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書琴
摘 要:提高學生寫作水平六方面:一是引導學生觀察生活,幫助學生豐富作文素材;二是引導學生廣泛閱讀,幫助他們積累語言材料,開拓寫作思維;三是抓小練筆,減緩作文訓練的坡度;四是拓寬訓練渠道,適當增加作文訓練量;五是強化創新思維訓練,培養創新能力;六是構建新的作文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率
關鍵詞:提高;寫作水平;創新能力
在中學作文教學中,常常會遇到學生不會寫作文或不知道怎么寫作文的情況,作為語文老師,如何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呢?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引導學生觀察,幫助學生豐富作文素材
觀察是學生獲取寫作素材的主要渠道。初中生在觀察事物時,往往是隨意的,這就需要教師積極的引導,并教給其觀察方法。
1.引導觀察生活中的小題材
學生在初中階段,思維能力處于幼稚的發展期,知識、閱歷較淺薄,因此,作文不能脫離學生認知實際,而要求寫反映社會生活、具社會價值的大題材。
2.把定向觀察和隨機觀察有機地結合起來
隨機觀察就是把眼光投向廣闊的生活空間,凡是新鮮的感受,就及時記在觀察本上,為寫作提供素材。這樣下去,學生發現和捕捉生活的能力就會逐漸增強,寫作時就會文如泉涌。
3.引導學生將平時觀察到的素材定期進行歸類整理,使零碎的變為系統,分散的變為集中
4.引導學生定期交流,開展素材匯報交流會,互相啟發、補充、強化對生活原型的再認識
二、引導學生廣泛閱讀,幫助他們積累語言材料,拓寬寫作思維
1.為閱讀提供豐富的源泉
引導學生多讀多背、熟讀誦讀,之外充分發揮圖書館、閱覽室、班級圖書角的作用,豐富閱讀材料,擴大閱讀面。
2.要求對課文中的精彩片段、妙詞佳句、成語格言及時摘抄,分類整理,并寫上簡要的閱讀批注或感想,培養閱讀的良好習慣
三、抓小練筆,減緩作文訓練坡度
小練筆即圍繞一個重點或中心,進行范圍小、篇幅短的寫作訓練,這樣有很多好處:一是可以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寫作材料,一旦作文需要,就可以隨手拈來,靈活運用。二是形式活潑多樣,有話則長,無話則短,可消除學生害怕作文的心理。三是通過小練筆,可使長期積累在學生頭腦中的記憶得以復蘇。
四、拓寬訓練渠道,適當增加作文的訓練量
教師可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拓寬訓練渠道。
1.在實踐活動中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比如,有的課文上完后,可讓學生完成一個制作。學了《橋之美》,就可以讓完成一件“未來的橋”手工制作,并讓把制作的過程、感受和新的發現寫下來。
2.充分挖掘課文中的作文資源,通過改寫敘述的順序或改變文章的體裁,進行寫作訓練
例如,學了《木蘭詩》后,讓將課文改寫成《木蘭的自述》;學了朱自清的《春》,讓寫自己家鄉的《春》。
3.在班級墻報開辟“自由談”“小評論”“心里話”等欄目,為學生提供一個發表感想、展示才華的平臺
五、強化創新思維訓練,培養創新能力
引導學生沖破思維定式,培養發散性思維。(1)可同一題目多角度選材,如,寫《媽媽》,多數人寫的是媽媽怎樣關心自己,教師可啟發從媽媽的脾性、品德、愛好、在家庭和社會的中的作用等角度選材,學生一旦學會了發散思維,就會從山重水復走向柳暗花明。(2)可同一中心多種選材,教師可引導學生擺脫思維定式的束縛,寫出各具特色的作文來。(3)可同一材料多種立意,引導學生挖掘同一材料的多義性。(4)可同一材料多種體裁。如,圍繞學校這材料,可設計一組題目:“我們的校園”(側重于記敘和抒情);“我們的學校”(側重于說明);“我們學校的未來”(側重于想象)。
六、構建新的作文教學模式,提高作文教學效率
1.營造氛圍,誘發創新熱情
教師可采取生活再現、模擬表演、實物演示、音樂渲染等手段,用充滿情感的教學語言,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教學氛圍,誘發學生創作熱情,進入“我要寫”的精神狀態。
2.放膽表達,拓展創新思維空間
告訴學生寫作時考慮的不是寫作方法,而是自己的思想、情感、生活。
3.交流合作,激活創新思維的火花
可按學生作文程度搭配成組,也可采取自愿組合的形式,在完成初稿的基礎上進行互評互改。
4.評優激勵,激發新的創新動機
激勵能使學生發現自己的閃光點,從而產生自信。作文教學中變“糾謬法”為“評優法”,讓學生樹立“我能寫”“我能寫好”的自信心,使作文教學步入良性循環的軌道。
總之,語文教師在作文教學中,只要能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學生的作文水平就會有長足的進步。
參考文獻:
[1]王瑞平.淺談如何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J].教育教學論壇,2011(06).
[2]楊永剛.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初探[J].學周刊,2011(09).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