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娜
摘 要:在英語學習中,中學生通常會受到母語負遷移的影響,而中學生大多數尚處于學習英語的起步階段,在寫作中,他們通常按母語的思維方式來進行語言思維,按母語的語言習慣來生成中國式英語,研究母語負遷移對高中生英語寫作的影響,從而更好地指導英語寫作教學是非常必要的。
關鍵詞:中式英語;母語遷移理論;啟示
一、母語負遷移的內涵
負向遷移即母語干擾,母語有時非但不能促進學習者的外語學習,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反而阻礙外語學習中新的語言知識的形成和學習。這種消極的遷移被稱為負向遷移,當兩種語言的學習任務既有聯系又有區別時,這種情況最容易發生母語負遷移,通常,母語和目的語的形式和規則系統大相徑庭,而外語學習者卻視而不見或渾然不知誤認為它們是相同的,結果導致外語學習者不恰當地用母語的表達或理解方式來代替外語的表達或理解方式,母語干擾會導致錯誤出現。
二、母語負遷移在英語寫作中的主要體現
(一)語篇結構的負遷移
1.中英文思維模式
漢語是螺旋式思維,中國人寫文章時,通常不會開門見山直奔主題,而是運用逐步達到高潮的手段,最后才表現出主題思想和重點。而英語則不一樣,它呈直線型,講英語國家的人通常在談話、寫文章時習慣先表明態度和觀點,以引起聽話人或讀者的重視,再敘述事物的原因,層層論證。在英語寫作時,其段落組織往往有一定規律,每個段落由話題、主體及結尾組成。
2.語篇的銜接欠黏著性
漢語重意合,強調邏輯關聯和意義關聯,而英語注重形式邏輯,喜歡用照應、替代、省略、復現和同現等銜接手段來銜接和連貫語篇,從而來表達語法意義和邏輯關系。在寫作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中國學生把漢語的意合遷移到英文寫作中,寫出來的句子經常是句式單調乏味,缺少任何連接方式,這樣的句子外國人看了甚是費解。
3.漢語句子多主動態在英語寫作中的負遷移
中國人認為思維都是由人產生的,行為的主體必須是人,而人應作為句子的主語,因此中文寫作中大多使用主動語態,而在英語中情況則大不同,非人稱名詞或抽象名詞經常被用作主語,強調客觀表達,英語國家的人他們強調主觀和客觀分開,習慣于被動語態。例如,同樣是表達“我有突然有一個想法”,中國學生通常是這樣表達的,I suddenly have an idea.而地道的英語則是這樣表達的,An idea suddenly struck me.
(二)文化的負遷移
文化是“一個復合體”,它的影響力很廣,體現在各個方面。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學習一門語言和運用一門語言都離不開對其文化的深入了解,而中國學生在學習英語時,由于中國學生對西方文化習慣和文化模式缺乏了解,導致把中國文化習慣和文化模式套用到英語表達上去,于是經常出現母語文化對西方文化的取代遷移,漢、英兩種語言中的有些比喻修辭的喻義相同,但喻體完全不一樣,而中國學生通常忽視這種差異性,在其寫作中經常出現很多令人費解的英語。
三、對英語教學的建議
(一)加強句法訓練
為了使學生深刻地領會英語詞序的特點以及被動語態的使用,教師可以嘗試著指導學生閱讀大量英語范文,并對文章中好的句型或句式結構有意識地加以模仿和訓練,進行大量的句法訓練,同時為使學生學會在作文中恰當運用結構復雜的句式,從而提高寫作中句子表達的正確性,使句子更符合英語語法和慣用法,在教學中應該進行模仿性和創造性句子寫作,這可以通過采用句子合并、句子改寫、句型轉換和造句等形式來進行大量的訓練。
(二)加強語篇訓練
在英語寫作中,雖然句式結構的應用和訓練很重要,但孤立的句子是不足以表達完整連貫的思想的,而必須把眾多的句子圍繞某一主題組成篇章。這通常涉及篇章布局層次安排、遣詞造句、脈絡貫通等。為了使學生在寫作中自覺地按英語的思維特點構思文章,擺脫漢語語篇思維的干擾,因此必須努力使學生了解英漢語篇思維模式的差異。在英語寫作教學中,教師可以嘗試著課文閱讀教學和語篇教學很好地結合起來,充分利用閱讀課本中的優秀文章進行語篇分析,從寫作的角度分析文章的主題句特點,語篇銜接的內在規律,幫助學生逐步克服根深蒂固的漢語思維定勢,學會按照英美人慣常的語篇模式和文化思維進行寫作。
(三)加強寫作思維的訓練
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思維模式和差異性會直接在其語言上得到充分的體現,英語是直線性思維,漢語是螺旋型思維,不同的思維方式會直接影響其詞匯選擇、句型結構以及篇章構思,會在一定程度上決定寫作的語言特色。由于這種思維模式的差異性,在寫作中學生經常不自覺地將漢語思維遷移到英語寫作中,從而寫出了很多中式英語作文,經常是沒有突出的主體思想、觀點不明確、帶有很強的主觀性以及語言邏輯性弱等。因此在英語寫作教學中,教師可以嘗試運用比較分析的教法,有意識地培養英語的思維能力,同時積極建構英語思維環境,讓學生充分意識到英漢語言思維方式的差異,從而減少母語遷移對學生寫作造成的負面影響,使學生寫出更符合西方人思維、更地道的英語。
參考文獻:
[1]丁往道.英語寫作手冊[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4.
[2]俞明理.語言遷移與二語習得回顧反思和研究[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
[3]張金,陳云清.英漢比較語法綱要[M].商務印書館,1981.
(作者單位 西華師范大學教育學院)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