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愛華 賈敬堂 韓田君
近幾年,高職學生生源數學基礎普遍較差,而且普高生、對口生、單招生、“3+2”生等構成復雜。據不完全統計,高考數學成績在90分以上的學生(滿分為150分)很少,有的學生甚至高考數學成績是幾分。針對高職學生的數學基礎薄弱的情況,在實際教學中要不斷采取適當的教學措施、教學策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感到數學不難學,學完以后在生活中有實際用途。
1.興趣的概念。高等教育心理學認為,興趣是個體意識對一定客體產生積極的帶有趨向性和選擇性的態度和情緒。其中,趨向性包括外在趨向性和內在趨向性。外在趨向性指因為外在事物的吸引、誘惑而產生的,相當于外因;內在趨向性指因為內心的驅使,個體對客體給予優先關注,并伴隨著對客體的渴望或向往的心情,以及滿意、愉快興奮的肯定性情感,相當于內因。興趣有直接興趣和間接興趣。布魯納所重視的學習動機特指對學習的直接興趣。興趣是一種無形的動力,有興趣會使人愿意多投入時間積極從事學習、工作,探索其奧秘。
2.興趣的作用。興趣對個體的性格形成和發展、生活學習具有巨大的作用。引導功能:興趣可以使學生積極主動地為后續學習做準備;定向功能:興趣可以使學生集中精力獲得知識,并且能夠創造性地完成學習;動力功能:興趣能夠使學生深入鉆研數學,對學習數學充滿動力;維持功能:興趣能夠產生學習的持久的熱情。
1.中學階段數學基礎相當差。據了解,有的班新入學的普高生高考數學成績60分以上的幾乎沒有,有的分不清正弦函數、余弦函數,更不用說正切函數的圖像、性質,有的不知道空集與非空集合的關系。與大學數學有直接影響的中學數學相關內容有函數、數列、排列組合、概率統計、導數、定積分(理科)等,新生差不多都忘光了。教師應該先了解學生的數學基礎情況,有針對性地在教學中采取適當的教學措施,因人施教。
2.大學階段學習態度不端正。受多方面影響,有的學生在學習數學和專業課、外語課認識上有沖突;有的學生認為反正學不好高等數學,少數學生在中學階段數學考試從沒及格過;有的學生覺得數學教師講課風格、態度不能接受;還有的女生認為數學一般女生學不好等。他們在學習數學方面的表現是剛開始還聽課、帶書、記筆記、做作業,后來較少認真聽課、不帶書、不記筆記、幾乎不做作業。扭轉數學差生的學習態度至關重要。數學作為基礎課,為經濟、管理、建工、機電、電子工程等各專業打下良好的數學基礎,如利率的計算、邊際分析、科學決策、分析運算電路、建筑工程預算、計算機編程等都離不開數學。
3.傳統數學教學觀念比較落后。問題的關鍵是中學應試教育導致學生只顧做數學題,沒有將所學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需要產生聯系,不知道做題除了考試外還有其他什么用途。在大學階段,教師必須結合不同的專業特點,針對學生不同的學習數學方面的錯誤認識,最大限度地設法糾正,由原來的純理論數學改為與專業課緊密結合的廣泛應用的實用數學。
1.教學方法多樣性。高等學校的教學方法指高等學校的教師和學生為實現教學目的,完成教學任務所采用的方式和手段的總稱,教學方法包括教師的教法和學生的學法。常見的教學方法有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演示法、實驗法、發現法、探究法等。在高職數學授課過程中,最常用的是講授法,這種方法便于教師快速傳播知識,其弊端是學生接受知識缺乏靈活性,易產生學習疲倦,教師講授數學時間長學生不感興趣。教學方法應多樣化,改變單一的教學方法。針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方法。在講解數學新例子時,既可以采取講授法,也可以采取發現法、討論法等;求不定積分時,可以啟發學生由淺入深研究,引導學生得出一系列結論,使學生有一定的成就感,慢慢地有的學生產生了學習數學的興趣,可以達到逐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在實際教學中要注意主體性。根據建構主義學習論,要注重學生以其原有的經驗、心理結構和信念來建構知識,強調學習的主動性、社會性、情境性。學生是積極的信息加工者,主動建構知識才會產生興趣。數學教師應該盡量創造機會,多用一些時間讓學生參與學習數學,互動可以促進數學教學。通過多種教學方法,使學生由原來的點狀記憶化為片狀記憶,線狀記憶化為網狀記憶,喚醒學生沉睡多年的數學記憶,激活他們的數學細胞。化無形為有形,如畫圖、打比方等,使學生新學的數學知識與原有的數學知識產生聯系,多方位、多層次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教師在上完數學課后,要及時反思,通過反思,不斷深化和推進數學學習。學生也要養成學習反思的習慣,提高反思能力。改進不太科學、不太完善的內容、方式,為后續的教學打好基礎。
2.增強高等數學學習材料的趣味性。高職學生對于準備學習的新數學知識既要與過去的知識有一定聯系,又要有一定的新穎度。如講微分時,可以聯系以前學過的導數,改寫一下即可,類比中學學過的“路程=速度×時間”的關系,高職學生就容易接受了。這需要數學教師把握好一個度,先易后難,易多難少。首先,教學設計要科學合理,讓學生體會學習數學的價值。去偽存真,緊緊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其次,可以適當展示一些數學史、數學家的故事、傳記,從有趣的故事當中使學生體會數學家的成功與失敗,對待學習數學的態度、艱辛與歡樂。可以提煉成上課前幾分鐘的小插曲,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然后趁熱打鐵、循循善誘,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開始喜歡學習數學。如通過講我國著名的數學家華羅庚自學成才、統籌方法,陳景潤自學五門外語直接翻譯外文原著、證明最接近哥德巴赫猜想成果的“1+2”,吳文俊年逾花甲學習利用計算機證明幾何問題的有關故事,吸引、激勵學生學習數學。結合不同專業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講解高等數學知識,可以使學生產生對學習數學的需要。
