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慧 余成發
(安徽新聞出版職業技術學院 安徽合肥 230601)
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包裝印刷設備》建設理念探索
曹 慧 余成發
(安徽新聞出版職業技術學院 安徽合肥 230601)
根據教育部對精品資源共享課程“五個一流”的界定,分析了《包裝印刷設備》課程的特點,在此基礎上,緊緊圍繞課程體系設計、教學內容更新、教學模式創新、優勢資源有效獲取和精品師資團隊建設五個方面展開論述,提出了《包裝印刷設備》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項目建設中的幾個基本理念。
包裝印刷設備;共享課程;課程理念
精品資源共享課程項目建設是現階段國家精品課程建設項目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旨在促進高等教育教學觀念的轉變,引領高等學校課程教學資源和教學模式的創新,推動高校優質的教育資源借助現代網絡信息化技術手段為平臺實現共建共享,實現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服務于自主和終身學習型社會的需要。
《包裝印刷設備》是高等職業技術教育中包裝技術與設計專業一門職業能力核心課程,該課程2007年被教育部確定為國家級精品課程,近三年來,在安徽省專業技術帶頭人余成發教授的統籌和安排下,《包裝印刷設備》精品課程專業研究團隊緊緊圍繞課程體系、師資配置、教學理念、網絡資源共享等方面進行了較為深入的研究,并整合各種優質課程教學資源,搭建精品課程資源共享平臺,基本滿足了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項目申報的各項條件,基于此,2013年《包裝印刷設備》課程由安徽省教育廳推薦,教育部同行專家評審,成功申報為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項目并付諸建設,實現了印刷包裝行業內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項目建設零的突破。
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必須有先進的教學理念、頂層的課程設計,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和學習主動性,學生的學習能力能夠得到充分的鍛煉和提高。國家在政策上對“精品課程”做了明確的界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項目就是要緊緊圍繞“一流教師隊伍”、“一流教學方法”、“一流教學內容”、 “一流教學管理”、“一流教學資源”五個方面展開建設。因此,先進的精品資源共享課程教學理念應與之相應,應具備流暢的課程體系設計、實用的教學內容、創新的教學模式、穩定精品的師資團隊和可實時獲取的優質教學資源。
就業是高等職業教育重要的教學目標,企業是學生最終的就業目的地。高校與企業共同合作開發適合于行業崗位群特點的資源共享課程,企業技術骨干和課程專業技術團隊根據企業生產過程和未來的就業崗位,確保職業活動典型的工作過程,以就業能力為導向,根據崗位技能要求設置課程,建立新的課程體系。通過校企合作開發教材,加強學生職業核心能力和職業素質的培養,始終堅持將職業素質教育融入到精品資源共享課程體系當中,努力提高學生職業核心競爭力,從而實現課程學習者可持續發展;按照包裝印刷行業技術標準和人才培養質量的要求,努力做到高校人才培養技術規格與行業人才需求的無縫對接,最終實現高等職業院校人才“源于企業,用于企業” 這個基本點[1]。
精品資源共享課程項目建設要符合各高校具體的人才培養模式。不同類型的高校辦學定位和人才培養模式可能不同,應在課程設置中有所區別。《包裝印刷設備》課程設計基本思路是以就業能力為導向組織教學,在實現工作過程的同時培養學生應具備的職業素質,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要以行業崗位實際工作情境為教學背景,靈活運用精品資源課程體系,采用情境教學、引導式教學、激勵法、互動發、學生示范等,理論知識與操作技能兼顧,二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教學內容項目化、模塊化,教學課時安排靈活。
按照高職院校工學結合的要求,高校和企業共同組建精品資源共享課程項目建設小組,設計和編排精品課程教學內容過程中,要以學生就業工作為主線,構建適應于行業工作崗位技能要求、工學結合的核心課程。將工作過程中必須具備的知識、職業素養和崗位技能,采用學習項目和工作任務編入課程內容,融入行業標準語職業資格技能要求,體現課程教學的能力目標、知識目標和素質要求。根據新的教學標準,建立課程標準,對課程性質、教學目標、課程內容、教學資源配置、、課程考核等方面進行全新改革。依托課程標準、通過課程設計推動課程教學改革;教材改革配合課程改革建設要求,通過吸收企業人員參與課程設計和教材編寫,將行業職業標準和企業生產實際中的新案例、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編入課程和教材,建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本土教材,實現教材的二次開發[3]。
抓實課程教學內容,首先要根據工學結合特點設計典型工作任務。《包裝印刷設備》課程主要面向紙品包裝生產企業工作崗位。根據崗位設置要求學生能根據產品任務施工單,在單張紙印刷機、平壓平模切機、糊盒設備、印刷開槽設備、表面整飾設備等崗位,在規定的時間內以經濟的方式按照專業的要求完成任務的生產,并能在生產過程中發現產品任務施工單所沒有記錄的而又應該進行調整的項目和優化操作。包裝產品加工設備的操作主要以卡紙和瓦楞紙板為加工對象,根據包裝裝潢設計和包裝結構設計的特點進行檢測分析,對印刷產品的質量、表面整飾質量、模切加工質量和糊盒成型質量進行工序檢查。對設備的操作、維修與保養等工作遵循標準規范要求。對已經完成的工作進行記錄存檔,自覺保持安全作業。
課程教學實際包含了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兩層含義,多年以來,一致認為教師的職責就是教授課程,但是,通過多年的教學經驗,我們仔細思考發現學生的學才是關鍵,如果學生不學,教師教得再好也是沒用的。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首要的任務就是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就學生一生來講,學習能力遠比單獨一門課程知識更為重要。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個人自主學習的能力。樹立了這種教學理念后,教師就需要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去減少滿堂灌的這種教學方式,自覺地去創造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氛圍。這一理念符合國家建設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的初衷。
