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柳芳
摘 要 新課標在全國各地的廣泛推廣,使高中數學的教綱教法都有了比較大的變化。新課標在思維上注重創新性的思維方式,借助多媒體方式介入教學過程,增加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擴大了數學與其他學科的交叉融合,這都給當下的高中數學老師帶來了巨大的挑戰。
關鍵詞 新課標 思維創新 多媒體技術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Challenges Faced by High School Math Teacher under New Curriculum
WANG Liufang
(Cangwu No.1 Senior High School, Wuzhou, Guangxi 543100)
Abstract New Curriculum in widely across the country, taught classes for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has a relatively large change. New Curriculum focus on innovative ways of thinking in the mind, with the help of multimedia teaching methods involved in the process, increase student learning autonomy, expanding the cross-integration of mathematics and other subjects, which gave the current high school math teacher tremendous challenge.
Key words new curriculum; thinking innovation; multimedia technology
1 新課標更加注重對不同學生的培養,給老師的上課模式提出挑戰
新課標對高中的數學教學提出許多新思想和方法,從教育目標和教育方法上提出了新的目標和手段,從課程設置上,改變以往高中學生全部學生學習內容一致,要求一致,培養目標一致的課程設置,在這種課程設置上,每個學生都被要求學同樣的內容,掌握基本相同的知識點,達到同樣的培養目標,這個過程中,舊課標沒有具體地考慮到不同培養方向,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的不同需要,按照統一的目標和模式進行培養,這樣的安排就造成了資源的浪費與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同時存在的現象,對于那些沒有升入大學繼續深造,和學習數學僅僅是應付基本的考試要求的藝術生和文科生來說,過多地學習相對來說深奧的數學知識浪費時間,而且學習起來十分費力又沒有達到具體的效果,犧牲了學習其他更實用更感興趣的學科的時間,而對于那些勵志深入學習數學知識,希望將來在數學領域進行深造的同學又顯得課程安排的內容不夠,不能滿足他們深入學習的渴望。這個問題在新課標下得到了比較好的解決。新課程分別對不同的學習目的的學生涉及了不同的目標,對不同學生的要求也不盡一致,但是這種安排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通過同一個的老師在相同的授課時間內滿足不同學生的不同需求,對老師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上提出了更加高水平的要求。新課標的教學思維創新之處,就是要讓老師改進傳統的教學方式,變灌輸壓迫式學習為引導學生針對自己不同要求選擇不同的學習內容和深度,老師由一個搬運工的角色變成一個引導者、指路人,讓學生更多地根據自己的需要和興趣來主動地學習,老師和學生的關系由過去的教與學的被動關系變成老師和學生是積極的交流互動者。新課標下如何能轉變教學模式,創新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技巧,是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研究的問題。
2 在課程結構安排上有不同的選擇,對老師知識的深度和廣度提出挑戰
在課程結構安排上,新課標提供了多樣化的教學目標,針對不同層次不同需求的學生,設置了不同的模塊,在課程結構框架上,涉及了必修模塊和選修模塊,必修模塊涉及集合,初等函數(冪函數,指數函數,對數函數和三角函數),不等式,數列,立體幾何初步,解析幾何初步等內容 ,是學習完高中數學課程所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而選修課程涉及4個系列16個專題,不同專題分別為不同學習目的的學生設計,這次一個多層次多種類的課程內容安排,為不同的學生提供了自主選擇和個性發展的空間:如果一個學生對文史類的知識有濃厚的興趣,他就可以在保證必修課程的內容學習的前提下,選修系列3中的“數學史選講”專題,在數學發展的歷史長河中去探索,以豐富自己的史學知識。如果一個學生對數學比較感興趣,又有進一步提高的要求,他就可以在選修“統籌法與圖論初步”或選修的“風險與決策”或“信息安全與密碼”等模塊中,選擇他有興趣的專題去學習,以進一步提高他的數學素養,為大學的學習打下更加堅實的知識與能力的基礎。這對老師的教法和知識積累也提出了要求,如何平衡基礎知識和選修專題的授課安排,如何把不同模塊不同專題的知識,有效地用點用線用面連接起來,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承上啟下,在自主選擇學習內容的同時把前后知識更好地融匯貫通。所以,對課程各個模塊的組織和連接貫穿是老師接下來面臨的一個挑戰。
3 新課標注重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對老師的教學手段提出挑戰
與原來的課標相比,新課標更加注重對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借助媒體技術參透到日常的數學教學中來,在提供課本等傳統的教學工具的同時,也提供了與課本相配套的光碟軟件,幫助教師分攤備課授課任務,幫助學生更加直觀,更加全面系統地理解數學特別是函數和幾何圖形等抽象的概念,把原本抽象的概念用更加具體的圖像和影像反映出來,突破以前的二維教學,轉向三維教學。豐富了學生的學習手段,同時這也是對老師的挑戰,特別是一些落后地區和農村的學校,這里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數學有其特有的特點,有的老師更愿意通過板書的形式把數學的運算過程,證明過程反映出來,這樣直觀,推理過程步驟清晰。但是多媒體技術有其不可比擬的優勢正在越來越多的領域發揮著作用,如何學習和應用這些技術成了一些落后地區和上了一定年紀的數學老師要面對的巨大挑戰。
4 新課標注重與其他學科的交叉融合,對老師的知識更新提出挑戰
新課標注重與其他學科的交叉融合,突出了數學的應用性和與其他學科滲透結合的新穎性,在整個新課標中十分注重對其他學科的滲透和交叉融合,如在課本通過對排列,數列等知識把統計初步結合起來,利用信息安全與密碼把計算機知識聯系起來,另外這種學科融合不是簡單的知識疊加,而是在數學思維模式上有了質的創新,如新課標數學3冊,從第一章算法開始就給人一種全新的思維模式,以往數學是以代數法的形式來求解的,通過設方程的方式求出解,而在算法初步里面,學生要學習計算機是如何思考如何求解的,計算機使用列舉法的方式求出在指定范圍里面的解,這種思維方法相對代數法來說是一種全新的思維方式,也是代數法不可代替的一種思維模式,在將來學生進入學習計算機編程的時候,這種思維方式更加重要。這個在以往的數學教學當中是前所未有的,老師的知識不能僅僅停留在傳統的提出數學問題,解決數學問題上,還要與其他學科的結合,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知識和發展前沿,如何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其他學科發展過程中的問題 ,把數學由理論型學科向應用型學科的方向發展,這樣一方面提高數學的應用能力,激發學生學習數學應用數學的積極性,另一方面把數學從枯燥無味的公式推理變成有血有肉的應用工具,在這個層面上對數學老師的思維方式和計算機編程等知識更新也是一個全新的挑戰。
5 總結
新課標下的高中數學教學,從教學目標,教學方式手段到教學內容上都有比較大的改革,面對這種變化,高中老師要把學習新課標,學習新思維,創新教學方法,將使用教學媒體當作十分艱巨的重要任務來對待,不能固步自封,滿足于過去取得的成績,在接下來的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習新課標的大綱和具體要求,迎接新的挑戰。
參考文獻
[1] 韋述昌.淺談新課改高中數學課程教學[J].教育教學論壇,2013.
[2] 吳偉鴻.運用多媒體技術改革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實踐和認識[J].福建論壇,2008.
[3] 劉海娜.淺議新課改高中數學教學反思[J].教育教學論壇,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