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方霞 郭文劍
(重慶工商職業學院 重慶 400052)
產教融合下訂單班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胡方霞 郭文劍
(重慶工商職業學院 重慶 400052)
高職教育產教融合的背景下,高職院校謀求發展必須探索有自身特色、與自身發展相適應的人才培養模式。重慶工商職業學院軟件技術專業作為國家骨干高職院校重點建設專業,積極探索與實踐產教融合下訂單班人才培養模式,由企業主導開發“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致力于培養學生職業教育課程的基礎學力,果斷調整師資配置,以校企合作主導范式協同系統的學習為教學組織形式,深化學生實踐性活動。
產教融合;高職教育;人才培養模式;軟件技術專業教育
訂單班采取引企入校式的人才培養模式,企業做主導,形成嵌入式融合的內容,把企業文化、崗位標準、職業要求引入核心能力培養中,在班級管理中養成學生品質理念,提倡產業文化育人。新的人才培養模式校企合作更加深入,對已有工學結合模式在課程設置、師資配置、教學組織、學生實踐安排等方面都有產業文化“滲透”痕跡,希望達到產教的有機融合。
課程設置是人才培養模式中關鍵一環,如何讓高校的職業教育更有產業的文化,最好的方法就是讓企業參與課程的開發,結束學校的“獨角戲”生涯。重慶工商職業學院軟件專業在與重慶德克特信息有限公司多年合作辦學的經驗上,大膽嘗試共建訂單班,企業主導開發課程。新課程基于產業、企業、職業需求,結合項目、崗位、工位職責,進行知識序化,整合陳述性與過程性知識,采取項目化、情境化、模塊化教學。
(一)“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的開發。“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設計分四個步驟:工作任務分析、行動領域歸納、學習領域轉換、學習情境設計。首先是工作任務分析,根據對應的崗位及崗位群實施典型工作任務分析,初步篩選得到14個典型工作任務。第二步行動領域歸納,將任務歸納為4個學習難度范圍:具體的工作任務(職業定向的工作任務)、整體性的工作任務(系統的工作任務)、蘊含問題的特殊工作任務與無法預測的工作任務。第三步學習領域轉換,根據職業成長規律及學習認知規律,對任務重構后轉換為課程體系,分為初學者、有能力者、熟練者三階段學習課程體系。第四步學習情境設計,根據職業特征的六要素及完整思維的六步驟,將學習領域分解為三個主題學習單元:使用PHP/JSP構建電子商務網站、基于移動互聯網的手機應用程序開發、基于移動互聯網的B/C/ S模型構建大型商業應用。
(二)“三階段學習領域”與“三個學習單元”。在整合形成四個能力梯度學習范圍的基礎上,校企合作進行課程重構工作,實現課程體系對接崗位群的能力要求。高職學生的思維模式是形象思維,如何成功分解任務,設計多個學習情境呢?有人用形象的語言描述為三只手:第一個學習情境由教師“手把手”地教,第二個學習情境教師“放開手”教,第三個學習情境教師“甩開手”教。
(三)“職業教育課程的基礎學力”培養。職業教育課程的基礎學力包括:普通文化基礎學力、職業通用基礎學力、職業專業基礎學力。訂單班對不同的課程分類處理:培養普通文化基礎學力的課程,從設置到授課與普通班一致,并不單獨進行;培養職業通用基礎學力的課程,從設置到授課與普通班一致,并不單獨進行;職業專業基礎學力的培養,從設置到授課單獨進行,課程的內容更新周期縮短。
訂單班的培養模式對職業素質、產業文化、企業文化的內涵與建設要求提高,與企業文化、產業文化的“無縫對接“,要求師資配置升級。原來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升級為“企業背景”工程師。另外,傳統的培養模式中,同一專業設置多個平行班,教師所面對的是一個年級,他的教學安排針對年級制定。在訂單班的培養中,教師管理采取的是跟班制,一個班級配置專門的教師團隊跟進,實行專業教育小班教學,因而對學生的輔導更加的“個性化”。
高職教育重在培養技能型、技術型人才,研究表明高職學生的智能類型屬于形象思維。在這樣的人才觀指導下,我們的課程設置以理實一體化課程居多,強調學生邊學變做,在做中學,在培養模式中貫穿多樣化的學生實踐性活動。學生實踐活動比較密集的安排是最后一個學期的定崗實習,訂單班的學生保證統一安排進入大型IT類公司或企業,從事對口專業類的工作。另外,訂單班的培養中增強了創新創業教育,與傳統職業素質教育類課程相比,內容更加豐富、緊跟產業發展。
訂單班人才培養模式以產教融合為指導方針,在課程設置中體現更強的連貫性、層次性、統籌性,這是企業主導設計課程的效果。然而,在強化某些企業實用性的專業知識的同時,還需要關注知識的系統性。學校與企業合作辦學,依靠政策優勢,引進先進教育理念,遵循教育規律,探索與實踐有自身特色、與自身發展相適應的人才培養模式,才是產教融合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1]胡方霞,蔡茜,周樹語.校企深度融合推動下的“三段進階式”高職軟件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實踐[J].軟件導刊,2012,11:190.
[2]李歡,高涵,文苗.產教融合視角下高職學生核心能力培養的有效路徑研究[J].職業教育研究,2014,4:141.
[3]席東梅.大道至簡:產教融合 文化育人[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3,34:89.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production education integrationtalent training model of order class——Take 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Institute software technology specialty in Career Academy as an example
Hu Fang-xia, Guo Wen-jian
(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Institute, Chongqing, 400052, China)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development must explore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and training mode adapted to their own development. As a national key construc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professional backbone, 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Institute software technology specialty actively explores and practice the fusion order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dominated by the enterprise development "working process systematization" course, committed to training students' vocational education curriculum on the basis of professional qualification, decisive adjustment the teachers configuration, in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coordination system dominant paradigm for the study of teaching organization form, deepen the students practical activities.
the fus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software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education
F404.1
A
1000-9795(2014)08-000007-01
[責任編輯:鮑 雨]
胡方霞(1973—),女,漢,重慶榮昌人,碩士,重慶工商職業學院教授,主要從事計算機軟件開發和教育管理方向研究。
郭文劍(1984—),女,漢,山西呂梁人,重慶工商職業學院講師,主要從事高等教育方向研究。
本研究由國家骨干高職重點建設專業軟件技術專業專項基金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