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玉順
摘 要:從五個方面談了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
關鍵詞:初中;思想品德;教學效率
新課程標準提出了初中思想品德教學的目標,即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水平、品德理論水平及面對社會問題時分析問題、處理問題的能力。但是因為初中思想品德課程在中考中所占比例不高,許多學校對思想品德課程的重視程度不夠,家長、學生對思想品德課程的重視程度也不夠。而且學生課余學習時間嚴重不足,所以初中思想品德教師必須認真利用課堂教學時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本人作為一名初中思想品德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做了一些嘗試,在如何提高思想品德課堂的效率形成了一些自己的思考,借此談談自己的想法。
一、在課堂上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如何在實踐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是我們必須關注和解決的大問題。這就要求教師轉變觀念。課堂教學的主體是學生,教師要把課堂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課堂效率的提高主要取決于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因此要想激活思想品德課堂,必須讓學生樹立“主人翁”意識,充分發揮“主人翁”精神,把課堂活動當作自己的活動,充分發揮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二、通過新穎的導入,創設教學情境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由于思想品德課教學方法采取單一性的灌輸方式,使學生對思想品德課失去了興趣。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的應用,使教材聲文并茂、生動、形象、逼真,把教材中見不到的場面、情景展現在學生的面前,生動活潑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中,我們要充分利用學生的心理特點,在課堂中注入時尚素材。如,導入《走進小康》一課時,我播放了歌曲《春天的故事》的Flash,剛開始教室里安靜極了,隨后有的學生開始小聲地跟著吟唱,緊接著是全班學生一起唱。歌曲播放完之后,我不失時機地提問:“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寫下詩篇”兩句歌詞各有什么含義?這種視聽結合一下子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而且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興趣盎然地進入本課的學習。
三、巧妙設計課堂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在課前要認真研究教材,精心設計問題,才能在課堂上提出讓學生感興趣的問題來,所提問題應與生活實踐相聯系,令人深思,給人啟迪,能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這就需要教師大膽創新,巧妙設計問題,不拘泥于常規。多應用體現愛國主義精神素材的新聞媒體材料加以實踐。從而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培養學生獨立思維能力。
四、多媒體教學,增強教學效果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計算機技術與課堂教學相結合,豐富了思想品德課的教學信息,增強了教學的時代感,也使思想品德課不再是枯燥乏味的理論教學。教師以教材的內容為基礎設計教學課件,在多媒體課件里加入文字、圖片、音樂、視頻等相關信息。將學生帶入生動的課堂情境當中,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講解中華文化這一課時,如果單憑教師運用語言表述,就無法傳遞出中華文化所蘊含的內容,而利用多媒體課件,加入圖片信息,介紹獨具特色的語言文字、文化著作、精美工藝品等,就會使學生直觀地接受信息,了解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和博大精深,培養學生的自豪感和價值觀念的形成。例如,講解我國的社會品德內容時,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播放《建國大業》《建黨偉業》等影片的片段,使學生了解我國的品德制度,增加學生的愛國熱情。聯系現今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強學生的愛黨熱情,弘揚民族精神,樹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利用多媒體教學豐富了思想品德課的教材內容,也為教師提供了新的教學手段,為學生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使思想品德課堂更生動,更直觀,極大地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
五、聯系生活,豐富情感
蘇霍姆林斯基說:“把知識加以運用,使學生感到知識是一種使人變得崇高起來的力量,這是興趣的重要來源。”這就告訴我們: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是使學生獲得情感體驗的重要途徑。例如,針對社會上的一些熱點問題可以結合所學的知識進行分析,讓學生在分析的過程中獲得學習的樂趣,并學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教學《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這一課后,可以結合社會上的一些假冒偽劣的現象進行分析,不僅僅讓學生知道假冒偽劣不僅侵犯了消費者權益,而且分析一下產生的原因,提出解決的措施,拓展到消費者如何更好地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這樣學生不僅對所學知識內化,更激起學生情感共鳴,更好地進行了情感教育。
(作者單位 青海省大通縣第三完全中學)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