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瑞貞
(廣東商學院華商學院 廣東廣州 511300)
淺談高校攝影教學創新
鐘瑞貞
(廣東商學院華商學院 廣東廣州 511300)
隨著讀圖時代的到來,數字技術和各種新媒介的出現,對攝影發展提供了更廣闊的平臺,這對攝影教學而言既是機遇又是挑戰。本文重點討論高校攝影教學如何做到與時俱進,適應市場、面向社會,從專業技能到創作觀念都要有新的變革,從而為攝影專業學生走出校門,更好地迎接新的挑戰奠定堅實的基礎。
高校攝影教學;讀圖時代;攝影觀念;創新;藝術;教學
攝影專業進入高校以來,時間不久,但正由于現代的數字時代的到來,帶給了攝影無限的發展空間,致使對高校的攝影教育提出了更大更高的要求。高校教育如何培育出現代多元化的攝影人才以適應市場的需要,高校攝影教育面臨著艱巨且前所未有的難題。如今的中國高校攝影教育培養模式單一,觀念陳舊,教學內容及思想落后,且與市場嚴重脫節的現狀嚴重,導致高校培養的攝影人才很難滿足社會市場的需要,因此在攝影教學觀念、思路和教學內容、方法上有待合理優化。
1.我們高等攝影教育的歷史發展。中國的高等攝影教育,經過半個世紀多的發展,從無到有,在探索中求生,在尋求中發展。80年代初,順應社會與時代的變革,中國人民大學率先開辦了攝影干部專修班,緊接著各大專院校的攝影大專班、專修班也相繼興辦起來。90年代后,我國的攝影高等教育逐步建立和健全起來。辦學規模逐漸正規、完善,辦學層次也不斷提高——從專科生到本科生,進而到碩士研究生。步入21世紀,一些社會組織、企業、個人及國外教育機構都參與了辦學。
2.我們高等攝影教育存在的問題。在課程結構方面過于僵化與封閉,偏重于攝影專業之內的學科設置,忽視了攝影與其他學科如社會學、傳播學等學科的結合,忽視了攝影與市場的發展相結合。課程計劃性過強,彈性不足,限制了學生自由選擇與發展的空間。在師資方面,高校攝影教育師資嚴重不足,特別是在理論與實踐性強的教師,往往老師隊伍從事理論研究的比較多,真正具有實戰經驗的老師是非常少的。在攝影教材上,大多數好的攝影教材都是外國翻譯的攝影教材書,學生可選的攝影課外書也比較零散,而且攝影出版讀物的質量比較低。在教學設備落上,據調查,大多數高校的實驗室不夠,實驗器材不足,并且對貴重的設備利用率很低,這樣的狀況嚴重影響教學質量及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1.教學觀念創新。如今,科技發展數字化時代的到來,給攝影帶來了無限的發展空間。攝影在今天的社會大行其道的同時,我們也需要冷靜地思考這個時代的發展對攝影的價值帶來的影響是否都是有利的,另一方面我們也要以發展的眼光去大膽地利用現代的高新科技為攝影更好地發展而努力。因此,攝影教育作為一門新興的學科,高校應面向市場,改革陳舊的教學觀念,改掉一成不變的教學模式,課堂可以變得更開放,以學生為本,以學為主,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過程當中。在這樣的形勢下,高校一方面要注重積累,繼承原有的攝影教育經驗,又要適應市場的發展,調整課程結構,大膽拓展新的課程內容,思考攝影教育的價值所在并借鑒國內外先進教學經驗和實踐經驗。
在美國,攝影教育很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教師是一個引導的作用,在課堂上會注重啟發學生的思考并且讓學生在課堂上自由討論,而且學生也非常愿意參與其中,學習效率很高。而且教師的指導很重要,所設置的作業或討論通常都會涉及到實際問題的解決,而不會只是空談理論,比如一些攝影的曝光問題、色彩問題等等。
現在每年都有大批攝影學生走出社會,這些學生如果都投入到攝影行業必然會面臨嚴峻的就業壓力,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在高校培養攝影人才的時候就需要考慮。像國外的攝影教育,會針對學生的興趣,將攝影分為幾個方向,從事影像藝術創作的或新聞或應用的,學生在大二開始就可以針對方向選讀相應的課程。
2.教學內容與思路上的創新。在高校攝影課程設置上,大多數院校讓自己的學生在校期間,大量學習攝影理論課程,如攝影技術類課程、專業理論類課程,課程的設置過于注重學生的技術能力而忽視了藝術人文的培養。
但如今攝影作為一門與藝術相融合的學科,對攝影的技術技能只是學科最基本的內容,高校教育應該更重視專業人才綜合素質的培養,綜合的藝術人文觀念對于高校培養高素質的攝影人才尤為重要,將影響到以后整個社會影像傳播的內在文化質素。
在法國,無論是什么類型的攝影學校,它們的課程設置列在第一位的,不是專業課程,而且大眾的“藝術史”“攝影史”的人文課程。我們可以看出,相比我國的攝影教育,法國的高校攝影教育注重培育學生的攝影人文觀及攝影精神的培養,而且他們也不會忘記結合現代藝術,培養學生攝影的現代感,保持前沿創新的能力。
而在課程必修和選修課的設置中,選修課沒有限制,學生可以跨專業選課。必修課主要是包括大藝術大人文的課程,如藝術史,攝影史類的學習,而選修課主要根據興趣方向進行選修,如廣告攝影,新聞攝影,藝術攝影等,一門課程可能是幾名老師共同開課,學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老師,同時也可以對任何課程提出意見,可以中途更改或退課。
