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亮 閆學峰 孫雁鳴
(朝陽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遼寧朝陽 122000)
牽手教育在班導師制度中的運用
吳曉亮 閆學峰 孫雁鳴
(朝陽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遼寧朝陽 122000)
當前,我國部分高校實行班主任制或者導師制的學生管理模式,班主任、導師多由專業課教師擔任,缺少思想政治教育的專業性。深入解析牽手教育的內涵,構建班導師開展牽手教育的運行模式,能夠增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有效促進高校學生的全面發展。
班導師;牽手教育;制度
當前我國高校為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多實行班主任制或者導師制,即在學生的日常管理中實行班主任+輔導員或者導師+輔導員的管理模式。兩種制度中,輔導員的工作職責是相同的,負責協調班主任、導師、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等共同做好經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班主任制中,班主任更強調從生活上關心、關愛學生,導師制中,導師更側重從學業上指導學生。現實中,每位輔導員的工作面對的大多是一個系或者一個年級,這就導致了輔導員在有限的工作時間內不可能細致地了解到每一位學生。而高校班主任、導師多為專業課教師,他們具有教學專業的專業性,缺少思想政治教育的專業性。因此,以班導師制度為載體,開展牽手教育尤顯重要。本文的班導師制是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任一個班級的班導師,并以點帶面,以該班級為基點,“牽手”所在系的學生會、團總支、社團組織等了解整個系學生的思想動態。在了解學生的基礎上,通過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課堂教學牽手學生,也可以通過談心談話或高年級學長的朋輩影響等方式及時有效地解決學生的思想問題。
界定概念的一般方法是采用“屬概念”加“種差”的方法,其基本公式是:被下定義的概念=種差+屬概念。[1]筆者探討牽手教育概念試圖遵循這一基本原則,從而達到對牽手教育內涵的把握。
(一)對牽手教育中“教育”的界定。對于“教育”概念本質屬性的認識,我國教育理論界一直存在著分歧與爭論。但如下內容應成為教育的本質屬性:其一,教育屬于社會實踐活動的范疇,是人類所獨有的活動;其二,教育是培養人的社會實踐活動,它根據社會的需要培養人類自身的各種素質;其三,教育促進人的社會化[2]而本文所談的“教育”為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全面提升大學生的思想素質、政治素質、道德素質、心理素質、法律素質為目標,教育人、培養人,使他們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對牽手教育中“牽手”的界定。社會不斷深入的改革,文化的多元化等,通過網絡等媒體對大學生產生了深刻的影響。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教育者的引導是保障,學生的主體性發揮是關鍵。教育者與學生之間建立良好的交流關系,即開展交往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教育者對學生的引導,激發學生主體性的發揮。“牽手”即為一種形象的比喻。教育者與學生“大手牽小手”般地建立良好的關系,在充分信任的基礎上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實現“有關愛的良性互動”,能夠有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三)牽手教育的概念界定。牽手教育為一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要求包括高校教師、輔導員、班導師、黨政工作人員、后勤工作人員等在內的每一位“高校人”,充分運用課堂、學生會、社團等要素,從大學生入學到畢業直至參加工作,每時每刻地深入到學生群體當中去,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走進學生的內心,與學生建立亦師亦友的良好關系,以及時了解每位學生的思想動態,并有針對性地以學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從思想上引導學生,從行為上關愛學生,真正實現“思想扣子有人解,出現矛盾有人勸”,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將牽手教育運用到班導師制度當中,是對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的探索。構建班導師開展牽手教育的運行模式需首先完善班導師開展牽手教育的制度建設、明確班導師開展牽手教育的工作職責,在此基礎上,由經過選拔的優秀的班導師選擇恰當的方式牽手學生。
(一)完善班導師開展牽手教育的制度建設。班導師開展牽手教育的制度建設主要包括班導師的選拔制度和考評制度。
明確班導師開展牽手教育的選拔制度。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本身就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中選擇具有較強工作責任心、事業感、熱愛學生的作為班導師,每位班導師以自然班為單位,以班帶系、院地在該系、院一個年級學生中開展牽手教育。
