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子燕
摘 要 現代教育信息化的作用是為了更好的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化素養,然而傳統教育的根深蒂固,局限著信息技術的發揮,有些學習活動僅停留在淺層學習層面,這將不利于社會對創新型人才的培養。為了解決這種情況,很多學者提出引入“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筆者將從深度學習的角度,探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
關鍵詞 翻轉課堂 教學模式 淺層學習 深度學習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Research on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l to Promote In-depth Learning
YANG Ziyan
(Jiangxi College of Foreign Studies, Nanchang, Jiangxi 330099)
Abstract The role of modern education information is in order to better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lassroom teaching and train students' good information literacy, but deep-rooted tradition of educ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limitations of the play, some learning activities just to stay in the shallow learning level, this the society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To address this situation, many scholars have proposed the introduction of "flipping the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I learn from the depth perspectives on research to "flip the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Key words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shallow learning; in-depth learning
1 淺層學習與深度學習
1.1 淺層學習與深層學習的對比
在學習的過程中有淺層學習和深度學習兩種,淺層學習是一種傳統的學習方式,該學習者是被動、灌輸式的學習,按這種方法學習的學習者不能很好的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深度學習則是一種積極的主動學習,更加注重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在探究學習的基礎上主動的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并能靈活地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在我們的現實生活和工作中,大多數時間需要靠深度學習來處理復雜的事物。
當然,深度學習與淺層學習不是分割開來的,它們是一個連續的整體并互相滲透著。雖然深度學習的學習活動會因為現實中學習者、學習對象、學習途徑的差異而表現出不同形態,但學習者只有經過基礎的淺層學習才能到達深度學習,我們必須通過淺層學習得來的知識才能進行深度的更有意義的學習。所以學習從淺層到深度是一個連續的區域。
1.2 深度學習的特點
深度學習就是學習者對學習充滿興趣,在學習過程中積極主動的探究學習,不斷地反思問題、加深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不斷進行批判性學習,并把所學知識與原有知識相互關聯以到達更深程度理解的學習狀態。它主要有以下三個特點:(1)理解與批判。學習者的深度學習要建立在理解的基礎上,首先是學習者主動獲取知識,然后對知識進行深思考、再加工,是批判性記憶的一種學習狀態。(2)聯系與構建。知識與知識之間是相互聯系的,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應該把各個知識點相互聯系在一起,將新舊知識重新整合在一起進行思考,建構屬于自己的知識體系。(3)遷移與應用。深度學習的效果體現在學習者是否能夠將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際任務中解決具體問題。
2 翻轉課堂的定義與特征
2.1 翻轉課堂的概念
知識傳遞與內化是傳統教學中兩個不同的階段,傳遞在課上,內化在課后。傳統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上完整的把知識灌輸給學生而完成傳遞這個階段,然后布置課后作業來完成知識的內化階段。然而翻轉課堂,把兩個階段都進行前移,傳遞在課前,內化在課堂之上,對傳統教學進行顛覆。
通過信息技術提供各種學習資源,輔助學習者在課前完成知識的傳遞,而課堂則成為學生完成作業、探討問題或得到個性化指導的地方。因此在翻轉課堂中,學生的學習不再處于被動狀態,而是積極主動的自主學習,并在學習的過程中對知識進行深思考、再加工,成為整個教學過程的主體。
