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月榮
(亳州職業技術學院 安徽亳州 236800)
高職院校理工科專業禮儀教育研究
——以皖北某職業院校為例
劉月榮
(亳州職業技術學院 安徽亳州 236800)
高職院校辦學宗旨是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培養的學生不僅要具備有堅實的專業技能,更要有較高的綜合素質,特別要提升同學、師生乃至走向工作崗位后各種與人交往的能力。在以實用、夠用為宗旨的教學內容中,禮儀教育是提升學生人際交往能力,培養綜合素質的一項非常有效途徑。
理工科專業;禮儀教育;教育內容
“凡人之所以為人者,禮儀也”。禮儀是人類社會為了保障正常的生活秩序,在長期共同生活和交往中所形成的行為規范,它具體表現在待人接物的細節中。細節可以展現一個認得素質,也可以決定事情的成敗。對個人來說,禮儀是這個人的文化素質、與人交往技巧的外在體現;對國家來說,禮儀是這個國家國民素質和文明程度的衡量標準。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從一定意義上說,禮儀是人際關系和諧發展的調節器,具有很強的凝聚情感的作用。在高職院校加強對學生的禮儀教育不僅僅是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的現實要求,同時也是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必然要求,因此很多學校紛紛開設禮儀課程。但是在皖北職業技術學院院校中各院校尤其是理工科專業雖然開設了禮儀課程,課時設置非常少,一星期只有1-2節課,而且多是采用大班合班上課的形式,教學效果不明顯。有的專業甚至沒有開設。作為以理工科專業為領頭的高職院校迫切需要加強對學生的禮儀教育。
1.高等職業教育的需求。高等職業教育作為社會主義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全面貫徹教育方針,不僅要為用人單位提供合格的技術人才,而且要“培養德、智、體等諸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高職學生要通過他所從事的職業來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他的思想政治品德不限于工作態度,總體上包括怎么處理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系,具體表現在對人(集體、他人、自己)、事(工作、學習等)、物(產品、設備等)的態度。職業態度的培養需通過認知教學、情感陶冶和行為訓練,因此既要開設必要的教養課程,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又要開展各種豐富多彩、生動活潑的教育活動;并通過全部教學活動、各個教學環節加強行為訓練及考評反饋,逐步構成職業所要求的意識、心理素質與基本行為規范。
2.高職理工科教育的缺漏。一些高職院校尤其是理工科專業學生只看重專業技術的掌握,以為掌握了專業知識就行,忽視了自己綜合素質的提高。在教學實際中,部分高職院校、企業、教師急于求成,重視針對崗位的技能強化,重視經濟效益.注重短期利益,忽視了能給學生帶來長期經濟效益的綜合素質的培養。
3.理工科學生禮儀素質的現狀。“禮儀之始,在于正容體、齊顏色、順辭令。容體正,顏色齊,辭令順,而后禮儀備”。我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盛贊,歷來重視文明禮貌,強調禮節。作為禮儀之邦的國民,孔孟之道的傳人,長時間的耳濡目染,本應知書達理,然而,現今大學生的文明禮儀素養卻讓人匪夷所思,不應有的行為,尤其是不應由“在天子驕子”這些國家的未來棟梁做出來的行為,卻在校園里時常看到。更讓人擔心的是,有的大學生把校紀校規當成耳邊風、隨意妄為,只想自己不顧他人認為是理由當然,多次批評無動于衷,甚至強詞奪理。學生中這種種缺乏禮儀素養的行為,直接制約著高職院校培養出來的人才質量和信譽。
禮儀是人們在社會交往過程中形成的并得到共同認可的各種行為規范,它是人們以一定的程序、方式來表現的律己、敬人的完整行為。它體現了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地區的道德風尚和人們的精神面貌,所以掌握禮儀知識須注重內外兼修。作為培養學生綜合素質之一的禮儀課程在整個理工科專業的課程體系中占有的比例較少,這就需要根據高職院校理工科專業學生的特點和未來就業崗位的要求,精選實用的禮儀內容,重點對“個人禮儀”、“交際禮節”、“儀式禮儀”、“會務禮儀”、“求職禮儀”、“涉外禮儀”和“民俗禮儀”等交際禮儀的重要方面進行著重闡述。
1.個人禮儀。高職院校理工科專業學生以男生居多,他們在掌握各種專業技能的同時,由于性格的特點,部分學生不注意自己的個人形象。個人形象,是一個人儀容、表情、舉止、服飾、談吐、教養的集合,是別人對你的一個外觀的判斷,而禮儀在上述諸方面都有自己詳盡的規范。正儀容,其顏色這兩句話其實講的就是儀表。個人儀表是否得體而規范,既是個人教養的問題,也是所在單位的問題,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學習禮儀,運用禮儀,無疑將有益于人們更好地、更規范地設計個人形象、維護個人形象,更好地、更充分地展示個人的良好教養與優雅的風度。
(1)要掌握儀容中發型、面部、手部、口部、體味,化妝等整潔衛生要求;(2)要掌握服飾禮儀的基本要求,穿衣打扮在考慮個性的同時要遵守常規、符合身份、區分場合,掌握揚長避短和服飾搭配的技巧;(3)根據舉止禮儀中的站姿、坐姿、走姿、蹲姿和手勢的基本要求和技巧,自覺糾正不良的行為舉止,避免彎腰駝背、走路搖搖擺擺等亂象。
