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杰
實效性的教學一直是我們的追求,我們教育的改革也在不斷進行著。新一輪的課程改革便是其中的一個環節。而教學的生活化則是教學實效性的一個重要因素。現以思想政治課本新教材為例來窺探一下新課程改革,先從教材的編寫上說起,此教材的編寫緊扣素質教育的總旋律,實現了舊教材以理論為中心到現在以學生生活為中心的改變,從學生身邊活生生的實際出發,讓學生去領悟知識。如果還是以前僅僅重視學生重、難點的掌握、記憶上,我們無異于穿新鞋走老路,所以教師教學必須做一個轉變,教師應指導學生重視從自己的生活中理解、感悟和體驗知識,從而使他們更好地面對未來的生活,即讓我們的教育回歸生活,思想政治教學的生活化。怎樣做到生活化的思想政治教學呢?筆者認為應該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要提前進入中學生的生活,上好一節課其實好比一場戰斗,“教”要想在這場戰斗中獲勝,就必須做到知己知彼,對學生的情況了如指掌,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
教師一定要十分熟悉中學生的生活,了解中學生身邊的人和事,即他們對這些人與事的切身感受,還要熟悉中學生的社會生活實際,即了解這些中學生都關注什么樣的國內外政治事件以及其對這些事件的看法等,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將實際的教學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聯系起來,才能將我們的教學真正變為學生樂于參與、樂于接受的教育活動。這樣的教師和學生都會因為彼此的教與學而獲得十足的幸福感,教學才會真正有實效,于教師而言才是有意義的,才是教師引以為自豪的。
二、要進行生活化的課堂教學,主要包括以下幾個要點
1.新課的導入要生活化
即教師要通過生活的設計,創設學生的生活情境,讓學生置身于自己的生活中,提出問題,回歸課本知識,比如,在教授“消費及其類型”一課時,教師便可以以貼近學生生活的話題設問:“從開學到現在你花了多少錢?都進行了哪些消費,有沒有超過你的預期?”因為問題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學生的參與度會提高,課堂氣氛自然會很熱烈,老師從學生的回答上自然而然地引入了新課知識“消費及其類型”。通過把發生在學生身邊的事例導入課堂教學,也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而且讓學生感到經濟常識就在身邊。
2.情景創設的生活化
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是講清要點,突破難點。而思想政治課一些難點和重點往往比較抽象,如果教師再進行枯燥的理論說教,學生不愿意接受,教學便沒有實效。若是教師通過生活化的導入,再創設生活化的情景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活動,去解決實際問題,再幫助學生提升、總結知識,真正地掌握知識。
在教學“消費類型”的知識點時,教師可以引用學生了解有關貸款消費和現金消費的例子,比如說多媒體畫面展示教材上“兩位老太太的消費觀”,設問:你怎么看待這兩種消費觀?他們各適于什么情況,由于是學生熟悉的身邊事,易于他們討論理解,他們也有極大的興趣,這時教師可采取分組討論的方式,讓學生大膽地討論,之后找各組代表說出他們討論的結果,教師再一一點評、總結,由于情景創設的生活化,學生已經掌握了自己該掌握的知識。
3.課后思考延伸生活化
通過把課堂教學中情景創設生活化后,引導學生將探討出的知識總結、反思,回歸到生活中去,去解決自己的實際問題。如,在通過創設情景了解兩種不同的消費觀后,要組織學生討論“如果你們是家長,你們應怎樣安排自己家庭的主要消費,采取什么樣的消費觀呢,原因是什么?這樣的問題雖只有一定的難度,但學生完全可以把上面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中去解決問題,教師再細加點評,這就使得學生把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結論,再運用于感性認識中,去指導自己解決在生活中遇到的新問題,真正做到學有所用,形成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的簡易學習思路。”
總而言之,教學的生活化符合陶行知先生倡導的教育理念“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和“教學合一”。他認為到處是教育,到處是生活。我們教師一定要沿著前輩開好的路,將教學生活化進行到底。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