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勇
(南通路橋工程有限公司,江蘇 南通 226000)
橋梁樁基施工常見質量問題及處治措施
朱勇
(南通路橋工程有限公司,江蘇 南通226000)
摘要:樁基是影響橋梁質量的關鍵性因素,在橋梁的功能結構及使用功能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導致橋梁樁基的質量受到威脅。本文將根據橋梁樁基施工實踐要求,以橋梁樁基施工過程中常見質量問題為研究點,結合實際情況,提出具有針對性的處治措施,為相關施工單位提供實踐經驗。
關鍵詞:橋梁樁基;施工質量;質量控制
1.1縮頸及孔斜問題
在樁基施工時,需要放入鋼筋籠,保證下端的穩定性。但是在實踐中存在鋼筋籠大小和孔徑局部差距大的情況,導致鋼筋籠無法放下去,工作人員可以做到早發現,及時采取措施進行整改。但是在此過程中很容易出現縮孔或者孔斜的問題,嚴重影響樁基的質量。致使縮頸的主要原因首先是由于地質原因造成的,如果土質在地層中某個斷面比較松軟,成孔后放置時間過長,泥漿比重偏小,極有可能造成縮徑。其次,如果孔口堆放石料或機械,孔口處會承載相應的壓力,孔內有粘土和石料擠進去,進而出現縮頸的現象。孔斜事故,導致孔斜的原因有很多,首先尤其是在鉆孔過程中,如石頭落入孔內,造成鉆進過程中鉆頭受力不均,造成孔斜。其次和地質情況有關。在軟硬層交界的地方會出現鉆頭受力不均,進而出現孔斜的現象。再次在連接桿實踐中,如果桿兩邊承受的壓力較大,在鉆機中會出現不均勻沉降或者振動幅度過大的情況,增加了鉆桿的磨損度。如果磨損現象嚴重,進而出現受力結構不均勻的情況。最后,如果鉆機基底軟弱不均勻,在鉆進的過程中造成鉆機傾斜,也會導致鉆孔傾斜。
1.2塌孔問題
塌孔是橋梁樁基施工過程中常見的質量問題,導致該問題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護筒沒有達到預定的標準。在樁基安裝過程中,需要將護筒提前埋入土中一定的深度,但是由于地質的影響,導致鉆頭力量不均勻,如果長時間進行鉆孔,會導致受力結構不均勻,進而出現塌孔現象。其次在鉆進的過程中需要泥漿進行護壁,如泥漿粘本身稠度較小或鉆進的過程中有地表水流入鉆孔導致泥漿比重減小,起不到保護孔壁的作用,從而導致塌孔。再次在鉆進的過程中需要經常檢測泥漿的比重,尤其是在砂土的土質中,或者是鉆進速度過快,也有可能造成塌孔。
1.3卡管與埋管
剪球是樁基施工的重要程序,但是造成剪球卡管的情況比較常見。首先需要明確問題所在,避免由于剪球不當造成不符合實踐規范的情況。混凝土的配合比是影響卡管的重要因素,如果混凝土的配合比不符合設計要求,坍落度過小或者離析現象嚴重,粗集料過大和過分集中都有可能造成卡管。此外橋梁樁基施工設備也是重要的影響因素,如果導管接頭密封性不符合要求,導致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泥漿或其他雜物進入導管,導致管內不通暢,引起堵塞的情況。
1.4鋼筋籠出現偏位的情況
由于鋼筋籠的剛度受吊裝因素的影響較大,吊入孔內之后會出現嚴重的變形,如果缺少必要的保護和控制措施,會導致鋼筋籠出現偏位。鋼筋籠在下吊過程中,如果沒有緩慢進行,在插入孔內時保護層與孔壁產生過大的摩擦,會導致保護層墊塊損壞或脫落,從而導致鋼筋籠偏位。其次由于混凝土灌注至鋼筋籠底部時,澆筑混凝土速度過快,對鋼筋籠底部沖擊力較大,會提升鋼筋籠的高度,使鋼筋籠產生偏位。