明確班導師開展牽手教育的考評制度。班導師承擔著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對學生的成長、學校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具有重要意義,因此,要建立嚴格的班導師考評制度。可以成立專門的督導小組,對班導師開展牽手教育的的狀況進行監督、指導。如督導小組可以定期檢查班導師開展牽手教育的文檔材料,對認真負責的教師提出表揚,學校設立優秀班導師榮譽稱號,對工作表現突出的教師給予表彰獎勵。同時也可以將班導師工作納入年度考核、記入業務檔案等,激勵班導師更好的開展牽手教育。
(二)明確班導師開展牽手教育的工作職責。班導師開展牽手教育的前提是明確其工作職責。
班導師開展牽手教育的主要工作職責在于以恰當的方式牽手所在班、系的學生,做好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時,加強學風建設,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針對學生關心的新聞事件、社會熱點、焦點問題,及時進行教育和引導,化解矛盾沖突等等。班導師、班主任、導師、輔導員的教育活動最終目標都是育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班導師應與班主任、輔導員及時溝通、協調,真正實現“師生困難有人幫、思想扣子有人解、出現矛盾有人勸”。
(三)班導師開展牽手教育的“牽手”方式。班導師開展牽手教育須豐富“牽手”方式,堅持以人為本,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首先,班導師可以通過檔案查閱、問卷調查、與輔導員、班主任溝通,采集學生相關信息“牽手”學生。班導師可以通過查閱學生檔案,初步了解學生的家庭狀況、成長經歷;通過自制問卷,有針對性的開展問卷調查,了解學生入學初的思想狀況;進一步與班主任、輔導員溝通,采集學生相關信息,盡量做到了解每一位學生,尤其是單親家庭、困難家庭、高考失利等幾類容易產生思想波動的學生。通過以上牽手方式,將了解到的信息匯總,將男女學生比例、黨團員人數、城鄉比例、獨生子女人數等制成圖標,以利于進一步的開展牽手教育。
其二,班導師承擔所負責班級、系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并以思政課的教學為載體,開展牽手教育。任何課程學生們都不喜歡單一的“被灌輸”,而希望與教師平等對話。班導師在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中要盡量豐富課堂教學手段,如可以以課堂為載體,開展辯論賽、小組討論。這種授課手段既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又能夠使學生暢所欲言表達自己的觀點。班導師在活動過程中要注重觀察參與活動學生的觀點,也要觀察其他學生對辯論、發言、討論內容的態度,進而了解全體學生的思想動態,以有針對性的“牽手”。班導師也可以以課前十分鐘或者利用課堂的五分鐘到十分鐘時間開設以學生為主導的小課堂,即學生作“老師”,這就促使學生在課前搜集大量的資料,在搜集資料的過程中,學生已經開始了自我教育。其他同學也會基于“老師”的特殊身份而對課程內容更感興趣,激發了全體同學的學習熱情。
其三,班導師通過網絡“牽手”所在系的學生會、團總支、社團組織等,了解學生思想動態,并通過談心談話或高年級學長的朋輩影響等方式及時有效地解決學生的思想問題。
網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陣地,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載體。班導師充分運用網絡,牽手所在系的學生會、團總支、社團組織等,能夠及時、充分地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并可以及時有效地開展牽手教育。如班導師關注學生干部的QQ、微博等,通過他們發表的新的狀態、消息,以及其他學生的回復狀態,能夠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在了解的基礎上,恰當的選擇開展牽手教育的方式,如可以通過網絡回復開展隱性教育,對個別學生可以進行一對一的談心,也可以與學生干部、社團組織領導人溝通,在學生會、社團的活動中,使學生干部或者高年級的同學對其進行恰當的引導。
[1]方鴻志.技術教育內涵解析[J].遼寧教育研究,2007(5).
[2]李福杰.高等教育本質研究述評[J].南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1).
Application of hand education in class tutor system
Wu Xiao-liang, Yan Xue-feng, Sun Yan-ming
(Chaoyang Teachers College, Chaoyang Liaoning, 122000, China)
At present, the teacher or tutor student management model is implemented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structor held by professional teachers, lack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o analyze the connotation of education, construct the development mode of operation of the class teacher, to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class teacher; hand education; system
G40
A
1000-9795(2014)05-0051-01
[責任編輯:董 維]
2014-03-10
吳曉亮,遼寧錦州人,從事思想政治教育方向的研究。
閆學峰,遼寧朝陽人,從事思想政治教育方向的研究。
孫雁鳴,遼寧朝陽人,從事思想政治教育方向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