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 華
(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南京 210023)
數字化環境下的高校英語教學模式與資源建設研究
易 華
(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南京 210023)
社會經濟環境的劇烈變化,對高校英語教學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現代信息技術的普及和運用,同時為高校英語教學改革提供了新的方法。本文分析當前高校英語教學的實際環境,提出了數字化環境下,加強高校英語網絡資源建設和共享進度的相關措施,旨在為當前高校英語數字資源的建設提供一定的參考方向。
數字化環境;高校英語;教學模式;資源建設
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趨勢使得各行各業對人員的綜合素質要求提高了,尤其是英語的聽說讀寫譯能力越發的突顯出來。作為一種重要的媒介,英語成為不可替代的國際通用語言。然而,當前我國高校培養的非英語專業人才,其英語使用能力普遍跟不上社會的需求,學生的英語口語交際能力較差,甚至有的學生對于英語的五項基本技能實際的操作能力也較低。致使很多學生在踏入工作崗位之后,因為英語的短板而無法實現自身職業生涯的穩定發展。高校需要迫切的改革自身的英語教學和培養模式,讓我國的高校英語教學模式保持與時俱進的態勢,全面提升高校畢業生的英語能力和綜合素質。
自從國務院與教育部2002年批準了“面向21世紀振興行動計劃”項目中的“新世紀網絡課程建設工程項目”之后,《新視野大學英語》作為大學英語教材,在提供課本的同時,還提供了光盤和網絡課程,這也為大學英語的數字化教學提供了一定的基礎。數字化環境下,多媒體教材成為一種普遍的趨勢,網絡教學也越來越多的被采納。傳統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開始向著多媒體網絡教學的方向發展,大學英語的聽說讀寫譯課程,從05年開始逐漸的從傳統的單向課堂教學,轉向了多媒體教學,教學資源也從紙質化的教材向著數字化的教材發展。
傳統的英語教學不注重聽說能力的培養,教學手段也十分的單一,往往就是教師講解新的英文單詞,學生填鴨式的死記硬背,如此不僅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也十分的勞心勞力,還成效不顯。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和普及,多媒體的教學平臺為英語教學的改革帶來了巨大的便利。數字化的教學環境不僅可以保障英語發音的準確,還能生動形象的將英語課堂相關知識的文化背景和語言信息呈現在學生的眼前,這相較于過去教師單調乏味的講解,更容易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有助于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在英語多媒體教學剛剛開始試行的過渡期,大學英語的教學將聽說與讀寫課程分離開來,經過數年的發展,英語數字化教學環境的進一步發展,將英語教學更加有效的統一起來,真正的實現了數字化教學的過程。
目前,大學英語采用數字化教學環境和小班教學方式相結合的模式,大大的提高了英語教學的有效性。同時,對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創造性也帶來了巨大的促進作用。隨著網絡多媒體技術的發展,網絡自主教學的方式對于學生學習英語的靈活性和有效性也十分的有利。可見,數字化背景下,大學英語教學模式不僅呈現多媒體化的發展趨勢,還能擺脫傳統教學方式受時間空間限制的束縛。不僅讓學生擺脫了傳統英語學習過程中的焦慮和不安,還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形成。值得一提的是,因為數字化環境下的英語學習,學生面對的是沒有情感的電腦機器,這對于學生的學習也是有消極作用的,這就需要教師能夠有效的指導學生的學習,同時能夠通過數字化的學習平臺,開通實時交流的平臺,幫助學生的溝通和交流。同樣,這種模擬交流的平臺仍然是不夠的,教師還需要在課外或者課堂上安排學生與學生或者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以彌補網絡學習的局限。
1.數字資源的現狀分析
現階段,我國高校英語數字教學資源主要是指教學軟件、數字硬件資源和人力資源三個方面。高校的英語數字教學資源建設正在向著共享的方向發展。但因地域的差異,不同的高校在教學資源方面的共享程度是不一樣的。高校英語教學模式的改革對網絡資源的需求量越來越大,高校需要重視對英語數字化資源的建設和共享,發動區域間的合作和共享。教學資源豐富程度不夠,將難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另外,由于大部分的網絡資源都是免費的,高校對建設數字資源的積極性缺乏。同時,相關配套體制和政策也不夠完善,無法對數字資源進行統一的管理,對構建資源共享平臺也十分不利。
2.建設數字資源存在的難題
在構建高校英語數字教學資源體系的過程中,主要存在著兩個方面的難題,首先是技術人才的資金的不足,其次是傳統觀念和體制的束縛。高校的英語教學網絡資源建設需要專業的計算機應用型人才,譬如:數據庫技術、ASP與HTML的綜合運用、JAVA與SQL等的綜合運用。英語教學網絡資源需要為學生提供豐富的知識庫,幫助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不僅要維持濃厚的興趣,還需要具有很好的實用性。可見,這是一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浩大工程。
另外,各大高校在建設數字資源的過程中,缺乏統籌的規劃,無法將自身的特色與高校英語整體網絡資源統一起來,往往還存在著狹隘的本位主義思想,在合作與共享的觀念上無法有效的統一。這也是現階段相關的管理制度缺乏而造成的,若是沒有一個統一的網絡教學資源平臺,將會造成數字資源的低水平開發和重復建設,導致資源的浪費。
1.政府主導,建立統一的競爭合作機制
為了解決當前高校英語數字資源建設所面臨的難題,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構建完善的技術規范體系,建立一個統一管理的競爭合作機制,是一項有利的措施。各大高校在國家政策的響應下,積極的開發和建設網絡教學平臺,數據庫和數字課件等教學資源。不僅能夠節約資源,提高資金投入的有效性,還能夠提升整個數字資源體系的質量。有了統一的管理體系,各大高校在資源建設的過程中,將有了監督和指導機構,對提高數字資源建設的效率也是十分有效的。同時,為了增強高校對數字資源建設的創新性,在促進合作的同時,還需要構建一定的競爭機制,形成有效的競爭合作機制,增強對英語教學數字資源的建設力度。
2.開放教學理念,積極參與校際數字資源建設
