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英
和諧的課堂氛圍,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自主性,使他們在愉快的情緒中積極參與到學習探究中來,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受到情感的熏陶。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善于創設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努力使課堂成為師生、生生、生本之間交流互動的和諧空間。
一、構建融洽師生關系,促使學生愉快學習
融洽的師生關系是有效教學的基石,也是學生成長中有益的助力。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剛到四中,在我教的六個平行班中,因一開始兼任八班副班主任,與八班學生接觸較多,很快便與他們熟悉并相處融洽,我喜歡學生,學生也喜歡我。因為這種良好的師生關系,八班的上課效率總是高于其他班。后來,盡管我已不再兼這個班的副班主任,但因為我和學生之間的感情基礎深厚,同樣的教法,八班的效果卻明顯超出其他班,每次考試成績都在全年級同科目中遙遙領先。可見,構建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情緒和學習效果
二、實現課堂民主,調動學生積極性
陶行知先生說:“創造最能發揮的條件是民主。”實現教育民主化,教師必須樹立民主平等的思想。教師不以“權威”自居,不搞“一言堂”,與學生共同探討真理,共同進步。這就意味著教師要“眼睛向下”,放下架子;這就意味著教師要有豁達的心胸、真誠的態度、熾熱的感情;這就意味著教師不再把學生分成三六九等,而是一視同仁,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尊重每一個學生,做學生攀登的人梯。被尊重是人的一種最大需要和滿足。教師尊重每一個學生,也就會贏得學生的尊重和愛戴,學生尊重老師,也就會尊重老師的勞動,不辜負老師的期望,積極主動地去學習、去探究。
三、充分給予學生“賞識”,激勵學生的信心
陶行知先生說:“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里有愛迪生。”八年級時,我新接了一個班的歷史課,第一節課上得還算滿意,可是作業卻讓我失望——不交作業的同學有好多。怎么處理這個問題?想了又想,我決定先找同學談一談,了解了解孩子們的想法。我先叫了一個叫袁×的女同學談話,她直言不諱地說:“我不愛學歷史,我放棄。”我和藹地對她說:“謝謝你對我說真話!我欣賞你的坦誠!但是,我們不能因為沒有興趣就放棄啊,在生活中,有好多事都是我們沒有興趣但又不得不做的,我們不能一一都放棄吧?”上課時,我沒有批評沒交作業的同學,而是表揚了作業寫得好的同學。后來的一次考試,袁×同學考了83分。由此可見,賞識激勵促使學生成功,可以使學生發現自身的積極因素,從而產生自信。學生一旦有了自信,就會產生巨大的學習動力和克服困難的勇氣。
四、加強師生互動,促進學生發展
在教學中,教師要對學生的反應做出積極的反饋,努力關注學生提出的反對意見和正確對待學生提出的問題,讓學生感到老師的關注,以形成進一步探究的興趣。同時,尊重學生,給學生相應的主動學習與探究的機會,促進學生發展。
知識經濟時代需要具有發展潛能的人,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給學生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發展創造的時空,使求知的過程成為不斷改造的過程,讓學生在認識世界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獲得“創造力”;使學生學會建構知識,學會創造知識,學會生產知識,豐富情感世界,服務于人類社會。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