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英
摘 要 通過對蘇教版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分析,總結出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活動的基本構想,并呈現出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 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有效途徑
對于高中化學的教學來講,強化教學中的生活化已經變成重要的研究方向,在高中化學的教學過程里融入生活化教學不僅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可以感受到化學與生活的關聯,讓學生更加生動的學習化學知識,還可以將學生對化學的學習興趣調動起來,激發出學生對高中化學的學習熱情,對提升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效率均十分有利。
一、化學生活化教學的基本構想
1.新課程教材里生活化概念的具體表現
蘇教版高中化學教材在編寫時已經將生活化的理念融入其中,為實現生活化教學提供了條件。
(1)所有單元的知識在引入之前,更多的通過自然界里的化學物質、物質使用于生產生活當中。例如在學習元素化合物時,通過化學與社會之間的關聯,創建教材的總體思路,隨之逐漸將化學的中心內容引發出來,展現出學習化學的價值所在。
(2)用途需要性質來決定、性質需要用途來體現,這也是蘇教版高中化學教材里非常明顯的表現。透過大量的物質用途、物質來源等,將與學生的實際生活密切相關的材料、環境、能源、生命科學等一些實際問題緊密結合。
(3)教材里的很多欄目以及教學內容都是互相聯系、相互補充的。比如:碘、溴、氯以及化合物,通過活動和研究來學習氯氣里的強氧化性,對于氯氣來將,它可以起到漂白劑的作用,而教材內的欄目里提出了二氧化氯。好比物質的分散劑,應當先將分散劑的定義制定出來,通過活動與探索欄目對膠體性質的學習,再通過膠體對國防工業、冶金工業以及醫學等方面進行使用。這些相應的知識及材料,展現了化學和社會發展、化學和人類的非常緊密的聯系,還展現出化學發展的最新結論,為生活化的教學方式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化學生活化教學的素材選擇
教材為老師和學生提供了非常大的發展空間。生活化的素材在選取時,加上教材里所提供的,還可以對已定的教材內容進行大膽創新。選取對學生有利的可以構成概念以及理解規律的生活背景等內容進行改革、創新教學內容。擇選出學生非常了解、喜歡的、并和學生實際生活十分貼切的內容,把生活里的信息轉變成教學資料。如此一來,即便是再乏味的理論知識也都可以轉變為具有現實意義的論點,可以將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和探索的精神輕易的激發出來。
教學素材在整個教學當中有著輔助性的作用,想要令素材的作用發揮得淋漓盡致,就一定要通過教學的內容、目標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適當的取舍。
3.化學生活化教學設計的總體思路
化學生活化教學要以教學目標為基礎,思索提供何種生活素材或者情境,也就是要綜合教學內容針對引入的平時生活當中的具體現象進行選取,并選取更為適合的結合點進行教學。
通過對教學內容以及教學對象進行了解后要確定教學內容的意義,要完成的目標,確定要掌握的知識和學生的生活經驗都存在哪些連接點。
對教學活動進行分析后要明確的是透過學生實際的生活經驗,找到有利于教學的生活實際情況,尋求到化學教學同生活教育的連接處。激發起學生直接體驗和感受的經驗,這樣才可以加快學生領悟教材,將知識進行內化及構建的目的。
透過拓展應用可以說明課后的反復學習或者實踐性的布置作業,可以把教材里的間接經驗轉變成學生的直接經驗,提升知識的使用以及變動的能力,而且在使用的過程里可以建立新的生活經驗。
二、化學生活化教學的有效途徑
1.生活化教學給學校及師生提出的要求
(1)學校要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對學生化學實驗室要加大投入力度,構成課堂和生活相融合的教學方式,讓化學實驗變成學生在高中階段學習化學的主要形式。
(2)在教學當中,要加強化學教學課堂興趣的培養,每次上課時,可以結合身邊的一些化學知識來探討。例如:組織學生探討一下身邊的飲食,分析一下食物內部的化學成分等等。這些都可以有利于學生提升對化學的興趣。此外,老師還可以提供很多生活當中的例子,這樣不但有利于提高課堂的趣味性,還可以讓學生在不斷的探討中建立起自我研究的能力。
(3)任何一種教學主體都是學生,通過新課改,要讓學生細心觀察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事情,這樣不但可以加快高中階段學習化學的能力,還可以給日后的專研學術建立起良好的習慣。而且學生要以自身為出發點,通過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將不好的學習方法逐漸改變成好的學習方法,這樣才能提升學習的效率。
2.綜合生活當中的經驗講解知識
很多學生在高中學習化學的階段,通常會感到高中化學的知識點非常多,而且知識點之間又缺少相應的聯系,化學知識并不好記,這樣的狀況通常和老師的教學方法有一些聯系。所以,老師在進行教學時要將知識點和感性認識結合起來,透過引入與知識點相關的感性內容強化學生的記憶點。也就是說,老師在教授知識點的過程里可以同生活的經驗相結合來講解,這樣才可以讓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不斷加深。例如:在講解“氮的氧化物”時,可以結合“空氣中隨處都有氮氣”、多媒體展示“氮氣用途”告訴學生氮氣化學性質不活潑,然后老師向學生教授氮氣的分子結構,利用課件演示氮氣分子和氧氣分子在一般情況下不發生反應,但在打雷閃電時發生變化,讓學生明白“雷雨發莊稼”的真正含義。
3.結合生活來激發學生探索式學習
由于老師在長期的傳統教學形勢下,對高中化學的教學都較為刻板,在教學內容方面沒有過多的探索性。例如:在學習“鐵與鐵的化合物”時可以利用下面的日常生活現象:削皮后的蘋果顏色一會兒后會變銹,誰會知道其中的奧秘呢?以此來引出新知識。比如:在“原電池”原理教學時,讓學生做一個水果電池,把導線連接在自己舌尖上,就可以親自感受“觸電”的滋味。這種強烈的感官刺激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很自然推進教學的深入。
三、結語
化學離我們并不遙遠,它就在我們的周圍,學好化學,可以探索到生活里各種化學現象,并獲得更加長遠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秦書林.高中化學教學必須處理好三個關系[J].新作文(教育教學研究),2007,(11).
[2]鎖應文.新課改下高中化學教學的探討[A].甘肅省化學會二十六屆年會暨第八屆中學化學教學經驗交流會論文集[C].2009.
[3]陡永峰.高中化學教學中探究性學習的實踐與探討[A].中國化學會第三屆關注中國西部地區中學化學教學發展論壇論文集[C].20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