3.創設問題情境,制造認知矛盾,激發學生的求知欲。青年學生的好奇感較強,在教學中可以采取設疑法,提出一個適當難度且有趣的數學題,當次課先不講答案,留待下次上課時再細講,能夠調動一部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教師可以提出比較兩個數自然對數的底e的π次冪與π的e次冪的大小,是不是可以證明?學生感到好奇。一般的學生通過計算器計算。教師在下次上課時可以利用導數轉化為構造函數,求導后利用單調性的知識求出前者大于后者。
4.加強數學教師的語言修養。數學教師的語言包括語氣的親疏,語調的高低,語速的快慢,語序的先后。親切的語氣、抑揚頓挫的語調、中等的語速、合理得當的語序必定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學習數學的興趣。反之,可能影響甚至打擊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教師語言的修養是影響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師的語言“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的腦力勞動的效率,是一種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響學生心靈的工具”。學生在第一次上課時首先接觸到的就是教師語言的表達能力,教師的語言要生動活潑,避免語言刻板,說話時要態度熱情,對待說錯話的學生,最好不要直接批評。教師的語言修養包括語言的準確性、純潔性、啟發性、激勵性。產品好也需要有好的包裝。教師的“傳道、授業、解惑”都離不開語言的表達。對現在的學生而言,再好的數學教師,如果語言不幽默、不親切,知識表述不熟練,一開始上課也不容易被接受。教師的一句鼓勵的話可能溫暖長期受數學打擊的學生的心。相反,一句諷刺的話,可能導致學生因反感教師進而反感數學。對于高職學生,教師要盡量少用專業名詞,若一定要使用時應該詳細解釋新名詞、新符號的含義。教師要有自己的語言特色,可以借鑒多種語言形式。
5.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數學教師應該積極與學生共同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良好融洽的學習環境氛圍有利于學習興趣的激發和培養。數學教師要熱愛學生、信任學生,誨人不倦,對學生有高度的責任感,不斷感染學生,激勵學生。學生只有“親其師,信其道”,才能“生于情”。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利于滿足學生的情感要求和求知欲,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應該多關心基礎差的學生學習數學的痛苦,通過溝通、交流,使學生不斷克服心理自卑因素,走出學不會數學的心理陰影。經常鼓勵學生,對學生哪怕是很小的數學進步也要及時表揚。多數學生很在乎數學教師的表揚,要多給他們一些受表揚的機會。課下也可以進行數學輔導,及時消除學習顧慮,使學生能夠輕裝前進,不斷積累小成功,逐步走向自信。
6.利用合作式學習,促進后進的學生。在高職學生數學基礎差、能力低而且熱情不足的情況下,如果強迫學生學習數學,他們會產生抵觸、消極、逆反心理。在實際教學中,數學教師在調查大學新生對學習數學的態度時,分為非常喜歡、喜歡、一般、反感等級,大多數學生說的是反感。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缺乏自主學習數學的能力。應該采用合作式學習。合作式學習指學生自由選擇,形成學習小組合作學習,學習不受時間及地點的約束,自己把握學習進展與繼續努力的方向,自己評價自己的學習成績。在合作中,學生能夠獲得別人的幫助,會感到學習成功的可能性較大,增強學習成功的信心。當有的學生遇到問題時,可與伙伴進行交流討論,雙方相互研究、幫助,教學相長,直到最終解決問題。采用合作式學習最好是學習較差的學生與學習較好的學生組成學習小組,每個學習小組應該有一兩個學習方面的主心骨。
7.采用研究性教學,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動力。研究性教學就是教師通過引導、促進、支持、指導大學生的研究性學習活動,完成學科(數學)教學任務的一種教學思想、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研究性教學強調學生通過自主參與研究性的學習活動,獲得親身體驗;從實際出發,對學生學習數學提出合理的能夠接受的學習目標,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自覺性。如可以讓學生結合概率知識研究“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的科學性,及在什么情況下這句話才是正確的。教師要注重學生學習數學的主體性、能動性、創造性,充分肯定學生的獨立人格。可以養成學生學習數學時善于質疑、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努力求知的積極態度,培養積極情感,進一步激發他們創新探究的欲望。
學習興趣是學習動機的重要心理成分,可以使高職學生在從事學習數學過程中伴隨愉快的情緒體驗,從而產生進一步學習的需要。通過后天的環境影響、學習和訓練的作用,克服學習數學的困難,可以指導學生掌握戰勝以后學習、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難的方法,努力完善學生的人格。研究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的教學策略可以逐步推廣到其他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