2.交際禮儀。交際是人類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現代社會中,人們所從事的勞動和工作越來越復雜,社會化程度越來越高,既有嚴密科學的分工,又有嚴格的整體配合,需要越來越多的人合作才能成功,交際恰似勞動、語言和閑暇一樣,是人類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使交際雙方能夠愉快地相識相知、理解合作,交際雙方都希望尋找達到交際目的,實現各自需要,這就需要交際禮儀。交際禮儀無論從內容、還是到形式都紛然雜陳。從見面時的握手禮、鞠躬禮、擁抱禮、親吻禮、合十禮、脫帽禮、作揖禮、介紹禮、稱呼禮,到交談告辭時的禮貌用語;從成年儀式、結婚儀式到喪葬儀式;從家庭禮儀到社會禮儀;從官方規定的禮賓程序到形形色色的風俗禮儀,可以說,交際禮儀無孔不入。人們在交際中,稍不注意,就容易進入交際的誤區,從而導致交際障礙,處于交際困境。
(1)掌握人際距離的尺度、眼神凝視的范圍和時間并能在實際中有效運用。(2)掌握公務場合、社交場合得當的稱呼禮儀、介紹禮儀、握手禮儀、名片禮儀、電話禮儀、饋贈禮儀、座次禮儀、宴請禮儀等社會交往禮儀。(3)隨著中外融合,涉外交往越來越頻繁,積極引導學生在第二課堂自學涉外禮儀。
3.儀式禮儀和會議禮儀。在安排具體的教學內容時,緊扣學生未來就業崗位的實際要求,以必須夠用為度,有所取舍,有所側重,通過技能點的完成來達到教學要求,并注意與前后續課程的有序銜接。在企業里,剛剛畢業的學生一般擔任商務助理、公關助理工作,從事商務活動具體細節的執行,例如簽字文本的準備、位次的安排等,我們在課程中通過技能點來訓練這些技能,并且不斷地變換情境,反復練習,以培養學生的應變能力。通過這些扎實的訓練,培養學生的耐心、細致、嚴謹的工作態度,成為受企業歡迎的人。
4.應聘求職禮儀。求職應聘是每個學生走向工作崗位的第一關,也是第一次向企業展示自我的機會,從另外一個角度上來說,應聘禮儀也是禮儀知識的一個總結,是禮儀知識的綜合運用。
(1)個人簡歷、應聘信、求職信等求職禮儀文書是應聘的敲門磚,具有固定的格式要求,理工科學生在高中升學階段可能側重于數理化課程的學習,而忽略各種文書的寫作。(2)根據面試的整個流程,強化應聘禮儀。準備階段注重儀容儀表服飾裝扮,面試中要有時間觀念按時到達、通訊工具調為靜音、敲門而入、主動與面試官用語言或表情打招呼、請坐后再坐、雙手遞交紙質資料,大方得體地與面試官溝通交流,面試結束要禮貌地道別,等等。
子曰“不學禮無以立”,荀子也說過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隨著高職院校不斷加快職業教育改革,創建品牌院校品牌專業的同時,加強禮儀教育對于指導高職理工科學生的學習、人際交往和求職應聘,提高綜合素質有一定的作用。
[1]王夢歐.禮記今注今譯[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1:528
[2]張志軍.試論高職培養目標定位與人才模式的特征[J].職教論壇,2005(4):26-27.
[3]王夢歐.禮記今注今譯[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1:528
[4]許艷霞.加強高校禮儀教育的重要意義[J].理論界,2004,(06):214-215.
[5]金正昆.商務禮儀[M].北京:北京聯合出版社,2013:97.
The etiquette education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pecial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 A case study in Wanbei occupation colleges as an example
Liu Yue-rong
(Bo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Bozhou Anhui,236800, China)
The aim of running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is to serve the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o cultivate high-quality skilled talents, training of students not only have a solid professional skills, but also have high comprehensive quality, especially to enhance the ability of communication. In the practical teaching content, the etiquette education is a very effective way to improve students' ability of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to cultivate comprehensive quality.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pecialty; etiquette education; education content
G710
A
1000-9795(2014)02-0232-02
[責任編輯:劉麗杰]
2013-12-25
劉月榮(1975-),女,安徽靈璧人,講師,從事禮儀理論與實踐教學方向的研究。
2012年安徽省精品資源共享課“高職生綜合素質” 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2012gkl1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