2.1縮頸和孔斜的處治措施
基于縮頸和孔斜對在橋梁樁基工程的影響,需要工作人員掌握施工要點,明確處治程序的順序。首先需要及時清除孔處周圍的雜物,減少孔處土層的承載力。其次需要根據工程要求,選擇適當規格的正孔器。常用的正孔器是由半徑為5mm的鋼板制成的,可以利用鉆桿和鉆頭的制約多用,將其連成一個保護架,通過增加鉆頭的重量進而減少其他重力的影響,達到預防事故的目的。在孔斜防治過程中,首先需要利用鉆機的輔助作用,將其放在平坦的地基上進行工作,地基要堅固密實,保證卡孔和護筒處于同一個直線上,減少操作失誤。其次,在軟弱的地基上可以采取在鉆機底部放置方木,增加鉆機的穩定性。再次需要施工人員熟悉地層結構,不可盲目的加壓鉆進,使鉆架受力過大,產生大幅的搖擺,導致孔斜。
2.2塌孔處治措施
受工程體系的影響,塌孔的大小不一,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采取合理的措施進行處理。在塌陷處根據塌孔深度需要重新設置護筒,設置完畢后,將周圍的土夯實。其次利用鉆孔機械對保護壁進行測試,確定保護壁的厚度及自身承受力。如果坍塌出現在孔內,需要根據坍塌程度對其進行相應的處理,當輕微坍塌時需要將粘土混合物填充至塌孔處,然后進行鉆進。如果塌陷情況比較嚴重,要對混合物進行嚴密的檢查,確定沉積密實后在進行下一步操作。
2.3卡管與埋管處治措施
卡管問題的出現多與混凝土的質量有關,混凝土到達現場后檢查其和易、坍落度,滿足要求后方可澆筑。要加強原材料的檢查,粗集料粒徑滿足要求,針片狀顆粒滿足規范要求。如卡管較短,可采用鋼筋進行通塞,讓混凝土順勢脫落。或者上下抖動導管,產生震動,使堵塞處暢通。在澆筑過程中經常檢測導管的埋置深度,保證埋管深度在2-6米,太深容易出現卡管現象,太淺如操作不慎極有可能造成斷樁。其次可以利用機械的方式對混凝土進行檢測,例如使用超聲波無損技術對混凝土強度進行監測。如果在實踐中發現有斷樁情況,需要采用注漿法進行處理,在處理過程中需要采用10MPa的強度的混凝土。在注漿過程中要避免出現離析、泥土滑落的情況,進而保證混凝土的強度。在埋管過程中要注意鋼筋和管道長度問題,進行合理化設計。具體設計圖如下圖:
2.4鋼筋籠偏位處治措施

埋管立體設計圖
鋼筋籠偏位是影響橋梁樁基的重要性因素,需要根據偏位的實際情況對其進行適當的調整。首先要保證孔壁的質量,工作人員需要掌握鉆孔的過程,加強對鉆孔的控制,根據鉆孔進度確定措施類型。其次要保證護筒的埋置位置準確,在鉆孔過程中保證其穩固。再次,鋼筋籠安放完成后,必須通過護樁校正其中心位置,并將鋼筋籠固定牢固,必要時可與鉆機底部點焊在一起。最后要注意澆筑速度,尤其是當混凝土面接近鋼筋籠底部時,放慢澆筑速度,防止由于澆筑速度過快對鋼筋籠產生過大的沖擊力,使鋼筋籠變位或上浮。
由于橋梁樁基施工為隱蔽工程,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工程質量難以控制。因此需要對施工過程中常見的問題進行系統的分析,明確關鍵性因素的相關作用,采取適當的措施進行改進,達到提升施工質量的目的。工作人員需要了解相關安全隱患,保證橋梁的質量,減少不利因素的消極影響,在施工過程中嚴格控制,進而促進道路橋梁建設事業的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