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紅艷
(集寧師范學院外語系 內蒙古烏蘭察布 012000 )
探究導向視角下英語詞匯教學策略
趙紅艷
(集寧師范學院外語系 內蒙古烏蘭察布 012000 )
詞匯量的多少是決定學生具備英語無障礙理解和有效溝通能力的重要標志之一。本文從詞匯教學研究的目的意義談起,透過導向性角度對教學主體、教學內容、教學環境展開了一系列分析,試圖探索出一條英語詞匯教學的綜合性途徑。
導向視角;教學主體;教學內容;教學環境
英語是增進與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這其中對英語詞匯的掌握更是應有之義。然而從現狀看,大學生英語詞匯學習不容樂觀:一是學生詞匯量擁有量偏低。二是方法不當導致的記憶困難。三是學生詞匯運用能力并未達標。四是教學模式的枯燥,使學生們更加排斥詞匯,難以建立起學習興趣。
依據教學“交往主體”理論,教師和學生同為課堂教學之主體,雙方均具有能動性。教學的目的是為了學生獲得知識,“知識”并非僅憑填鴨式地灌輸就能夠得到,而應該是已有信息的儲備和思維模式的具備,因此教的過程不能孤立地看做是單向的傳輸,應該形成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針對大學生的學習特點,加之對于個體人的能動性的考量,這種互動應該是平等的,而非側重于哪一方,也就是說教學是以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合作”關系為基礎的。這種合作伙伴關系的好處在于,教師可以摒棄一把尺子量學生的舊有教學模式,提高了教學效率,而程度高的學生也不再需要等低程度的同學,程度稍差的同學也不需要被拉鴨子上架地被迫跟著程度高的走。
英語與漢語不同,它具有極強的軟性,即詞義依賴于所處的語境。可以說,英語詞匯是隨著語境的變化而不斷的變化的。在大學英語詞匯教學中,如果撇開了語境進行教學,不但沒有收獲,可能還會激發學生的抗拒心理。因此,在詞匯教學中設立語境是必要的,不同于一般語境,它需要通過“點”來體現“面”或者是“部分的面”。因此,教學語境應該精煉卻內容豐富,范圍不大卻提點到位。這種語境對于詞匯的涵義明確而精準,卻又省去了自然語境中的不必要、無學習意義的內容,其難易程度由教師根據教學情況控制操作,對課堂教學來說高效,對學生來說易于找準感覺。
之所以將教學環境納入詞匯教學的必要考慮范圍,源于個體人的社會屬性。人的社會屬性中最重要的功能是交往功能,尤其是對青春、活力的大學生來說,即便是學習中,他們仍然對互動型的學習更感興趣,更樂于接受,學習的效果自然也就更好。那么,在英語教學中來看,如果說教師和學生是導演與演員的關系,那么教學環境則是舞臺。舞臺有多大,人的創造力就有多大,此話絕非虛言。教學環境這一“舞臺”,不僅僅是外部教學的大綱計劃、教學方式、場景、設備、技術等,還包括了內部的教學環境。所謂內部教學環境,即教師所能為學生建構的其在學習英語的活動中可以令其心理、生理產生相應變化的。
教學的外部環境以為人所知,而教學的內部環境即心理環境的適宜性則需要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配合,在一個良好的教學課堂氣氛中,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關系是融洽的,氣場也是接納型、開放型的教學與學習氣場,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積極配合、樂于互動,這種良好的氛圍能夠調動學生和教師雙方的積極性,教師教的高興,學生學的起勁,事半功倍;對于那些排斥英語詞匯的學生來說,即便是最初沒有對英語詞匯產生喜愛,但受到環境的影響和同學的感染,他的抵觸的心理環境就會改變,進而學生的英語課不再是畫畫、看小說、“聽天書”的節奏,積極參加進課堂學習中。
因此說,英語詞匯教學從來都不是單一的,它是由教學主體、教學內容和教學環境形成的綜合體所完成的。
[1]甘洛熒.多模態教學對英語詞匯習得效果的實證研究[D].贛南師范學院,2012.
[2]范依琳.英語音樂性及其在中學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假設[D].上海師范大學,2012.
[3]張寅.認知語言學理論在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D].重慶師范大學,2012.
[4]王露萍.任務型教學模式下的高中英語詞匯教學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2.
[5]張海倩.基于語境理論的高中英語詞匯教學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2.
[6]潘振華.概念隱喻在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廣州大學,2012.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strategy under oriented perspective
Zhao Hong-yan
(The 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 Jining Normal College, Wulanchabu Inner Mongolia,012000, China)
The amount of vocabulary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signs of no barriers to understanding and the ability to communicate effectively. This paper begins from the meaning of vocabulary teaching, through the orientation angle of teaching subject and teaching environment, teaching content, carried out a series of analysis, trying to explore a comprehensive approach to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oriented perspective; teaching subjectivity;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environment
H313
A
1000-9795(2014)04-0391-01
[責任編輯:劉麗杰]
2014-02-14
趙紅艷(1984-),女,內蒙古呼和浩特人,助教,從事英語教學方向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