如今的攝影教學并不是單獨的,它是與其他學科緊密相關的不可劃分的,現代的攝影要求所體現出來的人文精神,要求高校的攝影教育要培育學生的良好的人文藝術修養、豐富的知識儲備和多元的表現能力,因此需要從多方面多角度去考慮課程內容,有針對性地設置,把攝影教育融入到大的文化氛圍去進行培養。
3.教學實踐創新。攝影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學科,在教學實踐中應特別注重攝影的創作性,要深入生活積累經驗。在高校的攝影教學中,應盡可能建立完善的實踐培養模式,把攝影的藝術性與商業性相結合,讓學生有更多的空間進行創作。而在課程安排上,老師們需要引導學生如何操作,通過老師的現場拍攝示范,學生可以臨摹,或者創新地去表現,或是虛擬的或是社會實際專題。另外也可以開設一些課外實踐課程,比如到某特具文化氣息的景點去采風,或者進入些專業的攝影工作室進行參觀了解,到廣告公司進行商業攝影的實習等;加強師生與社會各領域的交流,鼓勵學生自覺尋找實踐機會,到各個領域進行實踐操作,在實踐中鍛煉自身的能力,與時代緊密聯系,了解當今攝影界的發展動態。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各種攝影展覽,開闊眼界,也可以多參加課外的攝影比賽,是對自己的創作的一個肯定,也是一種激勵。學校也應該組織開展相應的展覽及比賽,讓學生有更多的平臺發揮自身的長處。
在歐洲的高校攝影學校,學校會為學生提供條件為學生的作品進行展示,鼓勵學生積極創作,學生也非常重視自己的作品,他們更愿意把自己的作品拿出來給別人分享,這同樣是一個被大眾被市場檢驗的過程,這樣的學習積累過程,是一種激勵,也是一個良好的實踐過程。
作為一名從事攝影教育的工作者,我深深體會到高校攝影改革的重要性,如何讓攝影在未來的發展更具影響力,攝影的教育任重道遠。時代給了攝影師提出的要求也要求我們,作為培養攝影人才的高校,需要在教學觀念、思想、內容及實踐上作適應時代要求的調整與改革,為學生提供更適合其發展的教學環境與平臺,讓攝影在社會經濟與藝術生活中飛速前行。
數字時代的到來,為攝影提供了無限的可能性,數字化把攝影從膠卷帶到了現代的電子化,同樣的,攝影教育也應該從過去的陳舊的觀念中沖出來,去擁抱現代與未來。面向社會,攝影高等教育要為社會培養藝術底蘊豐厚、藝術個性和專長鮮明,可塑性強,適應數字化、網絡化、信息化時代需求的品學兼優的高素質攝影人才,這是一個偉大的創舉,相信偉大的教育能夠把這一切變成現實。
[1]劉旭煒.淺談高校攝影教學[J].江蘇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4(03).
[2]王米雪,著.由當代攝影文化發展看高校攝影教學創新[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2(04).
[3]中國國際藝術攝影高級論壇論文集[M].中國攝影出版社,2005(06).
[4]鄭奕鳳,著.關于高職院校攝影教育改革的思考.中國攝影家協會網.
[5]邱楓.中國高等攝影教育的現狀與思考[J].
Discussion on teaching innovation in college photography
Zhong Rui-zhen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Business Huashang College, Guangzhou Guangdong,511300, China)
With the arrival of the era of interpret the images, digital technology and new media appear, provides a broader platform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hotography, photography teaching has both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how to accomplish with when all is entered college photography education, adapt to the market, society oriented, there must have new change from the professional skills to the creation idea, and out of the school for professional students, and lay a solid foundation to better meet the new challenges.
college photography education; interpret the images; photographic idea; innovation; art; teaching
G642
A
1000-9795(2014)02-0217-01
[責任編輯:劉麗杰]
2013-12-25
鐘瑞貞(1985-),女,廣東廣州人,從事攝影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