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先先
強化金融企業會計信息質量檢查的探討
●馬先先

財政部駐安徽專員辦結合轉型需求,不斷優化檢查模式,在金融企業會計信息質量檢查中扣特點、抓重點、治亂點、解熱點,推動金融企業會計監管上臺階。
會計信息質量檢查涉及不同類型的金融企業,以銀行為例,既有二級分行,也有法人機構,既有大型國有銀行,也有農商行、股份制銀行等規模較小的銀行,只有抓住其經營特點,才能厘清檢查思路,有的放矢。安徽專員辦將此方法貫穿檢查全過程,查前多方采集各家銀行資料,包括財務報告、經營動態以及行業監管部門資料,仔細梳理掌握銀行發展脈絡;查中充分討論,研判重點業務和重點資金走向,圍繞財政財務政策,緊密分工合作;查后充分溝通,出具管理意見,并選擇課題深入調研,進一步發揮檢查效用,通過緊扣金融企業特點,安徽專員辦不斷積累和優化不同類型銀行的檢查模式,保證了各項檢查能夠迅速切入要害,反映突出問題。
受監管條件約束,年度的金融企業會計信息質量檢查必須分清重點,合理分配力量,統籌推進。安徽專員辦圍繞中央和地方金融監管需求,以全局性、規模化的聯動檢查為重點,強調多方聯動、協同增效。一是在總行(公司)聯動檢查中,根據檢查進展實時提出數據需求、反饋檢查線索,同時對照總行檢查問題,積極延伸至省行自主開展的同類業務,通過疑點互證、舉一反三,有效提高了檢查質量。二是充分融入安徽專員辦集中開展的區域聯動檢查,在深入查處地方金融企業違規問題、規范金融會計秩序的同時,及時向財政收支等檢查組共享信息,協調獲取財政資金流向,共同分析違規形成路徑,通過相互交流啟發,促進整體增效。
費用管理不嚴、以票套費、以費代獎等一直是金融企業財務核算的亂點,高額費用支出中隱藏著巨大的道德風險,甚至由此滋生了貪污腐敗等行為。但是,對費用檢查并無捷徑,唯有集中人力、逐項逐筆篩查核實。安徽專員辦以股份制銀行為突破口,檢查中除調取全年會計憑證外,還仔細查閱行辦會紀要、重點發文以及相關合同,根據會計年度和科目,翻閱大量憑證,查驗匯總發票事項和金額,并通過內查外調多方核實疑點線索,最終充分揭示并查處了相關銀行薪酬費用化、支出事項不真實、違規執行補充醫療保險等福利政策、甚至虛列支出設立小金庫等典型問題。
安徽專員辦緊貼財政部出臺各項政策,發揮就地監管優勢,將檢查和調查緊密結合起來,相互促進。如針對2012年財政部新出臺的中央金融企業負責人職務消費和年金制度等辦法,安徽專員辦一方面將其納入會計信息質量檢查的重點內容,查處典型違規問題,另一方面,同步向省內相關金融企業開展問卷調查,及時跟蹤反饋新政執行情況。通過檢調結合,匯總歸納出政策執行中的個性異常問題和共性普遍現象,不僅為財政部完善辦法提供了第一手的數據參考,也有效推動了各金融企業進一步重視相關管理工作,完善內部制度,充分體現出金融會計監管的特色。■
(作者單位:財政部駐安徽專員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