2.2 翻轉課堂的特征
(1)翻轉課堂讓學生自己掌控學習。翻轉課堂教學中,學生在課前通過信息技術觀看教師準備好的教學視頻來學習新知識,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學習情況來調整學習的速度和控制學習的進度。學生在課堂中處于主體地位,教師處于主導地位,教師在課堂中的起著引導者、組織者的作用,這就是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以“學生為中心”集中體現。(2)翻轉課堂增加了學習中的互動。在翻轉課堂教學中,學生只需在課前完成新知識傳授,課堂上主要以學生提問、教師答疑解惑進行學習交流互動等,通過教師和學生之間以及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實現知識內化,充分體現學生主體地位,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過程中。翻轉課堂對學習者的主動性,學習互動性,協作能力方面都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下轉第80頁)(上接第75頁)
3 促進深度學習的翻轉課堂教學設計
翻轉課堂顛覆了傳統教學模式,有利于促進學習者的深度學習。信息技術和活動學習是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兩個關鍵的組成部分,它為學習者創造了個性化學習環境,保證了學生課堂之外自主學習和探究學習,讓課堂之內的協作學習能順利進行,通過信息技術制作的學習資源能滿足學習者終身學習。
3.1 利用信息技術開展課前活動
現代社會個性化學習環境的創造都離不開信息技術的發展,它為學習者提供了學習工具來獲取學習資源,從而進行更深層次的學習。所以信息技術能有力地促進新舊知識的相互關聯以及知識的構建,激發了學習者對獲取新知識學習欲望,為學習者的主動學習營造良好的環境和氛圍,有助于學習者深度學習的發生。
在翻轉課堂中,教師在教學之前需要做大量的準備工作,根據課程目標及內容進行深入研究,確定要掌握的知識技能、達到的目標,對課程內容進行合理分割,展現在學習者面前,最后達到深度學習的目的。學習者結合自身知識結構進行自主學習,并對知識進行深思考和再加工,還可以借助移動設備,不受時空限制的調整學習進度,進行更深層次的學習,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
3.2 組織課堂活動學習
在互聯網時代學習者都要借助信息技術進行認知和更高階的思維。通過利用信息技術讓學習者更方便,更便捷的誘發學習者的更高層次的思維能力,并能促發更深層次的學習。
翻轉課堂最大的優點就是把課堂時間留給了教師和學生,全面提升了課堂的互動時間,教師在信息技術的協助下,在課堂完成活動學習,提高了學習效率。教師首先通過創設情境、設計問題,學生獨立思考問題,接著師生或者生生之間協作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案,學習者通過鞏固、轉換和內化等過程深度加工知識。因此教師因利用建構主義者思維,在教學課堂的設計過程中,充分利用建構主義者提出的幾點要素來設計,從而使學習者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對知識進行很好的關聯遷移和應用,使學習者充分發揮自己的自主性,最終達到對所學知識的內化。
3.3 利用信息技術進行課后評價
信息技術作為評價工具給學習者提供了學習作品展示的空間,方便大家進行學習成果的互評、自評,學習者從評價、自我反思中學習,促進自我的發展,這樣更能夠提升學習者的高階思維能力,也能促進深度學習的發生。
教學過程中重要的兩個環節是評價和反饋。評價是貫穿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教師要根據適時的評價作出反饋,促使教學效果的優化,促使教學資源不斷完善,更好的誘發學習者更深層的學習。教師也可以將課堂中觀察到的問題進行梳理、分析,把課堂動態性生成的資源和學生的作品進行整理,優秀的作品與學習者進行分享,并可加入到教師課前準備的資源庫被長期保存。這種機制的引進,不僅對教學模式起到了優化作用,還能很好的解決個別困難學習者的學習。
4 總結
深度學習涉及的思維是高級思維,它要求學習者具有批判性思維,在學習過程中能夠進行評價反思。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能夠更有力地發展學習者的高級思維,給學習者創造了良好的學習環境,深度學習可以得到完整的體現。在終身學習的時代中,深度學習顯得尤為重要。
本文是江西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青年基金項目“SNS平臺下促進高職學生深度學習的研究”(課題編號JY1348)階段性成果之一
參考文獻
[1] 王秀云,宓寧寧.信息技術支持下的深度學習研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2).
[2] 丁建英,黃煙波,趙輝.翻轉課堂研究及其教學設計[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7).
[3] 張春梅.翻轉課堂優化高等院校課堂教學探析[J].學術研究,2013(11).
[4] 卜彩麗.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我國高等院校應用的可行性分析[J].軟件導刊,2013(7).
[5] 王永花.深度學習理論指導下的混合學習模式的實踐與研究[J].中國遠程教育,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