語交流活動,其目的不是活動本身,而是將學生平時所學的知識,以交際的視角進行檢測和深化,以語言功能和潛在意識,培養交際能力(communicative ability)。從而將英語學習轉化為內心的自主性的需求。
高校英語專業學生自主性學習是新興的課題,目前來說還處在不斷的摸索和深化階段。因為東西方文化的差異,以及我們國內教學環境的限制,自主學習英語的過程還很漫長,我們的教師隊伍還需要進行持之以恒的探索和研究。只要我們準確把握英語教學的跨文化交流交際的正確方向,高校英語專業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必將大大提高。
[1]David,J,Constructivism and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in Distance Education[J].The American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1995(02):241-247.
[2]應惠蘭,等.大學公共英語教學改革—以學生為中心的主題教學模式[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8(04).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college English majors' autonomous learning
Wei Yan-mei
(The 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 of Jining Normal College, Wulanchabu Inner Mongolia, 012000, China)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and defects in the process of English learning of Chinese students. The lack of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students' habit of English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so the learning of English focus on the language knowledge and language skills. English learning needs students' subjective initiative in future, needs autonomous learning of students' internal factors.
college English; autonomous learning;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H31
A
1000-9795(2014)04-0361-01
[責任編輯:劉麗杰]
2014-02-11
尉艷梅(1978 -),女,內蒙古烏蘭察布人,助教,從事英語教學方向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