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運玲
當前,性別問題是困擾小學教師隊伍良好發展的問題之一,隨著小學教育領域中男教師的人數逐年減少,小學教師男女性別比例失衡的問題日益突出。通過對錦州市某小學一些青年男教師的訪談,得出引起小學教師男女性別比例失衡的主要因素,并對這些因素進行了分析,就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提出了一些建議。
小學教師性別問題失衡原因對策在教育工作中,男教師與女教師在很多方面都可以互補,從而達到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然而,在我國小學教育領域中,男教師的比例與女教師的比例處在一種失衡的狀態中。本文以錦州市某小學的教師隊伍中存在的性別問題調查現狀為背景,探討小學教師男女性別比例失衡的主要因素,并且得出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途徑,希望對解決這一問題有所幫助。
一、小學教師男女比例失衡的問題
小學教師隊伍中的性別問題是一個長期存在的問題,它主要表現在小學教師男女比例,也就是小學男女教師比例失衡問題。
由于我國各地區教育發展的不平衡,師資結構的不合理,小學男女教師比例在不同的地區和不同的學校之間會有很大的差別。下面就以對錦州市一所城郊小學男女教師比例的調查情況為例:
調查的這所學校屬于城郊學校,學生基本上都是農村戶口。學校共有教職員工89人,其中男教師16人,女教師是73人,男女教師人數的比例達到了1∶5。
由這組數據可以看出,在城郊小學教育體系中,女教師在數量上占主導地位,小學男女教師比例甚至達到了1∶5。由此可知,小學男女教師的數量存在著嚴重的比例失調。
二、小學教師男女比例失衡的主要原因
(一)經濟收入
經濟收入是影響男性職業選擇的重要因素,但是小學教師的工資與同一時期其他崗位的工資相比。并不具有優勢。可以說,教師工資水平不高是造成我國小學教師男女比例失衡的主要原因。
所以,男性不愿意選擇小學教師這個職業,是因為小學教師的收入不能滿足他們的生活需要。從另一方面說,在我國的社會傳統中,男性一直是家庭中的主要經濟來源,承擔著家庭的大部分支出,作為家庭的支柱,壓力十分大,但是我國大多數小學教師的工資水平與他們的現實生活要求相差太大。
因此,工資水平不高導致了小學教育事業對男性在選擇職業時與其他職業相比沒有競爭力,從而影響小學男教師數量的增長。這是我國小學教師男女性別比例嚴重失調的首要因素。
(二)社會地位
教師的社會地位十分重要,它是構成教師職業成就感的重要因素。而在我國,盡管近年來教師的經濟狀況和生活條件有所改善,但與其他職業相比,教師的社會地位仍然有待提高。
在我國教育事業中,小學教師的社會地位與大學教師和中學教師相比是最低的,而小學男教師的地位比小學女教師的地位還低,因此小學男教師就處于這種地位的最低點。處于這樣位置的小學男教師們很少能感受到作為教師這一神圣職業的尊嚴與價值,所以小學男教師中的絕大部分都不熱愛教師這個工作,如果有其他更好的職業選擇他們就會放棄教師的工作。
我國教師的社會地位不高降低了教育事業的職業吸引力,是導致教育人才的不足直接原因。再加上小學教師大多數是面向女性的,男性從事小學教育事業的社會地位更是得不到公眾的認可,這也從另一方面導致了中小學教師男女性別比例的失衡。
(三)大眾認可
大眾往往認為女教師對待學生更趨于溫柔和包容,而男教師則被想象為嚴肅,是容易對學生進行體罰的角色,由此可以看出大眾更認可的是女教師。
這是社會對小學男教師的偏見,容易給男教師的心理造成較大壓力。而且現在的一些媒體上報道小學男教師對女學生進行騷擾等不良的事件,小學生是屬于容易受到侵害的群體,因此使得小學男教師難以取得學生家長的信任和支持。男教師面對這樣的問題是更多是無奈,但大眾對女性教師卻沒有這樣的擔心。
(四)工作環境
小學男教師處于一個女性占絕大多數的工作環境中,所以在平時的辦公室交流中,男教師很少能在辦公室和女性同事找到共同的話題。以至于男教師感到自己陷于一種尷尬的境地,這種環境長期來看并不適合男教師的發展。
而大多數學校需要男教師在工作和教學中樹立更多的男性行為榜樣,但是在以女性占大多數的工作環境中,男性教師很難找不到和自己相同的人來共同學習。男教師面對這樣的道難題,在這種環境下很難找到自己的定位,并一直解決不了這個問題。
三、解決小學教師男女比例失衡的途徑
(一)提高小學教師的經濟收入
要提高教師的經濟收入,先要改善教師的工作和生活條件。國家應加大對小學教師隊伍的經濟投入,使小學教師的待遇和工資水平占整個收入水平的中上等。并建立醫療、養老等社會保障制度,切實保障教師的合法權益。如果能夠提高小學教師的經濟待遇,相信會有更多的男性轉向教師的行業。
(二)提高小學教師的社會地位
如今在人們面對職業選擇時,多數人會選擇公務員,可以說這是因為公務員的社會地位較高。所以應把義務教育階段的小學教師,納入公務員隊伍管理,這樣才能從根本上穩定小學教師隊伍。從事義務教育工作的教師在某種程度上說是代表國家,向接受義務教育的公民履行政府責任,因此義務教育階段的小學教師應當納入公務員隊伍。
(三)提高小學教師的大眾認可
要改變社會職業選擇上的性別偏見,充分肯定男教師在小學教育事業的優勢作用。由于社會上的偏見,長期就業觀念是很多人認為小學老師的崗位很適合女性的,所以在面對報考師范院校的考生時就已經有性別傾向,這樣就不能鼓勵男性選擇小學教師這個職業。
(四)提高小學男性教師的招生比例
教育行政部門應出臺相關的政策,在招收小學教師時應該適當提高男教師的數量,增加男性教師數量在教師隊伍中的比例。在師范院校招收新生時,可以采取一些新的招生政策,這些政策可以適當鼓勵男性考生來報考小學教育專業,從源頭上改善小學教師男女比例失調的問題。
四、總結
教師是用人格塑造人格,只有教師的素質全面,培養出來的學生才會更完美,而要做到這一點就需在教學中男女教師合理搭配,相互取長補短。
綜上所述,我國小學教師男女性別比例失衡問題已日益引起人們的關注,社會各界開始尋求有效的途徑以達到一種新的平衡。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社會的發展、教育改革的深入,會有更多的男教師進入小學教育領域,這將成為一個必然的發展趨勢。在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小學教師男女性別比例失衡問題必將得到徹底的解決。
參考文獻:
[1]李星.教師男女比例失調造成的負面影響[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6):91.
[2]王鶯鶯,唐福華.小學教師男女比例失調的原因及對策[J].湖南城市學院學報,2006,(5):105.
[3]許蕓,袁德潤.小學男教師缺失對小學中、高段男生性別角色發展的影響研究[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2,(2).endprint