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宏 蒙芳
摘 要:隨著高科技的不斷發展,電子白板在新課程數學課堂上的應用已經十分廣泛。電子白板的靈活性、直觀性、互動性,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動態的學習環境,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參與性,激發學生不斷地探索和創新,使學生樂于投入到數學學習中去。但是,多媒體技術——交互式電子白板的使用還處在初級階段,需要我們不斷探索,不斷進行新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研究,優化教學過程,為現代教育開辟一條新路。
關鍵詞:交互式電子白板;數學;新課改;課程整合
隨著高科技日益發展,多媒體輔助教學——交互式電子白板在新課程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已經十分廣泛,它的靈活性、直觀性、互動性,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動態的學習環境,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參與性,激發學生不斷地探索和創新,有利于新課程改革的實施,更有利于促進多媒體技術與數學課程的整合,為數學教學改革提供了更大的機遇。
一、促進數學新課改的實施
新的課程標準在我校已經施行四年了,我校領導為了配合新課改,在新課改的初期為每個教室配置了交互式電子白板。新的數學課程標準要求培養學生提出、分析和解決問題(包括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人翁意識等。我們知道交互式電子白板能夠實現豐富多彩的教育資源的靈活運用,在電子白板的界面上調用計算機及網絡原有的各種資源,可以圖文并茂、聲像并舉、形象直觀地為學生創設各種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高中數學新課標要求把算法的知識滲透到高中數學的各章節中去,例如在學生掌握了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后,教材中讓學生自己設計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程序框圖的內容,我們可以調用電子白板內置的資源庫(包括活動掛圖資源庫、注釋庫、超鏈接庫、動畫庫)解決這一問題。在立體幾何中,利用電子白板,展示幾何模型,進行圖像的平移、翻轉、伸縮變換,把復雜的數學問題具體化、簡單化、形象化。在解析幾何中,利用電子白板可以把數學中的對稱美、和諧美和曲線美展示給學生,激發學生探究學習的情趣。電子白板的使用,有利于學生通過主動參與、積極思考、與人合作交流和創新等過程,理解數學的基本思想和方法,體會數學與自然、社會和人類生活的關系,從而獲得情感、能力、知
識的全面發展。在一定程度上,電子白板是新課改推行的有力
保障。
二、教學內容形象生動,能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傳統的教學過程分為回憶、接受、理解、掌握、運用五個階段,其中“理解”是關鍵,教師要求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卻缺乏有效的手段促進學生理解,學生在理解環節上出現問題,必然導致整個學習過程受阻。電子白板的普及和應用,許多難以理解的概念可以通過多媒體輔助教學,使數學問題形象化、生動化、具體化。數學課件制作的軟件有:教學平臺(電子白板、Z+Z智能教育平臺等)、課件制作平臺(Powerpoint、Authorware、Flash、幾何畫板等)、課件輔助軟件(圖形編輯器、動畫制作等)。合理地使用教學軟件,可以使我們的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數學學習的最終目的是應用,我們可以利用網絡資源,從實際問題出發,巧設情景,引出新課,比如《函數單調性》一課,直接利用電子白板到網站統計國民生產總值的變化情況,據此分析其變化規律,引入單調性概念,這樣的導入,既不影響數學內容的教學,還會使學生關注社會問題。久而久之,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實踐能力與應用能力都會有所提高。
三、數形結合,攻破重、難點
數形結合是一個重要的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它通過建立數與形的某種聯系,借助數與形的相互轉化來達到解決數學問題的目的。幾何畫板的使用,它為“數形結合”創造了一條便捷的通道,不僅可以解決學生難以繪制的圖形,而且提供了圖形“變換”的動感。具體來說,可以用幾何畫板根據函數的解析式快速做出函數的圖像,并可以在同一個坐標系中做出多個函數的圖像。例如在同一個直角坐標系中做出函數的圖像,比較各圖像的形狀和位置,歸納冪函數的性質。還可以做出含有若干參數的函數圖像,當參數變化時函數圖像也相應地變化,如
在講函數的圖像時,傳統教學只能將A、ω、φ代入確定值,觀察函數圖像,而利用電子白板,我們可以使其中一個參數變化,其余參數不變,觀察各種情況下函數圖像之間的關系。利用幾何畫板處理立體幾何問題,既避免了學生因為空洞的想象而難以理解的苦惱,又鍛煉了學生用分割幾何體的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要使數學與信息技術課程完美的整合,使用現代教育手段解決數學中的問題,在中學開設一些計算機選修課程是必要的,比如幾何畫板課程。
四、提高學生的探索和實踐能力
前些日子聽了一位全國著名的數學專家的關于一元二次不等式和一元二次不等式組所表示的區域的高效課,我深受啟發。他從實際事例出發,抽象出數學問題,最后應用于實際生活,讓學生進一步明確我們學習數學的目的是服務于生活,而不僅僅是為了高考。在課堂中,他利用電子白板,充分挖掘教材,提供豐富的資料,啟發學生進行全方位、立體的思維。學生也從被動的知識接收者轉變為主動的探索者和個性化的獨立學習者,他們在老師的幫助之下,探究知識的形成,在這樣的氛圍之下,學生的學習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都會有所提升。所以我覺得在高中階段應該進行一兩次數學建模,指導老師可以利用電子白板提供大量的材料及指導,讓學生感受實際生活與數學之間緊密的關系,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探究和創新能力。
電子白板是一個新生事物,在教學中的應用還處在探索的初級階段,雖然它給我們的教學帶來的好處是不言而喻的,更為我們新課改的推行和實施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但是我們不能過分夸大電子白板的作用,認為電子白板完全可以代替傳統的黑板教學,整節課不顧學生的接受能力,完全采用多媒體技術,從上課到下課,教師除了講解,就是點擊鼠標,以為這樣就推行了新課改。我認為這是片面的,電子白板要和傳統的黑板教學相結合。該使用黑板+粉筆的時候,我們決不能偷懶,電子白板只是現代教育教學的一種手段,它不可能完全替代傳統的黑板教學,我覺得二者結合是比較完美的。關于電子白板的使用以及與各學科的整合,還需要我們積極地探索和研究。
參考文獻:
[1]徐宏所.巧用電子白板,優化課堂教學[J].科技經濟市場,2010(11).
[2]謝珺.信息技術與數學課程整合:交互式電子白板篇[J].中學數學月刊,2009(08).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