精品資源共享課項目建設的重點就是要建設便于學生自主學習的網絡平臺,而不是便于教師教學的網絡平臺。要想把傳統教學模式轉化到以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目標,就需要轉換教師和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角色和作用的傳統理念。以基于工作過程為導向的創新教學模式中的教學理念就是將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的角色比作教師為導演,學生為演員。教學過程好比電影的排練和表演。教師的主要職責就是選擇好的“劇本”(教材)、指導“表演”(示范)、并營造氣氛和‘搭臺’。學生的主要任務就是熟悉“劇本”(教材),并進行“動作的練習和表演”,即自主學習經驗[4]。因此,在這一個創新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的首要任務應該是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努力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從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確保精品資源共享課程質量,最為關鍵一點就是要加強資源共享課程專業教師研究團隊的建設。資源共享課程項目建設,表層含義是資源共享課程的建設,內涵其實是精品教師專業團隊建設。一門課程有沒有魅力,受不受廣大學生的歡迎,除了它必須有豐富實用的內容之外,教師必須取決定性的作用。一門精品資源共享課程,是專業教師團隊經驗、追求、理念、知識以及教師人格的綜合體現。
高等職業教育要突出職業基本技能,在資源共享課程建設中要更加重視實踐環節的教學,因此,要求課程主講教師應具備具備相關行業職業背景和良好的職業技能。要有良好的教學經驗,能理解和把握好高職院校工學結合的教學模式[4]。在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建設過程中,教師要不斷提升職業素質,具有持續優秀教材開發、課程教學設計、改革和教科研能力。
采用以在職培養為主,引進與培養相結合的原則提高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師資隊伍的總體水平,建設一支具有知識結構、年齡結構、職稱結構、學歷結構諸方面優化的雙師型素質教師團隊。幾年來,《包裝印刷設備》課程教學團隊始終堅持企業引進和在職培養相結合的原則培養課程主講教師,初步形成了一支以安徽省級專業技術帶頭人余成發老師為龍頭,以中青年教師為技術骨干,以“雙師型”素質教師為主體,年齡和職稱結構合理、實力較強、數量較多的教師隊伍。現有課程主講教師16人(其中專任9人,企業兼職7人)。教師梯隊中有教授1人,副教授和高級工程師7人,講師和工程師8人,高級職稱教師人數比例達到50%。具有博士學位1人,碩士以上學位教師11人,占63.5%,“雙師型”骨干教師比例為80%。
優質教學資源要充分有效共享,首先一定要保證共享的課程資源是真正的精品,在此基礎上,還要保證資源需求者能夠實時有效地獲取這些優質共享資源。在精品資源共享課程項目建設中要加大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網絡資源的宣傳和開放力度,積極解決影響資源共享課程資源獲取網絡技術方面的障礙,改善已有的國家精品資源網站(愛課網)的界面,優化資源并減少不必要的鏈接。除此之外,我們可以通過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相關研討會,在行業主要門戶網站建立相關鏈接,鼓勵行業相關博客的開通等網絡途徑來宣傳共享課程的優質教學資源。要健全共享課程動態監控機制,力求保證優質學習資源共享動態性和開放性[2]。精品資源共享課程要重在建設,必須有一定的動態性,而不是僅僅對現有的課程進行評估和認定。
保證優質教學資源共享的動態性和開放性,實際上是要求共享的優質教學資源與時俱進并隨時充滿活力和生命力。國家相關教學部門應該在資源共享課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通過健全現有的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動態監測體系,從外部推動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程項目的順利進行。國家也可以通過政策和資金上的支持,積極引導高校教師的團隊合作精神,儲備一些業務能力較強的老師作為精品課程教師,在一定程度上分擔了精品課程主講老師在教學和科研上繁重的任務,讓主講教師有時間進行定期的信息技術培訓,為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的實時更新、有效獲取在時間和精力上提供了保證。
[1]吳寒.高職商務英語專業課程體系的設計與構建研究[J].河南科技學院學報,2011(6):81.
[2]賈紅桃,裴躍進.從系統論視角看精品課程優質資源共享中的問題及建議[J].高教論壇,2009(7):46.
[3]廖克玲.示范院校校企結合的本土化實踐與探討[J].溫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3):36.
[4]強勝.如何打造植物學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J].中國大學教學,2013(8):34.
Course Idea Exploration of National Excellent Resource Sharing For Equipment of Packing And Printing
Cao Hui, Yu Cheng-fa
(Anhui Vocational College of Press and Publishing, Hefei Anhui, 230601, China)
According to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sharing course "five class" to define the quality resources,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urse of "packaging and printing equipment, On this basis, discussed Focus on curriculum system design、Teaching content updates、Teaching Model Innovation、Effective access to superior resources and Quality teaching team, Proposed national quality curriculum resources sharing project in a few basic concepts.
equipment of packing and Printing; resource Sharing; Course Idea
G642
A
1000-9795(2014)05-0212-02
[責任編輯:劉麗杰]
2014-03-10
曹 慧(1979-),男,安徽望江人,講師,碩士,從事包裝印刷設備結構仿真設計與課程教學方面研究。
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包裝印刷設備》項目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