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利艷
摘 要:所謂高效課堂,就是使課堂教學發揮最大功能和作用,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最完美地完成教學任務,從而達到最大效益。實踐證明,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多媒體教學可以有效地提高語文課堂效率。分析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現狀,再從巧抓學生興趣點、合理融入多媒體元素等方面談談如何利用多媒體打造高效語文課堂。
關鍵詞:多媒體;初中語文;高效課堂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多媒體作為一種信息載體出現在初中語文課堂中,對初中語文教育發揮著不可磨滅的作用。對于初中語文而言,多媒體不僅調動了課堂氣氛,還使課堂內容變得更豐富,符合信息時代的要求,因而具有強大魅力。要想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多媒體是不可多得的選擇。
一、初中語文多媒體教學的現狀
在當下的初中語文課堂中,多媒體的融入可謂是“狀態百出”,有時即使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教學過程中依然存在平鋪直敘、低效互動、滿堂灌輸的情況,這無法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忽視了對學生自主性的培養,無法發揮出多媒體的真實教育水平。
1.學生缺乏對多媒體信息的鑒別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環境對人的影響眾所周知。多媒體進課堂與網絡信息的發展密切相關,在網絡發展與普及的背景下,21世紀的中學生接受信息的方式逐漸多樣化。中學生往往對這個繽紛的世界充滿著好奇,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學生從網絡上大量獲取信息。但是中學生又缺乏正確辨別和選擇信息的能力,他們往往以為出現在屏幕上的信息就是權威,因而容易陷入虛擬環境的誤導。比如,學生在做“如何評價孔乙己這一人物”這道題目時,不愛動腦筋的學生就可能會用電腦或者手機“百度”出答案,并不假思索地寫上網絡上“迂腐”、“落魄”等答案。這不僅助長了學生越發懶惰的學習態度,還可能給學生造成知識的誤導,變成“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學生。如果語文教師沒有及時進行糾正和引導,就可能不斷惡化。
2.教師盲目利用網絡多媒體教學
初中語文教學在新的時期里發生的巨大變化可以用“翻天覆地”來形容,高科技應用于教學的現象比比皆是。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給學生的語文學習提供一個更為寬廣的平臺,但過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則是不可取的,整個課堂過于“精彩”,繁雜的網絡信息可能會使得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抓不住重點,興奮之余卻不知道學了什么內容。
二、如何打造高效語文課堂
1.巧抓學生興趣點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濃厚的興趣是實現語文高效課堂的保障。那么我們該如何將學生被動地學習語文的狀態改變為積極主動地學習呢?首先教師要做的便是巧抓學生的興趣點。初中生對世界的認識還比較淺,所以教師應該把握學生好奇心重的特點,利用多媒體多展示一些課外的圖片或視頻,或者展開課堂互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比如,在學習七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有關成長的課文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課下搜集有關成長的資料,以此來激發學生的興趣,比如,在課堂上,讓學生輪流展示搜集到的“你成長中最難忘的故事”圖片,并在欣賞圖片的同時開展充分的討論。
2.合理融入多媒體元素
(1)避免盲目利用多媒體教學
為了避免盲目利用多媒體教學,初中語文教學需要合理地把傳統板書教學與多媒體教學結合起來,在板書重點的同時,利用多媒體進行知識拓展,這樣不僅可以使師生之間的交流更方便,無形中增大了學生接觸的信息量,還可以用生動形象的課堂形式取代原有的語文學習,讓課堂詳略得當、豐富飽滿。比如,在學習《論語》這一課時,我首先讓學生在課前對孔子進行了解,然后利用多媒體在課堂上放映《百家講壇》中于丹老師講述論語的片段,陪著學生邊觀看邊講解,在黑板上寫下重要的部分,并給學生分析于丹老師哪些內容是與課本中的內容有關的,最后讓學生自己起來發言,談談自己對論語的理解。
(2)構建網絡教學模式
對于初中語文的閱讀訓練和作文,可以采取網絡課堂模式,建立以教師為主導的網絡課堂。教師利用校園網絡,上傳圖像、文本、聲音或視頻等閱讀教學和作文教學所需材料在服務器上,并依據學校統一安排的網絡課程,在網絡服務器的連接下實施網絡課程,達到“背對背”式的交流。
為了增強教學的互動性,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在聽課的過程中自由地提問和反饋意見,而在網絡課程的技術支持方面,應該在師生共用的公共網絡頁面上設置一個發言框,一方面提供一個平臺進行及時交流,另一方面幫助教師及時解答課堂問題,增加網絡課堂教學的效果。另外,網絡系統把教師的講課進行錄制,制作成視頻或者音頻,滿足學生在課后回顧課堂的需要,幫助學生的知識鞏固和復習,教師還可以適當上傳一些閱讀習題和作文練習,給學生一個固定期限完成練習。
總之,多媒體有利于營造和諧的課堂氣氛,形成融洽的師生關系,這些都是提高教學效果的因素。初中語文教學課堂的高效進行還需要師生的不斷努力,教師應該不斷努力探索更優質的教學方法,加強自身素質的培養,合理利用多媒體充實課堂,使教學質量達到最好。
參考文獻:
薛成紅.探討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策略[J].考試與評價,2013(04).
(作者單位 湖南省永州市東安縣水嶺學校)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