構建英語教學的數字資源平臺,還需要教育工作者們能夠開放教學理念,沖破成就的教學觀念的桎梏,切實做到“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教育改革方向,一切以學生的實際出發,以有助于學生的學習效率為立足點。高校依據自身的優勢,在進行數字資源建設的過程中,可針對性的構建自身的特色教學資源。不僅避免了資源重復建設,還能將本校的教研成果進行共享,有利于高校自身的推廣。高校的領導也應多多鼓勵院校的教師積極的參與校際英語數字教學資源的共享建設,并對教學資源進行整合和規范。
3.以教學理論為指導,構建全面的數字資源網絡
在英語數字教學資源的建設過程中,應以英語習得理論為基礎,結合學習者所處的學習環境,進行教學資源的建設。學生的學習行為是“雙環學習行為”,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學生的行為不僅需要被設定為要達到的特定結果,還需要直接的面對困難并解決困難。可見,在英語教學資源建設的過程中,不應該僅僅只有教師的參與,還應該有學生的共同參與。英語的學習是一門基本的語言技能的學習,構建主義的學習理論認為,語言的習得應該是學習者的主觀和客觀相統一的過程。因此,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是十分重要的,學生需要主動的吸收所學得的知識,而不是被動的接受,語言的習得還需要有效的運用才能完全內化。
4.健全人才培養體系,加強校際領域的各項資源合作
高校英語數字化教學資源的建設不僅需要足夠的財力和物力支持,最重要的是人力資源的支持。網絡教學資源的使用者是廣大的學生和英語教師,資源庫包含豐富的知識和大量的信息,且這些知識和信息將由網絡課程庫、課件庫、案例庫、試題庫、教案庫和多媒體素材庫等組成。在技術層面上,數字資源庫主要包括文本技術、圖形圖像技術、音頻技術、視頻技術和動畫技術等組成部分。整個教學資源網站還需要前臺、后臺和連接方面的技術人員支持。所以,構建數字資源庫還需要具有豐富英語知識的教師參與到網站的建設中。可見,數字資源庫的建設對人才的需求是綜合性和專業性兼具的,需要健全人才培養體系,才能維持資源庫的持續優化和創新建設。
5.優化大學英語學習環境,促進英語數字資源的共享建設
根據人類習得語言的規律和英語的語言特征,高校需要營造一個良好的英語環境,才能更好的促進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英語的學習環境不僅是指整個學校的各種學習場所,還包括社會環境和規范環境。學生課下的互動環境和師生間的互動活動的行為規范環境,都是英語學習環境的優化范圍。高校可以盡可能的開發各種利于學生學習英語的課外交流活動,譬如:英語角、網上英語學習中心、英語演講競賽、寫作競賽、歌唱比賽等。將英語互動和交流活動與網絡資源建設結合起來,一方面彌補單一網絡學習的不足,一方面加強學生對英語的掌握,從整體上優化學生的英語學習環境。學生從英語數字資源庫中一方面可以尋找素材,學習知識,一方面將自身的學習成果上傳到資源庫,經過管理者的審核即可錄入數據庫中。這對英語數字教學資源的豐富與不斷創新是十分有利的。
高校英語教學模式的改革和網絡數字資源的建設息息相關,數字化環境下,高校的教學方法正在向著多媒體的方向發展。重視高校網絡教學資源的建設將越來越重要,這些資源的建設和共享不僅需要計算機專業和英語專業教師的共同努力,還需要教育相關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和有效引導。健全高校英語數字資源庫的管理體系,更需要依靠后期大量的資金投入和維護更新,若僅僅依靠國家的教育撥款是遠遠不夠的。最好是引入市場機制,實現市場調節和國家干預相結合的方式,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上的良性作用,充分調動高校的積極性,才能實現高校英語數字化教學資源建設的可持續發展。
[1]姜淑珍,李漢強.網絡自主學習模式下的大學英語教學探討[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0,(06).
[2]周燕.多媒體和網絡技術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0,(05).
[3]柴樹虹.網絡平臺與網絡教學資源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思茅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0,(06).
[4]曹文.高校英語網絡教育資源建設研究[J].中國遠程教育,2006,(02).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model in a digital environment and the resources construction
Yi Hua
(Nanjing Insititute of Industry Technology, Nanjing Jiangsu, 210023, China)
Dramatic change of social economic environment, puts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for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mode, the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modem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provides a new method for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reform. The analysis of the actual environment of the current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digital environment,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college English network resources and share the progress of the related measures, aiming at the current college English direction of digital resources construction to provide certain reference.
the digital environment;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mode; resources construction
G642
A
1000-9795(2014)08-000159-02
[責任編輯:鮑 雨]
易 華(1980-),女,江蘇南京人,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英語教育。
2013年江蘇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項課題“數字化環境下的高校英語模式與資源建設研究”(編號:2013JSJG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